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爽
摘要:當前國家在發展期間對民生問題這項社會問題十分重視,而民生新聞節目伴隨快速發展的新聞產業受到的重視程度也日益增加。該類節目的收視率作為對廣大觀眾反饋程度的量化指標除了對所傳播信息的受眾接受程度進行真實反映外,同時將決定該類節目發展價值的重要因素充分體現。因此將民生新聞節目的質量及收視率提高成為當前新聞工作者面臨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民生新聞節目;收視率;提高措施;探討
當前人們的思維模式伴隨全球化社會的背景條件而出現巨大變化,起到喉舌作用的民生新聞節目的發展由于信息網絡化傳遞而面臨很大挑戰。為了使民生新聞的社會作用及價值得以充分發揮,將該類節目的收視率通過改革進一步提高已逐漸成為社會各界重視的問題。本文針對提高民生新聞節目收視率的措施進行探究。
一、民生新聞節目面臨的問題
(一)缺乏內涵的民生新聞報道內容
當前雖然民生新聞節目的內容豐富多彩,但其報道內容依然存在極大不足。多數民生新聞節目報道單純對民間瑣碎小事報道,甚至某些節目僅從表面報道重大的天災人禍等事件或為了取悅廣大受眾而使用一些夸張庸俗的語言。
(二)較差的傳播效果
當地廣大受眾的需求和實際的民生新聞節目報道內容完全相反,從而降低了廣大受眾的支持度。大多數新聞內容單純傳達地方政府重要的會議思想、內容,并沒有重視地方人民群眾的生活狀況,導致在電視中傳播民生新聞內容時無法獲取理想的效果,從而逐漸降低了民生新聞的傳播力度。
(三)較低的新聞工作者綜合素養
由于受到業務能力考核、招聘要求、工資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導致地方電視臺的工作人員缺乏良好的業務能力和綜合素養。民生新聞節目主持人沒有規范用語且主持經驗缺乏,個性化的不足導致其長時間無法將自身獨有的主持風格形成。新聞采編人員的專業洞察力不足,導致對時下的熱點新聞信息無法及時捕捉,并且采集的新聞特征缺乏。
二、提高民生新聞節目收視率的措施
(一)加大民生新聞的人文關懷力度
民生新聞所報道的角度和立場均是廣大人民群眾,但當前往往以記者的視角報道民生節目,記者保持著居高臨下的態度報道事件并重點在節目中講述自身對某事件的觀點,導致廣大觀眾無法真正感受到節目內容的親和力,因此為解決該問題,應當將民生新聞節目的人文關懷增加。民生新聞節目記者在編制節目、采訪和報道新聞等過程中需將自身盡可能定位成廣大普通民眾的一份子,努力站在廣大群眾的角度看待世界并重點使用群眾關鍵的原有話語報道新聞,或是將人民群眾代表在新聞報道中的話語頻率直接增加從而使廣大節目觀眾通過新聞報道得到群眾自身的信息傳遞。然后民生新聞節目記者應當真正對廣大群眾尊重和理解[1],將自身對新聞報道時的情感把握能力增加從而使廣大觀眾能夠對其與自身擁有的共同感受真正體會,以此也可叫民生新聞節目對廣大人民群眾的關懷與尊重真正展現出來。
(二)增加民生新聞節目的報道深度
擁有一定嚴肅性和權威性報道內容的民生新聞節目與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但當前的民生新聞節目因出現一定表面化而導致民生報道變成嘩眾取寵的工具。例如對于子女贍養父母導致的矛盾進行報道時偏重于譴責子女和單純記錄事件整個過程,并未利用好該類事件的警醒作用對有效改善老年人社保中心等民生設施的建立進行大力挖掘,從而導致民生新聞報道本身的意義缺乏。因此民生新聞記者一定要大力挖掘民生新聞節目的內容,才可在將節目報道的內涵及節目發展進一步提高和推動。因此民生新聞記者應當對自身將民生問題重點把握的能力在日常工作中不斷鍛煉從而將自身對民生報道選用的著眼點能力提高,對各種民生報道內容善于分析總結,才能在面臨各種民生報道問題時對其含義及深度立刻察覺。同時民生新聞記者應當在報道中將輿論導向正確引導[2],防止出現盲目性的譴責和過度批判,盡可能對人民群眾引導使其能夠在黨與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團結一致。
(三)大力推動民生節目本土化轉變
由于民生節目的廣大受眾是覆蓋范圍最廣的群眾團體,因此其報導應當將本土化的報道形式及語言大力推動并對廣大受眾所在地區相聯系的事件重點報道,才可使自身的節目報道獲得更多人的喜愛。目前的民生新聞節目內容往往報道國內大部分地區的民生信息,或常常使用普通話報道,導致受眾與節目的距離不斷加大從而大大降低人們對該類節目的興趣。為了將民生新聞節目本土化轉變實現,民生新聞報道記者應當著重使用節目受眾所在地區的本土化語言報道,同時該節目記者應當以群眾子民的形象和廣大節目受眾及報道對象溝通交流,從而在最大范圍內拉近廣大人民群眾和節目的距離。多數民生新聞節目報道時往往會將一個在線解決問題的主持人設置其中[3],以便收看節目的受眾能夠向其詢問自身產生的疑惑,或是和主持人一起對所報道事件的展開評價,以此全面的將本土化民生新聞節目播報真正實現。
三、結語
綜上所述,民生新聞有著無窮的發展潛力,作為給民眾觀看的民生新聞節目其基礎在于受到廣大觀眾的支持,因此一線采集信息人員一定要貼近民眾生活并走進其內心,秉持該類節目報道的基本原則不斷挖掘深層次的情報和信息進行分析播報,將社會輿論監督管理作用充分發揮,以此方能將價值高且更加吸引廣大觀眾的節目制作出來,同時有利于電視民生新聞節目在創新過程中更進一步和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1]唐瑞.如何提高電視民生新聞節目的收視率初探[J].電視指南,2018(13):70+72.
[2]馬寧.略談如何提高電視民生新聞節目的收視率[J].新聞研究導刊,2016,7(20):152.
[3]趙曉穎.城市電視臺民生新聞的求生之路[D].華中科技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