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婷婷
摘 要:文章首先概述了食品發展的現狀,引出了“新食尚”的發展,總結出“新食尚”模式趨勢向好。通過問卷調查,綜合理論和具體實例分析,文章總結了影響“新食尚”發展的因素、“新食尚”網紅經濟模式帶來的多元化營銷,并通過以上分析引申出當下“新食尚”發展存在的食品安全問題,并從加強相關部門的監管和鼓勵消費者理性等方面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網紅經濟;新食尚;網紅食品;食品安全
一、引言
民以食為天,食品作為供給產品,不僅不可或缺,還深受追捧。由此也帶來了餐飲品牌的連續不斷出現和更新。在互聯網飛速發展,社交軟件風生水起的當下,營銷作用突出。一個品牌要想從數以萬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搶占市場先機,它就必須緊跟網絡效應,迎合消費者需求,追趕時尚。網紅作為當代具有很深影響力的主體,是強有力的營銷載體。
二、影響“新食尚”發展的因素
互聯網是科技工具,而餐飲是民之根本。我們似乎不會想到,科技和餐飲也會有一天能緊密結合,而且紅遍市場,深得消費者心。更重要的是,這已然成了一種發展趨勢。
(一)網絡點單讓餐飲業錦上添花。網絡點單給消費者帶來了更自由更高效的消費體驗,越來越多的商戶都進駐美團、大眾點評、餓了么等,讓消費者可以足不出戶吃遍美食。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點餐,網絡點餐都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消費者可以選擇手機或者店內設備操作,方便快捷。而傳統的點單模式讓所有顧客聚集在點單臺,或是由服務員點單,有些還采用電話點單。這種模式弊端較多,比如:會讓消費者產生“等太久”的消費體;:商家也需要聘請更多的勞動力供給顧客點單服務;電話點單準確性欠缺,同時產生通信費等附加支出。此外,互聯網讓食物的供應模式變得多樣。越來越多的商家采用“內銷和外銷”相結合機制,外賣業激起了消費狂潮。外銷成本較低,賺取的收入分擔了店鋪的租金,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成本。
(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讓基于地理位置發現并分享美食成為可能。在傳統的飲食業中,消費者了解到一種美食的途徑往往是自身的體驗或者人們之間的口口相傳。這讓對美食的追尋變成了一種摻雜運氣成分的發現。他們很難快速準確獲得本地的美食推薦和咨詢,吃什么,去哪里吃就成了眾多“吃貨”的煩惱。而縱觀當下,眾多App都有就近和好評美食分享的功能。無論是幾乎人人都使用的美團、大眾點評,還是火爆于年輕一代的小紅書,定位、導航、個性化搜索等功能的使用都使美食分享如虎添翼。許多美食達人都會把親身體驗過的美食照片和地點分享到美食圈,軟件自動定位,推薦附近分享過的美食,消費者還可以根據需求選擇范圍和種類,服務一應俱全,消費者體驗滿意度極高。
(三)信息技術促進了飲食業的傳播創新。傳統飲食業主要以門店銷售,其傳播主要靠消費者本身,極其注重口碑,人們消費后的體驗感是其最重要的招牌。這類商家最重要的就是產品,產品味道、外表等的好壞決定了是否有回頭客,是否有顧客帶顧客的發展契機。新食尚飲食業是一種依托互聯網的飲食業,媒體是其最重要的平臺。互聯網傳播速度極快,媒體對高關注度的食物爭相報道,網紅利用自身的吸引力帶動,在直播平臺、微博等平臺利用粉絲社群進行宣傳。口口相傳的粉絲效應給產品做了充足高效的宣傳。
(四)新媒體的推廣使新食尚熱度不減。微博大V、公眾號、抖音視頻等App下圖片視頻給消費者帶來的巨大吸引力。火鍋品牌小龍坎曾推出一款方便速食火鍋并聯合“下廚房”“紅包口令白菜菌”等網紅大V進行營銷,讓小龍坎方便速食火鍋掀起了極高的話題熱度,快速提升了知名度。
三、“新食尚”網紅經濟模式帶來的多元化營銷
(一)故事營銷,讓產品情懷化,引起了消費者情感的共鳴。李子柒,微博知名美食視頻博主,被譽為“東方美食生活家”。截至2018年1月,全網粉絲數量近2000萬,累積播放量近30億,被譽為“2017第一網紅”。其作品題材來源于中國人真實、古樸的傳統生活,以中華民族引以為傲的美食文化為主線,結合人生經歷傳達出的獨立自強的奮斗精神,曾被共青團中央官方微博等眾多主流媒體轉發表揚。她對自然、生存還有生活有極高的追求,對童年、故鄉的極深的理解。這樣的背景下,消費者購買她的產品成了一種感情的追求。據統計,她的同名天貓店鋪上線3天,銷售量就破15萬、銷售額破千萬,成績十分傲人。
(二)時尚營銷,讓產品特色化,深得消費者追捧。在這個許多年輕人追求個性和時尚的時代,購物常常是一種享受,而不是一種必須。網紅與食品的結合讓產品具有特色化,在滿足消費者品嘗體驗的同時,也滿足消費者的求異心理。越來越多的年輕顧客喜歡打卡網紅店,高顏值的網紅食品成了寵兒。
(三)饑餓營銷,讓產品價值化,深抓消費者心理。饑餓營銷是網紅飲品“喜茶”常用的營銷手段。喜茶,號稱“每個人都得喝一杯”的網紅飲料。想要購買一杯喜茶往往要排幾個小時的隊伍,喜茶利用消費者容易被激發的好奇心,吸引了更多的顧客。而這,似乎是成功的契機。喜茶到目前為止在廣東地區就有超過七十家店鋪,且每一家店都依舊生意火爆。
四、對“新食尚”發展的思考和建議
“新食尚”的發展過程也存在一些問題。食品的安全問題是消費者最關注的。如網紅臟臟茶過高的含糖量、“一籠小確幸”的細菌污染導致七十多位顧客就餐后出現腹瀉嘔吐的情況。其次,“新食尚”發展所帶來的饑餓營銷也會引起價格瘋抬。而新食尚產品存在市場占有時間較短的情況,其產品容易被取代,也容易過時,長此以往會難以維持客戶源,這樣對其長遠發展是很不利的。
“新食尚”下網紅食品如何紅得健康,紅得長久?
首先是相關部門應加強監管,對存在安全隱患的生產商嚴格管理,嚴厲打擊三無產品,為廣大消費者營造一個安全的飲食環境,讓消費者真正吃得安心。作為商家,要保證食品的制作、來源等的衛生安全,良心經營,給消費者最好的消費體驗,以此來穩固顧客源。
作為消費者,要理性消費,避免盲目追捧。要認清食品質量安全,發現有不合格的食品時及時向相關部門舉報,讓食品問題止于最初。最重要的是產品創新。生產者應開拓思維,積極創新,緊跟時尚潮流,找尋能吸引消費者的創新點,以此來提高顧客對產品的忠誠度,實現可持續發展。
(指導老師:王家寶,女,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南國商學院英語語言文化學院英語專業一線教師兼教工黨支部書記,研究方向為語言學語用學;高彩云,女,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南國商學院英語語言文化學院黨總支書記,研究方向為市場營銷。)
參考文獻:
[l]郭煦.網紅食品如何又“紅”又健康[J].小康,2019(3):23-49.
[2]宋龍艷.“網紅食品”的喜和憂[J].投資北京,2018(4):98-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