劉巧霞
摘 要:本文結合中職生的特點,提出了班主任從做好學生知識傳授者、做好學生心靈的共鳴者、做好學生言行的塑造者、做好學生就業的引導者四個方面分析了如何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從而促進班級管理。
關鍵詞:中職學生;班主任;師生關系;和諧
一、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
班主任,全天下最小的主任,這是一份特殊的職業,也是一份具有使命感的職業。面對著一群興趣、性格等各不相同的人,如何協調,如何有效的引導,如何以身作則,對于班級工作來說,至關重要。
偶爾,不經意間的一個眼神,不經意間的一個動作,不經意之間的一句話……都會影響孩子的終身。如何才能扮演好班主任角色,做好班主任的工作,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尤為重要。
二、中職生的特點
(一)文化底子薄,缺乏學習興趣
中職學生,主要來自于中考成績不理想未能被普通高中錄取的學生,學生的文化底子比較薄,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很多學生在初中時代或者從學生時代開始就沒有好好學習過,或者說有部分學生學習方法不對,因此學習成績一直提不上去,因此,大部分都是不想學習,不要學習,不愛學習,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較為欠缺。
(二)自我為中心意識強,自律意識較缺乏
大部分中職學生的家庭都較為普通,父母的文化水平較低或者忙于生計而忽略孩子的學習或者無法提供更好的教育資源。所以導致這部分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比較容易養成不良的習慣,抽煙、打架、逃課……。并且由于家庭環境以及社會環境的影響,作為00后的他們,自我意識逐漸增強,但是自律意識卻極為缺乏。學習目標不明確,缺乏合理的學習規劃,并且有部分學生覺得上中職很無奈,選的專業也不是自己喜歡的,所以他們就抱著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想法,自認為混個文憑就行了,所以,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缺乏自律,對遲到、曠課、上課睡覺等等一些違紀行為習以為常。
(三)對中職教育的模糊認識,自卑感較強
中職錄取分數線比較低,很多人理所當然的認為中職肯定是最差的教育,加上社會上對中職教育的模糊認識,所以給學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壓力,總感覺自己讀出來的文憑是最差的,所以他們理所當然的就不珍惜在校的學習時光,對前途缺乏自信心,久而久之,自卑心理就更為明顯。
三、如何構建和諧師生關系
真正發自心底的師德絕非來自外界的灌輸,而是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平凡歲月里,在普通的、具體的、甚至是有些瑣碎的工作中,班主任們漸漸用心感悟師德中蘊含的深刻而又普通的道理。
(一)做好學生知識的傳授者
韓愈《師說》中有這么一句耳熟能詳的千古名言,“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句話體現了為人師者的最高準則。班主任,首先也是作為一名任課教師,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首先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由于中職學生底子比較薄,很多學生學習目標不夠明確,并且因為很大一部分學生由于中考成績較差,在選擇學校的過程中,抱著一種只要能上學的心理,所以最后被錄取的專業不一定是他喜歡的專業,所以,教師首先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教師給學生傳授的知識技能要“博”,即給學生以豐富的知識,有利于打開學生眼界。最后,要做到與時俱進,在給學生的講授中,要更具有時代意義,不能僅限于課本知識死板的教學,而要學會結合實際靈活講授。
(二)做好學生心靈的共鳴者
中職學生,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由于受到各種不同網絡文化的沖擊,難免會出現一些心理問題。如果這些心理問題不及時消除,將會影響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有的甚至會影響到學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對于中職教師來說,尤其是班主任,要學會細心關注每個學生,對于一些存在心理障礙的學生要及時與其溝通,消除障礙。首先,班主任要主動與學生進行交流,雖然在學生的心目中,老師是非常值得信賴的人,但事實上只有一小部分學生遇到困擾時會主動找班主任傾訴,大部分學生則較為被動,因此,需要班主任在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后主動與學生溝通,讓學生能客觀正確的認識自我,發揚自己的優點,完善自我。其次,注重交流方法,營造一個良好的輕松的氛圍,并且要學會寬容的對待學生,畢竟他們還是一些沒有長大的孩子,要多鼓勵多引導少批評,讓學生真正把你當成他一個值得信賴的朋友,這樣學生才會敞開心扉和班主任交流,才更有利于問題的解決。最后,對于中職班主任來說很重要的一點是要適當的學習一些心理知識,例如一些中職學生比較常見問題的診斷,像人際交往障礙,自卑情緒等等。
(三)做好學生言行的塑造者
法國作家盧梭說過:“沒有榜樣,你永遠不能成功地教給學生以任何東西”。俗話說,親其師,則信其道;信其道,則循其步。所以說,班主任就是旗幟,學生如影隨形地追隨,毫不遲疑的順著標記前行。
對于中職學生來說,已經逐漸形成自己的價值觀和判斷力,他們認為自己能夠管理好自己的言行舉止,但是,畢竟只是十六七歲左右的男孩女孩,在思想、言行舉止中表現出很多的不成熟。因此,對中職班主任而言,不僅僅傳道授業解惑,也肩負著傳遞社會價值觀,社會道德規范的責任,并且,班主任在學生的心目中是有一定的威望,他的言行舉止很可能會成為學生的榜樣,因此,班主任必須要不斷的反思自己的言行舉止,要深刻的意識到自己的榜樣作用,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去完善學生的言行。
(四)做好學生就業的引導者
由于中職學生對自己所接受的教育的認識欠缺多產生的自卑心理,在就業的過程中,表現的非常明顯,一些好點的單位都不敢投簡歷,錯過很多的選擇機會。因此,對于班主任來說,首先是要讓學生能夠正確認識中職教育,通過開展一些班會活動,和同學們分享一些較為勵志的案例,例如像打工皇帝唐駿的故事等等,要讓他們明白,在就業的過程中,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學歷只是一個敲門磚,而能力才是最為根本的要求,從而建立學生的自信心。與此同時,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就業觀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挑選工作的時候要擺好自己的位置,客觀的去評價自我。
四、總結
我國教育家陶行知說過:“老師與老師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真正的精神上的溝通才是真正的教育,是一種人格精神的培養。”無論班主任把自己定位為教師、家長還是朋友,最終都是為了能和學生融洽相處,建立一種和諧的師生關系,促進教學相長。本文通過對中職生的特點進行分析,提出了班主任從做好學生知識傳授者、做好學生心靈的共鳴者、做好學生言行的塑造者、做好學生就業的引導者四個方面分析了中職班主任如何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但是內容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和充實。
參考文獻
[1]林正范.大學心理學[M].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P225-227
[2]柳玉民.師德的概念與內涵[J].管理教育.2008
(作者單位:縉云職業中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