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化發展階段,農村財務管理規范化的重要性愈發凸顯,直接關系到農民的切身利益和農村建設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社會的和諧穩定。由于地理條件上的限制,農村在制度建設、人員配備、監督渠道等方面相對薄弱,財務管理和監督的規范性差,制約了農村財務管理的正常發展。本文闡述了農村財務管理規范化的必要性,分析了當前階段農村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新形勢下促進農村財務管理規范化的策略。
關鍵詞:新形勢;農村財務管理;規范化
一、引言
作為一項基礎性工作,農村財務管理為農村經濟發展奠定了基礎。不可否認的是,農村財務管理是各項經營管理的核心,對三農問題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保障了社會的和諧穩定。可以說,農村財務管理的好壞直接關系到農村生產力是否得到解放和經濟秩序是否安定有序。在農村改革不斷推進的過程中,經營管理部門增強了探索意識,在工作實踐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式。但是,由于體制建設不全面、人才支持力度不足,農村財務管理整體水平不高,存在工作開展方式落后、雜亂無章等問題。基于此,研究新形勢下農村財務管理規范化建設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農村財務管理規范化的必要性
隨著我國政府對農村經濟建設重視程度的加深,強化農村各項活動的管理顯得十分重要,原因如下:一是農村集體資產流失嚴重,很多地方賬實不符的情況較為普遍;二是農村財務管理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違規的情況較多,比如,一些財務人員濫用職權,造成賬目混亂,增加了財務管理的難度;三是村級財務監督渠道不暢,財務管理公開程度不足。而完善的農村財務規范化管理對實現農村經營的有效管理和控制有積極作用,能夠為農村可持續發展創造有利條件,因此,推動農村財務管理規范化發展是十分必要的。
三、農村財務管理規范化中存在的問題
(一)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農村在開展財務管理工作時,會計制度、預算管理制度等不夠健全,影響了會計基礎工作的規范性,不利于財務管理工作順利開展。一些農村雖然制定了財務管理制度,但該制度主要是從宏觀方面制定的,在具體操作時缺乏針對性。與此同時,在管理工作開展時,制度和實踐操作存在較大偏差,難以滿足農村經營活動的基本需求,比如,雖然管理內容滿足了基本要求,但關鍵環節控制不當、管理流程不符合規定等。此外,在制度貫徹執行的過程中,執行不到位的現象非常普遍,制度的靈活性不足,造成財務管理機制流于形式。
(二)監管力度較小
就農村財務管理工作而言,其在具體落實的過程中缺乏健全的監督機制,特別是在村級工作的推進過程中,財務人員違規操作的情況屢見不鮮,監管工作的開展漏洞百出。不僅如此,廣大村民對鄉鎮財務工作的重視程度不足,沒有充分發揮自身的監督職能,導致整體監督效果較差。當前形勢下,農村財務管理過程中經常出現違法違規現象,不利于農村經濟良性發展。
(三)人員素養不高
農村財務管理規范化對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農村在發展過程中要不斷提升財務人員的理論知識水平和實踐能力。然而,當前農村很多財務人員專業水平較低,面對復雜的農村環境,沒有充分發揮自身作用。另外,財務人員對自身管理工作的認識不夠全面,再加上這些人員管理意識薄弱,結構、職責分配以及崗位設置都沒有綜合考慮財務規范化管理,制約了農村財務管理的整體發展。
四、新形勢下農村財務管理規范化的策略
(一)完善規范化管理機制
長期以來,農村財務管理以粗放型為主,這造成財務管理實施階段存在諸多不穩定因素,難以確保財務管理工作有效落實。對此,可以通過完善規范化管理機制,落實管理人員的責任和權限,細化各項管理內容,提升財務人員工作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在實際工作開展時,如果存在浪費或濫用職權的問題,要及時對責任主體進行問責。通過完善財務規范化管理機制,嚴格落實經營規劃,滿足農村自身發展要求,并且深入了解不同階段的生產經營情況,做好各個環節資金的預算管理,同時逐步健全管理體系,盡量避免出現超額的情況,提升財務管理的實效性。
(二)強化監管措施
隨著社會對農村財務管理的關注度加深,農村開展財務管理時應加大監督力度,普及農村財務管理規范化知識,引導村民樹立監督理念,推動財務管理制度不斷健全。各鄉鎮部門應建立審計部門,做好農村財務管理監督工作,財務人員在進行資金核算時要在法律法規允許的范圍內。發揮民主監督的優勢,充分體現群眾監督的作用,形成系統的監督管理模式。要做好農村集體經濟的清查工作,對于資產臺賬、開支審批等活動,要形成系統的內部監督和控制,建立全面的風險預警系統,加快應急反應速度,有效識別和處理遇到的問題,做好農村財務風險監控工作,并準確應對風險,逐步形成閉合的會計風險控制系統。對于財務管理程序不宜公開的項目,應結合農村基本情況形成健全的監督小組,為農村財務管理規范化發展提供支持。
(三)擴展財務管理職能
農村財務規范化管理可以對收入和支出成本進行科學預測,以便設定客觀、科學的經濟效益目標,發揮財務管理的潛在職能。如出現財務管理人員操作不規范等情況,可以根據制度對其進行相應的懲處,及時杜絕預算管理中的不良現象與行為。要細化預算管理,對執行、考核人員等進行明確的責任劃分。例如,為避免財務管理人員因道德缺失而對預算指標、預算數據進行篡改,給鄉鎮帶來損失,可以通過制度上的規定對其進行合理的懲處。
(四)健全賬務處理程序
農村在開展財務管理工作時,應遵守國家最新管理條例,對資金的流動和使用注明用途,同時經手人要簽字蓋章,經農民集體負責人批準后,上報給農村監督委員會,農村監督委員會審核通過后才能使用資金。構建系統的財務管理系統,確保資金的使用科學、合理,優化農村財務處理流程,有效減少違章違紀現象,擴展農民接收財務信息的渠道,推行財務管理制度公開化、透明化。
(五)抓好檔案管理
隨著農村產業多元化發展,農村財務管理規范化對檔案管理的要求越來越高。對此,可以建立系統的臺賬管理制度,為農村資產管理提供重要載體,建立明確的登記簿、臺賬,規范合同管理。通過這種方式,提高農村財務管理可視化程度,對農村經營活動相關資料進行科學的歸檔和管理,做好保管、查閱、程序交接工作,對出臺的文件、電子文檔等都要及時納入計算機系統中存儲,同時做好電子備份,為后續查找、使用等提供便利。
五、結語
農村財務管理是一項長期、系統的工程,在具體工作落實中離不開鄉鎮領導和廣大基層群眾的參與。做好農村財務規范化管理,完善管理機制、強化財務管理監督、擴展財務管理職能、健全賬務處理程序、做好檔案管理等,處理好農村各種復雜性、多變性的問題,這些管理方式在很多農村地區得到了廣泛應用,有利于提升農村財務管理效果,促進農村經濟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朝霞.淺談當前形勢下如何做好農村財務管理工作[J].農民致富之友,2017(10):30.
[2]燕本葉.新形勢下農村財務管理中的問題及解決對策分析[J].神州,2017(25):233-234.
[3]藺玉英.基于農村財務管理信息化的發展途徑分析[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9(5):34+43.
[4]胡美娥.經濟新常態下規范村級財務管理的思考[J].審計與理財,2017(5):54-56.
[5]彭為志.淺談網絡條件下村級財務管理體系的完善[J].農民致富之友,2017(5):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