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繼業
【摘? 要】在初中階段的化學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重點提升學生的化學學習效率。為此,教師應當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思考,找到最佳的化學教學策略。
【關鍵詞】教學策略;初中化學;有效性
一、實驗教學,提升學生實驗操作水平
在指導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重點培養學生的化學實驗操作能力。在教師看來,良好的實驗操作能力可以切實提升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深度認知。故而,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化學知識期間,需要首先培養學生的化學知識理解水平。因為所有的化學實驗都需要相應的知識基礎為支撐,這樣學生在進行相關實驗時,可以更加得心應手。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實驗室制取氧氣”的相關實驗內容時,可以結合相關的實驗操作進行教學,切實提升學生的化學知識認知水平。教師首先需要為學生進行實驗室制取氧氣的知識講解,告知學生制取氧氣的主要方法,以及不同方法對應的實驗效果。而后,教師需要為學生們講解關于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操作流程,以及搭建相關實驗器材的全過程,對應哪些需要重點關注的事項。最后,教師應當指導學生認真記憶相關實驗的流程,并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實際的實驗操作。在進行實驗操作的過程中,學生需要嚴格按照實驗流程進行,注意“查、裝、定、點、收、離、熄”的實驗流程要求,保證各環節有序進行。
二、小組合作,培養學生團隊協作意識
教師教授學生化學知識期間,需要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這樣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化學學習效率。經過教師長時間的教學研究,可以發現學生在形成學習合作小組之后,能夠有效激活學生的問題分析意識。當學生遇到自己能力范圍之外的問題后,可以和自己小組內的同學進行問題的分析和探討,通過行之有效的合作學習,最終解決相應的知識難點。因此,教師按照組間學習能力相近,以及組內學習氛圍濃厚的原則。將學生組合成為若干個不同的學習合作小組,使學生在遇到相關難題時,可以彼此之間進行充分的交流和溝通,切實提升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團隊協作意識。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關于“制取二氧化碳”的實驗時,教師便可以使用小組合作法指導學生進行學習。首先,教師需要進行細致的課前引導,結合大量的生活化現象為學生進行相關問題的鋪墊。通過教師不斷完善教學知識內容,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教師為學生羅列與二氧化碳相關的問題內容,引導學生對相關問題進行深入細致的思考。最后,學生對教師所提問題進行充分細致的交流和研究,有效解決相應的化學問題,并提出自己對相關問題的看法。教師采用小組合作法指導學生學習化學知識,能夠全面提升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學生的化學學習效率。
三、探索學習,增強學生問題探究能力
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良好的知識探究意識,將會成為學生學習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品質。因此,教師可以從現階段進行相應的教學引導,增強學生的問題探究意識。所以,教師需要結合比較有深度的化學知識,引導學生對其進行主動學習和研究,探索自己未知的知識領域。這樣的探索性知識教學引導,能夠全面提升學生的問題認知水平,并切實增強學生的問題探究能力。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燃燒”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提出具有探索性的問題“燃燒現象必須有氧氣參與嗎”,以此對學生進行相應的知識探索引導。學生此時需要對教師的問題進行分析和研究,并通過查閱相關資料,進行相關問題的深入探索。
四、結語
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過程中,需要用綜合多樣化的教學方法進行指導,全面提升學生的化學知識水平,并切實提升學生的化學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印紅.初中化學教學有效性提升策略芻議[J].課程教育研究,2018(44).
(責任編輯? 袁 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