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雪春
摘要:隨著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推進和實施,教師需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來滿足教學改革的需求。本文通過對大學英語學情的分析,以翻轉課堂及“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理論為基礎,提出如何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應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提高大學英語翻轉課堂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翻轉課堂
一、翻轉課堂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一)翻轉課堂在教學過程中的優勢
傳統的英語教學更多注重于知識的傳授,忽視對學生英語思維能力及全人格素質的培養,而翻轉課堂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有助于教學模式的創新,將學生所學的知識轉化為實際應用的能力。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能夠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了解所學內容,提高學習興趣并加深理解,在課堂上能更有針對性的掌握學習內容的重難點,使學生從被動的接受者轉化成為主動的構建者。教師利用網絡及多媒體平臺整合優質的教學資源,錄制視頻,通過網絡平臺發布給學生,使學生帶著問題學習,教師在課堂上針對視頻的難點內容與學生進行進一步的討論,拓寬學生的學習思路,培養創造性思維,教師則從課堂的主導者轉換成為學習的輔助者,把更多的課堂時間還給學生,提高學習效率。
(二)翻轉課堂在教學過程中的問題
在實施翻轉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發現學生參與度低,完成質量不高,對所學內容不能展開充分的探討,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而學習,學習動機低,缺乏主動探索的意識,教師不能全面監控學生的學習進度,設置的問題不符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對于網絡資源的篩選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翻轉課堂的內在要求是利用優質資源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自主探究能力,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忽視了角色的轉換,仍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主導課堂,不能實現真正的翻轉。
二、公共英語課學情分析
就我校而言,目前采用分級教學的模式,因每個學生的英語學習狀態及能力不同,采用“摸底”測試的形式,對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進行評估,根據測評結果施行分級教學,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因材施教的作用。授課內容綜合了英文經典文學作品、文化賞析、國際要事、時事新聞等。聽力素材采用微課、網絡課及影視音頻資料,課下以配音、日常生活情境模擬、趣配音英語學習軟件等方式進行練習。在分級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能力,制定不同的授課方案及考核方式。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教師發現低層次學生的學習動機不高,基礎薄弱,語法不扎實,聽力及口語表達水平普遍偏低,多采用簡單句或中式英語表達漢語含義。在預習環節學生更傾向于查找孤立的單詞含義,不能從整體上把握文章主旨及段落結構,忽視了文章傳達的內在含義,僅僅為了完成預習任務而學習,存在“被動”學習的情況。在授課過程中,教師發現學生在課堂上表現的不自信,不積極,參與感低,自主學習能力不足,主觀能動性差,課堂討論及設計活動參與度低,對重難點知識的掌握很難做到實際應用,無法充分利用課堂時間,發表自己的觀點,展開小組討論。學生課后反思及復習效果差,無法將知識內化。
三、設計“翻轉課堂”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方法
(一)課前設計
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及要求制定授課方案,設計教學重難點,合理安排教學時間,選擇優質教學資源。針對不同層次及專業的學生設計不同的知識目標、情感目標及技能目標,提前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使教學內容模塊化。教師查找相關的網絡資源、圖片及文本信息,錄制模塊化視頻并上傳到網絡平臺供學生共享,使學生能夠在課前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對所學內容有初步的了解并達成知識的共識。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及重難點設置課前測試題,了解學生對重難點的把握情況。通過布置討論問題及學前任務,加深學生對該話題的理解并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線上教學設計
首先,教師需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選取相關的文章及視頻資源并上傳到網絡平臺,組織學生注冊賬號、登錄并加入相應班級,獲取學習資源。其次,布置學生自主觀看視頻任務,使學生了解課文文化背景信息,熟悉課文內容,并能掌握文章重點詞匯及句子,教師設置線上討論問題,使學生在課余時間能夠對文章有初步的了解。依據線上教學平臺,教師隨時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對學習進度落后的學生加強監管。鼓勵學生在線上大膽提問和交流,活躍線上教學氣氛。最后,及時批閱學生的作業內容并根據線上學習情況制定相關的線下教學活動安排。
(三)線下教學設計
線下活動是“翻轉課堂”實施的重點,教師在設計線下教學活動時,首先應了解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及困惑。合作學習是翻轉課堂模式的關鍵組成部分,教師組織學生針對問題及難點分小組討論并設置開放性問題來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及思辨能力,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口語表達機會,通過小組成員的匯報,教師及時給予點評和引導。通過PPT展示,教師將語法項目與視頻內容中出現的語法現象緊密結合起來,鞏固學生的語法知識,產出正確的句子。最后,教師留出適當的時間進行總結、歸納。真正做到“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中心”的模式轉變,更加重視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體現人本主義教育觀的核心。
四、總結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線上”與“線下”的有機結合,學生可以通過線上平臺,發展自主學習能力,教師通過習題、開放性問題、視頻任務節點的設置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組織學生分小組討論,互相交流學習成果及問題,教師給予點評及引導。把更多的課堂時間還給學生,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中心,優化學習效果,建立活躍的課堂氛圍,培養學生思辨能力及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劉偉.線上線下大學英語混合教學的實踐研究[J].信息與電腦,2019(3):237-238.
[2]賀毅娜.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帶來的思考[J].英語廣場,2019 (106):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