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芳
摘要:新課改背景下高中體育模塊應打破傳統教學思維,實現創新,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核心,調整模塊教學內容和方式,提升體育模塊教學有效性。基于此,本文著重分析了高中體育教學引入模塊教學方法的意義,然后提出了高中體育模塊教學建議,旨在調動高中生的積極性,積極參與體育運行中,改善體育模塊教學效果。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體育;模塊
自新課改實施以來,教學工作得到了一定進步,體育教學也是如此。由于高中當前學習壓力大,通過不斷改革體育教學模塊,可以幫助體育老師了解學生體育學習情況,有助于體育老師根據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制定合理的解決方法。為此,本文主要分析新課改背景下高中體育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并提出對應解決措施,優化體育課程,從而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確保其體育學習質量。
一、高中體育教學引入模塊教學的意義
傳統的高中體育教學主要就是以學生鍛煉為主,上課過程中教師帶領學生進行一些基本鍛煉項目,在完成基本鍛煉項目之后,大多是學生進行自由活動,很少為學生講解一些技術方面的理論知識。但是隨著當前新課改的大力推行,這種情況發生了很大改變,引入體育模塊教學,可以推動體育課程產生質的變化,讓學生在進行基本體育鍛煉的基礎上可以有更多的選擇,豐富個人體育興趣。高中體育教學模塊的引入,可以提高體育課堂的時間利用率,避免出現無效時間,最大程度增加學生身體鍛煉的機會。
二、高中體育模塊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模塊比較單一
在很多高中體育模塊教學中會因為場地限制使教學模式較為單一,從而降低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會嚴重影響體育教學質量。對于一些規模較小的高中,其自身占地面積就很小,可以用于日常體育教學的面積也非常的小,會影響體育教學活動的有效展開。如很多高中體育教學模式僅限于籃球、羽毛球等活動,教學模式單一化,導致高中學生對體育的喜愛度逐漸降低。
(二)體育教師綜合素質有待提高
各項研究表明,大多數高中院校對體育課缺乏足夠認識,認為體育課程不符合學生學習目的,因而體育教師不重視自身工作,很多高中學生的運動技能沒有得到有效提升。在高中體育教學中,體育老師沒有對體育知識進行深刻了解,學生模仿老師體育動作時,因為老師動作的不規范,導致學生學習質量嚴重降低。另外,在新課標下,很多體育老師沒有與時代接軌,依舊采用傳統體育教學,對體育教學知識了解不夠,影響高中學生進行體育學習。
(三)課外體育活動少
高中階段是學生走進大學的最后一個階段,這個階段對于學生而言十分重要。學生在高中階段需要學習多種科目,而且課后作業也繁多,這使得各個學校的課外體育活動寥寥無幾,導致高中學生的體質在不斷下降。尤其一個高三學生,面對高考的壓力和學業作用基本上不會花時間在課外體育活動當中去。雖然很多高中會開展各種課外體育活動,但是這些體育活動都是一些大型活動,主要參與人群都是體育特長生。
三、新課改背景下高中體育模塊教學的建議
(一)增加體育教學模塊
學校在制定體育模塊的時候一定要盡可能滿足學生興趣需要,豐富模塊教學內容,讓學生擁有更多選擇權,而且還需要依據不同學年階段來進行課程選擇。例如,高一可以進行籃球、排球、太極拳的體育教學,高二可以教授羽毛球、乒乓球體操,高三則可以教授一些網球、瑜伽等課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二)提高教師素質
在日常體育教學中,學生需要示范老師動作,這就需要老師提高自身體育技能,最少要熟練掌握三門以上的體育技能,這樣才能帶領學生共同進步。
(三)制定相關保障制度
學校領導一定要重視體育教學,要對學校體育教學投入一定人力和物力,改善學校體育教學設施。要嚴格監督學校常出現的體育課被占用等問題,并作出相應懲罰措施。而且要制定相關保障制度,確保教師教學質量,對體育教師進行量化考核。
(四)組織體育活動
高中體育模塊的建立不能僅僅就是體育課程教學,學校要配合校外進行適當體育課外活動。尤其是高中生面對高考和社會壓力比較大,對他們的身心健康有著重要影響。如果學校能夠組織一些課外活動,可以鼓勵學生到戶外進行體育鍛煉,豐富各種體育活動,培養他們終身體育意識。
最后,本文基于新課改背景之下對高中體育模塊教學的不足進行了分析,并在問題之上給出了相應的幾點對策。與此同時,新課改下體育模塊教學在不斷的改進和完善,學校和學生應該要不斷重視體育課程,體育老師要培養學生體育意識,加強學生體育鍛煉,增強自身體質,才能不斷優化體育模塊教學,提升學生素質。
參考文獻:
[1]王光雄.中職體育教學中有效開展足球運動的研究[J].青少年體育,2017,(02):111.
[2]高向輝. 新課改背景下高中體育創新教學探討[J].新課程(中),2015(10):62.
[3]羅文.中職體育教學中有效開展足球運動的研究[J].赤子,2017,(0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