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瓊
摘 要:新課改重視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而群文閱讀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它的優勢,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能進行海量的閱讀。那么,如何有效地指導學生進行群文閱讀呢,筆者根據自己的學習何實踐,總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方法
小學語文教材中所選用的課文,均是小學語文教材編寫組精心挑選出的中外文學美文,有鑒于此,小學語文任課教師應當善于改變傳統的閱讀教學方式,以期實現對有限課文資源的最大化利用,幫助小學生提高語文素養。
一、小學語文課堂中實施群文閱讀的價值
(一)提升學生的閱讀數量
小學語文教師十分重視閱讀教學這部分。但是,目前的小學語文教材當中,12冊教材中有300余篇閱讀課文,每篇閱讀文體大約500字,以此來計算,小學語文閱讀教材文本總計約15萬字,這對于小學階段來說是遠遠不足的。而開展群文閱讀,則能夠大大擴充學生的閱讀數量,可以說學生的閱讀量能夠成倍增長。因此,鼓勵小學語文課堂中實施群文閱讀,對于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及增加語文知識的儲備,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教學中也應控制學生的閱讀數量和質量。
(二)幫助學生實現文章閱讀速度的提高
如何在這些讓人眼花繚亂的海量信息中做到去蕪存菁,使人們能夠快速地從中篩選出有用的信息,則要求主體必須具備較快的閱讀速度。對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動而言,往往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一篇字數500字以內的課文時,便需要花費兩個課時,對學生閱讀速度的提高并無益處。因此,當小學語文授課教師采取群文閱讀的形式,則能夠在單節課上,便使學生在較短的課堂時間之內實現對多篇語文課文的集中閱讀,這對于提高小學生的課文閱讀速度的效果是極其顯著的。
二、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活動的開展
(一)緊密聯系群文,滲透閱讀策略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在構建趣聞閱讀教學模式的過程中不僅僅要針對某一篇課文進行閱讀技巧的指導,而是要從一篇文章上面多做文章,用“見微知著”的方式提升學生們的閱讀能力。學生們在教師的指導下不僅僅明確了某一篇文章的內涵和優點,而且還深入的認識、理解很多文章的寫作手法和表達方式。
教師需要針對學生學習狀態調整教學方式,不斷提升自身教學水平,將所學習到的群文閱讀的優點應用于語文課堂的中來,滿足學生個性需求,逐步引導學生學會群文橫向對比、分析。當學生們學習到了高效的閱讀方法以后,就會有一種自豪感和新奇感,愿意主動找尋文章實踐自己所學習到的閱讀技巧,試著通過自己的努力整合知識、獲取信息,大大提升小學語文課堂學習積極性,構架輕松、愉快并充滿活力的群文閱讀課堂。
(二)緊密聯系群文,結合課文教材
小學語文教材是經過專業教育部門的專家們多年的研究和探討的成果,是符合小學生學習特點和理解能力的語文知識教學輔助材料。但是很多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的時候往往不深入挖掘語文教材內涵,僅僅是以語文教材中重點學習點為中心開展教學,采用單向教學的方式進行知識傳遞,這樣的教學方法往往激發不起學生學習興趣,甚至會讓學生產生逆反心理。所以,教師要嘗試著深入鉆研語文教材內容,好好利用教材的開放性和彈性,緊密聯系群文,將課文與群文閱讀進行充足,盡可能地發揮出教材教學意義,為孩子們提供豐富多樣的群文閱讀材料。
比如,針對小學語文課程單元中包含以“走進童話”為主題的課文內容,教師就可以將該單元中的四篇童話課文合理重組為群文閱讀資料,用更加系統的方式幫助學生回憶所學習的童話中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點等等,將童話課文中所運用的描寫手法仔細對比和分析,啟發學生學習童話故事中是如何巧妙使用擬人化的寫作手法表現人物和故事情節的。在群文閱讀教材模式下,學生往往更容易發現童話世界的魅力,即使是在平時的生活中也會主動找尋童話故事進行閱讀和探究思考。
(三)緊密聯系群文,構建互動課堂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在應用過程中,學生們會得到更多自主閱讀的機會,在這樣的課堂環境下雖然學生會更加用心地品味文章。但是由于小學生們自身接觸語文學科的時間比較短,理解文章可能還不夠透徹,為了達到最好的閱讀效果,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就務必要和學生之間進行大量的互動,通過問答的形式引導學生思維,幫助孩子們梳理文章脈絡,有條理地找到文章中心所在,提升閱讀效果。教師在與學生進行互動的時候,還應當注重所提出問題的趣味性,注意所使用的語言,詼諧幽默的語言往往能夠給孩子們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學生們也就自然會對教師產生親近的情緒,樂于接受教師的指導,從而達到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掌握各種語文教材上的基礎知識,打牢語文基礎,還需要為學生們提供科學合理的群文閱讀教學策略,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用各種提問方式啟發學生思維,巧妙結合教材內容,設立閱讀活動,分清主體與客體,大大提升語文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馬元平.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7(09):55-56.
[2] 林丹.關于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的研究[J].中國培訓,2017(02):134+137.
[3] 孫巧蕊.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研究[J].學周刊,2015(28):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