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雪
摘要:節約型園林綠化養護管理模式技術措施的實施能夠減少能源消耗量,實現節約能源,實際管理模式中應該遵守資源合理運用和資源循環利用兩項原則。這些原則不僅僅要體現在園林施工的各個環節之中,還應該體現在園林綠化的最終目的中。園林綠化要更好地為城市服務,緩解都市中居民緊張的精神狀態,使居民能夠放松身心。現代社會一直提倡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節約型園林綠化養護的管理模式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最好方法。
關鍵詞:節約型園林;綠化;養護管理;技術措施
引言
當前,我國城市化建設的步伐突飛猛進,城市生活節奏急劇變化,使得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生活節奏不斷加快,如果城市居民的精神壓力與身體壓力不能通過解壓方式進行緩解,這樣勢必影響到居民的身心健康。戶外活動是促進居民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戶外活動的鍛煉場地在都市發展中的建設顯得容為重要,這個問題必須引起相關人員的重視。實踐證明園林綠化建設是在城市中最貼近自然環境的建設項目,園林建設不但能夠緩解居民生活壓力,而且可以改善城市環境。現代社會一直提倡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節約型園林綠化養護管理模式也正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最好方法。
1 實現節約型園林綠化養護管理模式技術措施
在進行節約型園林綠化養護管理模式構建時,相關人員應該遵循園林養護的技術措施。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推動著園林養護設備的不斷更新,導致園林養護成本飛速增長。為緩解園林養護壓力,研究人員提出了節約型園林綠化養護管理模式,這種管理模式可以降低養護成本,并提高園林的經濟效益,實現城市園林的可持續發展。
1.1 使用節約型的用水設施
節約型的用水設備最大的特征是實現用水的多樣化。這主要體現在綠地的灌溉中,綠地灌溉應充分利用降雨、景觀河道中的水等多種類型的水資源,在綠化建設中實現節約型灌溉。公園綠化面積比較大,而且公園中往往還會種植種類繁多、密度較大的綠化樹種,由于缺少地表水的養護,在旱季需要使用大量的水資源進行灌溉,導致常規綠化投入大量的人力與物力。一些園林為了節約水資源與勞動成本,建立了大量的滴灌與噴灌設施來進行綠地灌溉,臨近水源的公園可以抽取河道中的水資源進行灌溉,這樣可大大地節約灌溉成本。集雨技術的推進可以推動節約型用水設備的建立,雨水的收集技術能夠保證下沉式綠地模式的構建,為進一步實現園林養護管理中水資源節約模式提供保障。
1.2 完善灌溉系統,提高節水性能
針對不同的對象采用不同的灌溉系統,以便提高節水性能。噴灌的灌溉方式可以應用在草坪灌溉中,噴灌適合低矮的綠植,噴灌方式噴出的水比較均勻、能夠增加空氣中的濕度、保持花草的鮮嫩翠綠,噴灌的方式也很靈活,因此可以在城市綠化草坪中使用噴灌的灌溉方式;但在對比較高大的喬木進行灌溉時,應該采用高射的噴頭進行灌溉,因此,應該針對不同高度的植被來選擇不同的灌溉方式,進行灌溉系統的完善。另外,在干旱的時候噴灌,常常會發生大量的水分蒸發,為了避免這個缺點,就可以運用滴灌的方式來進行綠化灌溉,滴灌可以進行干旱季節的灌溉,也可以保證花旗的灌溉。在進行灌溉系統的完善時,還需要根據土壤的情況與實際的生產需要進行灌溉設備的調控,讓灌溉系統能夠更好地滿足城市建設的需要。
1.3 園林植物修剪技術的改進
在園林植物修剪過程中,掌握正確的修剪技術,通過合理的修剪,可以培養出適合灌溉的植物生長形式和結構。園林綠物的修剪是在滿足生態環境與景觀要求的基礎上,通過對綠植自身的特征進行研究,根據植物自身的需求在生產養護的方面進行的修剪方式。園林植物修剪技術的改進具有良好的實際效果,運用合理的修建技術可以減少植物的水肥消耗,增強綠植消減噪聲的性能。另外,園林植物修剪技術的改進應該根據不同樹木的生長特性來選擇相應的修剪時間與修剪方式,這樣就可以完善種植形式與植物的結構,達到減少澆水與施肥等管理的成本。
1.4 完善園林的病蟲害控制體系
病蟲害控制體系的建立是園林維護的重要保障。園林的病蟲害控制體系的建立,應該在園林中植物病蟲害的可持續控制區內,通過完善園林中的植物種類、合理地搭配院內的樹種等方式完善園林中的生態環境;在此基礎上,還需要引進園林中害蟲的天敵,比如,可以使用昆蟲、有益生物、細菌與昆蟲的激素等通過生物鏈、激素等方法來消除園內的病蟲害,還可以使用太陽能的誘蟲燈等物理防治方式來進行病蟲的預防。運用生物的防治措施與物理的防治措施或者兩者共用均可以有效地控制綠植上的病蟲害,還可以減低藥物對生態環境的污染,達到降低藥物成本的目的。運用先進的技術設施可以構建節約型的綠化養護與管理模式,因此,先進技術設施的使用是作為科學管理模式的基本保證。
2 運用科學的管理手段
2.1 受損植物的管理與修護
以前的園林建設中大多采用單一的植被,這種趨勢應該得到改變。在受損植物的管理與修護時,必須改變單一的植被品種,及時更換受到自然災害破壞的園林綠植。在進行城市園林的建設時應該遵守自然規律,選擇生命力比較頑強的植物,這些植物能夠盡快的適應城市中的環境。比如,應該挑選耐高溫與耐寒性比較好的植物品種在北方的園林中進行種植,像紅梅、丁香、臘梅等植物都可以適應北方的自然環境,還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這樣就可以避開因為綠植品種的選擇不當而引發經濟損失的情況產生,管理人員應該充分了解園中綠植的生長特性,加強園中綠植的后期養護工作。
2.2 推動綠化垃圾的循環使用
綠化垃圾的循環使用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城市的必然選擇。 綠化垃圾含有豐富的有機質、氮、磷、鉀等元素,是優質的可再生資源,必須加以利用。綠化垃圾的循環使用就是將剪枝、落葉等綠化垃圾轉化為園林綠植的肥料。園林綠植日常修剪后的垃圾應該進行收集,不能同其他的生活垃圾一樣掩埋。將收集的綠化垃圾來進行高溫的發酵處理,使其成為植被的肥料,也可減輕了城市垃圾的負擔。
3 結束語:
園林的綠化與養護工作是城市中園林建設的重要工作,也是建設節約型社會的一個關鍵環節。節約型園林綠化養護的管理模式就是運用最少的資金與資源,獲得都市園林建設最大的經濟利益,進一步促進城市園林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應該運用科學的管理手段與技術手段來構建節約型園林綠化養護管理模式,通過運用先進的節水技術來進行園林綠地的灌溉,節約都市綠地的灌溉用水量,并采用科學的管理手段來進行植被的日常管理。這樣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順利開展城市園林的綠化與養護工作,又是實現都市中的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最好方法。
參考文獻:
[1]馬雪明,鮑金艷.節約型園林在綠化養護管理中的實踐分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05):138.
[2]袁艷玲.2015科技產業發展與建設成就研討會論文集(上)[C].科技研究,2015.
[3]何文芳.節約型園林綠化建設與養護管理探討[J].綠色科技,2012(01):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