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元鋒
摘要:2017年《英語新課程標準》提出高中英語學科核心素養要求。根據核心素養要求英語教學應重視學生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的綜合培養的培養。
關鍵詞:核心素養;情境教學;社會性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融合統一的特點。學習英語的最根本的目的是進行日常的生活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會出現多元文化的碰撞,在激烈的文化碰撞中人們的思想情感會得到升華。普通高中英語課程作為一門學習及運用英語語言的課程,與義務教育階段的課程相銜接,旨在為學生繼續學習英語和終身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為此,2017年《英語新課程標準》提出高中英語學科核心素養要求。根據核心素養要求英語教學應重視學生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的綜合培養的培養。
1核心素養的理解
英語課程內容是發展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基礎:包含六個要素:主題語境、語篇類型、語言知識、文化知識、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主題語境涵蓋人與自我、人與社會和人與自然三個方面。語篇類型包括口頭和書面形式。語篇文體類型主要包括: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應用文、訪談及對話等。英語語篇是英語知識的載體,是撐起課堂教學的骨架。語言知識包括語音、詞匯、語法、語篇和語用知識。文化知識是指學生在語言學習活動中理解文化內涵,比較文化異同,汲取文化精華,堅定文化自信心。語言技能包括聽、說、讀、寫幾個方面。英語學習最重要的是能用英語語言進行交流,涉及到聽、說、讀、寫幾個方面。英語學習是一個終生的學習,要做到學習與時俱進。因此,英語學習能力培養非常重要。
2核心素養的必要性
依據新課標,英語教學要改變傳統的“灌輸式”的教學模式;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成為英語語言知識的發現者、創造者和使用者,英語學習要真正體現語言的“社會性和生活性”。由此,2017年《英語新課程標準》提出高中英語學科核心素養要求?!缎抡n標》主題語境涵蓋人與自我、人與社會和人與自然三個方面?!缎抡n標》要求教師在主題語境引領之下,生活話題為載體,通過具體生活場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同時,學生終生學習能力和學生德育教育。作為一線教師我們應該精心研究教材,清楚了解高中課本中所涉及的24個話題。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精心整合教材內容,尋找英語教學內容與現實生活的融入點。在課堂上設置一些真實性和貼近生活實際的情景來學習和使用知識。通過巧妙地引入和創設一些貼近學生實際生活,學生感興趣的具體的場景,這樣會使抽象的枯燥的時態知識興趣化、生活化。學生學習有了興趣,他們就主動地融入課堂并成為課堂的主人。在這一主動學習的過程中能夠不斷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語言運用能力和語言終生學習能力。
3核心素養在教學中的落實
作為一些教師,我一直在探究如何依據《新課綱》要求來組織課堂。比如:一般現在時,出現在外研版高中教材第一冊Module l My First Day at Senior High.因此,本人以高中生活為話題,本節課剛開始本人設計以師生之間初次見面相互問候交流開始自然導入一般現在時,體現了英語語言來源于生活。整節課用李文哲三個生活場景完成,三個場景分別為:李文哲自我介紹
課后李文哲和英語老師的對話
晚上李文哲和媽媽的對話。通過三個場景活靈活現地展示了一般現在時的陳述句、一般問句、否定句及特殊問句的用法及基本結構。課堂探究一般現在時結構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及合作學習能力。在完成一般現在時用法探究學習之后,本人設計了游戲環節(校園小記者),利用這一環節對探究的內容加以鞏固,充分訓練了學生語言運用能力,也體現了課堂教育的德育教育、理想教育讓學生從高一就開始樹立遠大的理想并為理想而奮斗。
再比如,外研版高中教材第三冊Module l Europe.本節閱讀重點學習歐洲四個偉大的城市。本節課屬于人與社會主題語境下的旅游話題。因此,本人先展示幾張春季美景圖,激發學生對旅游的向往;緊接著,我用一段好友Peter歐洲旅游小視頻快速導入本節課。學生在我的好友Peter帶領之下,深入了解歐洲,進行快速閱讀訓練學生閱讀能力、思維能力。在了解了歐洲偉大城市之后讓學生討論什么樣的城市才是偉大的城市,進而培養學生思維品質及文化意識。在Peter引領下,我們了解西方文明之后,我們鼓勵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講述中國故事。通過這一活動,我們對所學知識內化升華進而達到最終的運用,同時也幫助學生建立民族文化自信感和為建設偉大祖國的決心。
總之,高中英語教學要以《英語新課程標準》要求為準,教師要精心組織課堂教學,充分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讓學生在主題語境引領之下,在生活中去學習,去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