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憑
摘 要: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更加注重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通過啟發他們的創新意識,課堂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后,各項人才培養計劃的實施變得非常順利。建構理論也強調了,小學生才是主體,給予他們獨立思考、自主分析、綜合實踐的機會至關重要,教師能夠尊重學生,學生自然會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他們發現了數學學科的魅力所在,產生了“學以致用”的意識,將來就有能力突破自我,基礎教育現代化進程的加快指日可待。
關鍵詞:小學數學;建構理論;自主學習;教學模式;研究;應用
引言
建構理論是認知心理學派中的一個分支,在它影響下的小學數學自主學習教學模式的構建,應該給予學生更大的空間、充足的條件,使他們真正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主動參與課堂活動,最終優化學習效果。教師需要扮演“監督者”的角色,觀察他們的實際表現,發揮重要的指導作用,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空前高漲。對此,筆者特意闡述了一些不同的看法,旨在為小學生們綜合素質以及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提供強大助力。
一、創立學習情境,培養學生能力
在數學的教學實踐中,課題的講解需要引入情境,習題講解的教學更需要引入情境,只有情境引入的恰當合理,才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與信心[1]。如在“數據的收集與整理(一)”一課中,教師會設置這樣一個情境:“在新學期剛開學的時候,同學們都會穿著學校的校服來學校上課,老師想問,同學們喜歡我們學校校服的顏色嗎?”這個時候教師會叫幾名學生回答問題,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答案。每一個學生都會獨立自覺地去思考問題的答案。正是因為教師設定了這樣一個情境,使每一個學生都進入到了對同一問題的理性思考中,從而引發出本節課的重點內容“數據的收集與整理”。如此情境的設定,不但提高了數學課堂的趣味性,而且鍛煉了每一位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二、提出數學問題,采用激勵方法
由于小學生心智不成熟,為了讓他們學會自主學習,必須迎合他們的心理需求。課堂上教師要多多提出問題,并對積極參與快速回答問題的學生予以獎勵。如在“認識物體和圖形”一節,教師可讓學生說出自己身邊的正方形、長方形和圓形的物體,答對的學生將獲得一個小太陽或者教師的一個擁抱。采用這種激勵式的教學方法,利用小學生樂于獲得獎勵的心理,創設課堂問題,易于培養學生愛動腦筋勤思考的好習慣,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主動回答了問題,掌握了學習的主動性,同時也加深了對知識的學習和理解。
三、改變傳統教學,提升學生認知
小學生是一個天真、活潑、比較愛玩的群體,他們往往對于坐在教室里學習這件事沒有太大的興趣[2]。這種時候教師要做的不是強制要求他們學習,而是要把學習變成一件有趣的事情,從而提升他們認知的水平。尤其是數學學習,學習內容大多是理論知識,既沒有語文課講故事那么有趣,也沒有英語課學唱字母歌那么吸引人。因此,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那么,我們又該如何完成這項任務呢?如學習“加法”時,教師也可以采用講故事的方法。比如說,樹上有3只小鳥,后來又飛來了2只,那么現在樹上一共有多少只鳥呢?以此類推,根據不同的內容,教師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來授課,從而促進小學生主體創造力的提高。
四、打好理論基礎,滲透自主學習
作為一名合格的小學數學教師,其教學的目的不僅是為了進行數學知識的傳授,更是為了促進學生數學能力的快速提高。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就要將自主學習的方法滲透到日常教學當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自主預習、自主聽課、自主復習與自主完成作用。教師還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提問的能力,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引導學生將自主精神發揮與運用到學習過程的各個環節之中。如講解“年、月、日”時,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自主的課前預習。教師可為學生安排實踐任務,對家中的日歷進行觀察,總結月份與天數間的關系與規律。這樣,通過問題的預設,教師就為學生提供了一種自主學習的方法與途徑,引導學生更好地進行自主預習與自主作業。另外,教師可教導學生安排自主學習時間的方法,像觀察日歷的任務,就可以在飯后的閑暇時間進行,更可以與家長進行討論。這樣,融學習活動與休閑活動于一體,更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活動的開展。
五、積極組織競爭,滿足學生欲望
因為我們生存在一個大的競爭環境中,不管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通過良性的競爭不但能提升學生自我的綜合素質還能激發內其潛能。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們不妨也在課堂中設置一些競爭的環節,教師在課堂上引入競爭的學習機制,為學生創造展示自我的一個機會。讓學生能夠體會到自我的成就感,提升學生的自信心,促進所有學生敢比、敢學、敢超的積極精神。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學生書本知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學生從而激發其潛能,我認為這正是教學的本質所在。
六、發揮教師作用,展開積極引導
小學生還不明白自主學習的重要性,那么教師的積極引導作用則極為關鍵。如教師通過開展比較生動、有趣的數學活動,可以讓學生從多角度、多層次對數學進行分析和思考,發現數學的魅力[3]。如教師循序漸進的指導學生自主學習,教授一些比較好的自主學習的方法。但是,教師在指導的過程中,不應該剝奪學生學習的自主權,不要把學生變成自己的附屬品。
結束語
總之,為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培養新時期的高素質人才成為了擺在我們面前的又一個時代課題。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自主思考問題的習慣,對于人才的培養至關重要。所以,基于建構理論建立自主學習小學數學教學模式,對于人才的培養起著積極的作用。學生在教師精心設計下的各個環節中,通過提出問題、小組討論等多種自學方式,不斷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對學生未來的發展是極為重要的。所以,建構理論下自主學習小學數學教學模式的構想,在當今的社會環境下,是必須要進行的。
參考文獻
[1]姚萍.構建理論下小學數學課堂學生的自主學習[J].陜西教育(理論版),2018(04)59-60.
[2]鄢旭升.小學數學教學中自主學習教學模式的應用[J].現代教育研究,2018(19)330-331.
[3]王萌萌.建構理論在小學數學自主學習教學中的滲透[J].學周刊,2018(25)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