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麗霞
摘 要:徹底改變過去以“一言堂”為主要的教學形式,讓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積極創(chuàng)設生動的教學情境,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從而達到好的教學效果,起到真正的教書育人的目的。
關鍵詞:自主學習;創(chuàng)設情境;展現自我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這些新的理念為我們語文教學提供了正確導向,預示著語文課堂教學將徹底改變過去以“一言堂”為主要形式,以應試為主要目的枯燥無味的教學現狀,代之以激發(fā)學生求知欲,開啟學生智慧的充滿生機活力的現代課堂教學。語文課堂要煥發(fā)生命活力,就要讓學生在課堂上彰顯自己的個性。
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教師的提問應該是具有一定的層次性,由淺入深的學習的過程就是不斷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過程。課堂教學中,在講解某一問題的時候,教師需要通過課堂提問來。
與學生進行互動。在對問題進行探討的基礎上,對此進行深入的研究,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盡心教學,有針對性的進行講解,這是互動學習模式的重要體現。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需要引進質疑的因素,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例如,在學習《論語》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論語的部分內容進行質疑。教師可以詢問學生:“你認為孔子的思想,是不是都是正確的?是不是符合時代的要求?”學生們會分小組探討論孔子的教育思想與人生思想。教師在學生探討之后,提出:“唯女子與小人難養(yǎng)也。”這句話代表孔子某些偏激的觀點,不要盲目的推崇。
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需要對課堂提問進行深層次的設計,需要從各個角度、多個方位進行問題的設計,促進學生不斷進行探究教學。需要注意的是,課堂提問要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和教材的內容,啟發(fā)學生的思考,從而促進學生積極思考。
二、拓展教材的信息內容
語文學科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具有工具性,涉及的知識面又比較廣,內容豐富多彩。但是小學語文的教材內容,只能包含部分語文教學內容,需要借助多媒體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內容的擴展。多媒體信息技術可以借助圖片、聲音于一體的優(yōu)勢,擴展書本知識,促進語言文字的動態(tài)化。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不能夠僅僅局限于教材的內容,應該在教材內容的基礎上,不斷擴展知識范圍,增加語文教學的信息。在語文教學中,需要引導學生“正眼看世界”,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使學生的思維方式與思考方式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例如,在學習《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的時候,教師可以從這個角度進行教學:作者寫這封信的原因是什么?寫作的背景是什么?然后將文中的圓明園作為教學切入點,通過圖片展示毀滅前后的照片,結合《十二生肖》等紀錄片,展示圓明園的壯麗輝煌,不斷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緒,引導學生在為自己國家的偉大建筑驕傲的同時,也為圓明園的破壞而惋惜。
三、培養(yǎng)語文學習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學生自覺主動地學習,這是學習語文的關鍵。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我重在啟發(fā)學生思考,以平等對話的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方法,使其主觀能動性得以更充分的發(fā)揮,使其學習變?yōu)閻蹖W樂學。學生上課積極主動回答問題,課堂效率高。那么,在小學語文學習中,應該培養(yǎng)學生哪些良好的學習習慣呢?如下:①預習與復習的習慣;②勤于思考與全神貫注的學習習慣;③參與課堂學習活動的習慣;④多動腦,勤動手的習慣;⑤大膽發(fā)言,敢于質疑問難,敢于表達自己見解的習慣;⑥獨立完成作業(yè)與自我評價的習慣;⑦課外閱讀的習慣等。
四、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全面展現自我
新課標強調:教學活動是師生的雙邊活動。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巧設問題,引導學生,點撥學生的思路,學生要通過自己的活動,獲取知識。所以說,課堂舞臺上的主角不是教師,而是學生。沒有學生積極參與的課堂教學,不可能有高質量和高效率。心理學家認為:“課堂上只有經常性啟發(fā)學生動手、動口、動腦,自己去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使學生始終處于一種積極探索知識,尋求答案的最佳學習狀態(tài)中。”如在教學《群鳥學藝》一課時,揭示課題后,我先讓學生圍繞課題提出問題,然后讓學生帶著問題自學課文,把找到的問題答案用直線劃出,不明白的地方用問號標出。自學時要求學生做到邊讀邊想邊動手。通過這樣動手、動口、動腦訓練學生,能促使他們在最大限度里發(fā)揮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自主學習中掌握知識,形成技能。因此,課堂教學中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在全方位參與中學習,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參與率,使語文課堂生機勃勃,充滿活力。
總之,要讓我們的語文課堂充滿活力就一定要把它變成學生樂于學習的場所,把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讓他們的個性在課堂上飛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