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長志
【摘要】 ?文化對人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力,對人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意識形成具有重要的基礎作用,不同的文化能夠塑造不同的人。中華民族有別于其他民族最主要的區別在于文化的不同,特別是對于中國傳統文化而言,它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所積淀下來的文化遺產,它根植于中華民族的內心深處。近年來由于互聯網的興起和西方文化的涌入,傳統文化有一些衰弱趨勢,但是中國的發展和民族的復興離不開傳統文化,它對于中國人的思想觀念具有重要的影響力,因此在基礎教育中應該加強中國傳統文化教育。本文主要探究高中語文教學中加強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意義,以及從運用多媒體營造傳統文化氛圍、組織學生開展傳統文化相關活動、開設專項課程開展傳統文化教育等方面探析具體教學策略。
【關鍵詞】 ?高中語文 傳統文化 營造氛圍 文化活動 專項課程
【中圖分類號】 ?G633.3 ?? ? ? ? ? ?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4-108-01
近年來教育部指出,要在各大中小學校加強中國傳統文化的教育,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教學活動,落實立德樹人教育指導思想的根本任務,在新的歷史與社會發展形勢下進一步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國家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離不開文化教育,離不開人民文化素質的提高,而加強傳統文化教育是進行文化教育相對最有效的途徑,因為傳統文化根植于中國人的心中,傳統文化中有許多關于更好做人、做事的道理,對培養公民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識、社會公德和家庭美德具有重要意義。特別是在當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指導思想背景下,傳統文化中含有的愛國、敬業、文明、誠信、友善等內容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推廣具有重要意義。
一、高中語文教學中加強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意義
傳統文化反映了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而中國傳統文化則反映了中華民族的特質與風貌,它是中華民族在歷史發展中所呈現和沉淀的思想文化、意識形態的總體體現。中華傳統文化可以上溯至神話傳說故事、諸子百家學說,下探到詩詞歌賦和明清小說,同時又包含國畫、書法、民族樂曲與樂器等藝術和工藝方面的內容,總之包羅萬象、博大精深。高中語文教學中增加了很多傳統文化的內容,最突出的表現是古詩詞和古文大大增加,這對于學生了解中國傳統文化、認識古人的思想意識具有重要作用。高中語文教學中加強中國傳統文化教育,能夠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陶冶學生的內心,促進學生心理健康和提升學生文化綜合素養。同時,有利于提升高中生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度、認可度、關注度,能夠引導學生主動繼承與發揚傳統文化,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思維意識和思想觀念。
二、高中語文教學中加強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具體策路
(一)讓學生浸潤在傳統文化的海洋中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加強中國傳統文化教育,首先是要根據課程內容營造傳統文化氛圍,不管是對于教授古詩文還是教授現代文,都可以將課堂打造成古色古香、具有古風韻味的文化氛圍,從而讓學生徜徉在這種文化氛圍中,浸潤在傳統文化的海洋中,更好地感受傳統文化,學習傳統文化知識。教師可以根據課程內容,在互聯網上搜索有關傳統文化的資源,然后整合制作到多媒體課件與微視頻中,以便在課堂教學中實際運用;同時還可以布置教室,在教室墻壁四周張貼中國古代名人名言,可以是勸學的、勵志的、做人與做事的等類型。通過運用這些方式,能夠很好地營造出傳統文化的氛圍,有效進行傳統文化教育。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語文詩歌《短歌行》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先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有關本課的背景資料,關于曹操和寫作背景資料,主要是三國歷史時期的境況,配上具有古風韻味的樂曲讓學生先行閱讀,選擇的樂曲可以是古琴曲,如《廣陵散》、《漁樵問答》、《漢宮秋月》等,還可以借助電視劇《三國演義》、《三國》的相關片段,讓學生了解關于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的背景資料,之后在為學生示范朗讀的時候也可以配合古琴曲,通過這些方式能夠有效營造出傳統文化氛圍。在現代文《荷塘月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愛蓮說》、《青陽渡》等與荷花有關的古詩文,配上悠揚婉轉的古箏曲,將學生帶入到具有古風韻味的“荷塘月色”氛圍中,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本文,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
(二)以相關活動為動力推動傳統文化教育
在高中語文傳統文化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各種相關活動展開教學,比如組織引導學生開展傳統文化的學習活動、競答活動,引導學生建立傳統文化興趣小組和探討小組等,通過這些相關活動為動力推動傳統文化教學。比如,以人教版中《詩經》選取的《氓》、《采薇》為背景,開展學習《詩經》經典名篇活動,一段時間后組織各小組競答活動;對于古詩詞的學習,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開展經典誦讀和詩詞競賽活動,以此幫助學生了解和學習更多的古詩詞。
(三)開設專項課程開展傳統文化教育
為了更好加強中國傳統文化教育,提升傳統文化教育教學效果,教師還可以開設專項的課程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比如,人教版選修中有先秦諸子選讀教材,教師可以以此為背景開展諸子百家學習活動,通過這些活動可以帶領學生學習老子的“無為而治、物極必反”的思想,孔子的“仁愛”思想,孟子的“民本”思想和墨子的“兼愛、非攻”思想,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春秋戰國時代中國主要思想的起源,更好認知中國傳統文化。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中語文教學中加強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對于培養和提升學生正確思想觀念和價值觀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對于加強我國的文化建設具有基礎意義。教師可以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通過運用多媒體營造傳統文化氛圍、組織學生開展傳統文化相關活動、開設專項課程開展傳統文化教育等,讓學生浸潤在傳統文化的海洋中,更好地推動傳統文化教育。
[ 參 ?考 ?文 ?獻 ]
[1]韋敏芳.論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中國傳統文化教學[J].中華少年, 2018(2):164-164.
[2]王現.論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中國傳統文化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 2017(8).
[3]張日輝.淺析高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教育的滲透[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學研究, 2016(12):3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