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擴玲
摘 要:初中體育教育承擔著增強學生身體素質、提高學生體育技能的責任,在教育改革方針政策指引下,初中體育教學任務中的田徑項目也應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的自主訓練意識,使體育教育更好地發(fā)展終身體育價值。我國廣大農村地區(qū)的有很多留守兒童,很多學生在課余時間會感受到孤獨和寂寞,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引導這些留守學生開展自主訓練,不僅能夠豐富農村留守兒童的課余生活,同時也能夠有效促進學生體育成績的提高,并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道德精神。
關鍵詞:初中學生;田徑項目;自主訓練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體育教育過程中如何引導學生更好地主動參與成為體育教學的研究重點。農村初中體育教育實踐中,由于地區(qū)經濟生活等因素的影響出現了較多的留守兒童,對初中體育教學的完善和發(fā)展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這就需要初中體育老師要積極轉變教學理念,為學生營造更多的體育參與空間,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意識。初中田徑項目作為體育教學當中的主要內容之一,通過積極的引導幫助,使學生逐漸養(yǎng)成自主訓練的意識,從而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文章通過對初中學生田徑項目自主訓練的途徑進行研究,旨在為初中體育教學改革提供積極的思路,更好地實現體育教育的發(fā)展目標。
一、完善初中田徑項目的課外訓練環(huán)境
農村初中留守兒童在課外時間往往缺乏必要的田徑訓練環(huán)境,從而造成了田徑項目普及情況不理想的局面,一些初中院校中無法為學生參與課外田徑訓練提供充足的場所和設施條件,導致學生的課外訓練積極性較低。農村地區(qū)初中要為學生參與課外田徑運動提供更多的環(huán)境支持,這就需要農村初中能更好地完善相關的田徑條件。農村地區(qū)初中院校應當與政府之間更好地協(xié)調溝通,提高政府對初中田徑訓練環(huán)境的改善投入[1]。在地區(qū)政府投入的同時,還應當大力倡導社會資源的公益性支持,使初中田徑項目的課外自主鍛煉環(huán)境得到顯著改善,激發(fā)學生的課外田徑自主訓練熱情。初中學生普遍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對先進的田徑體育設施有著較大的使用熱情,初中田徑訓練環(huán)境的完善和優(yōu)化要在教學需求的基礎上,更好地滿足學生的自主訓練精力,提高學生的田徑項目參與興趣和運動成績。
例如,初中院校在改善訓練環(huán)境時可以通過建設新的塑膠跑道、為學生提供跳高軟墊、建設室內活動場館等方式來提高田徑訓練條件。農村地區(qū)學生中有很多留守兒童,他們的日常生活內容較為單調,完備新穎的體育器材能夠讓留守兒童能夠在可以時間中通過開展自主訓練提高身體素質和體育技能水平,并養(yǎng)成積極健康的生活習慣。
二、創(chuàng)新初中田徑項目的課外訓練模式
傳統(tǒng)的初中田徑項目模式過于僵化呆板,主要是通過反復練習同樣的田徑動作和姿勢來實現田徑自主訓練,學生在自主田徑訓練過程中沒有充分的機會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影響了學生學習熱情的提高[2]。農村初中田徑項目引導中要及時轉變觀念,通過創(chuàng)新運用新穎有趣的田徑模式來激發(fā)學生的田徑自主訓練意識。
例如,老師在引導學生利用課外時間自主參與田徑短跑項目時,可以改變傳統(tǒng)的圍著操場跑圈的方式,將游戲化教學引入到田徑訓練環(huán)節(jié)當中。老師可以讓學生自由組成游戲小組,每個小組中由一名成員負責喊口號,其他成員要依次帶球跑,并要繞過預先設置的障礙物來完成短跑接力。這種將游戲與田徑訓練相結合的模式更好地滿足了初中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充分激發(fā)了學生自主訓練的熱情[3]。學生不僅能夠在課堂上進行田徑訓練,還可以在課余時間自由組合參與訓練,使學生在理解和掌握田徑項目技能的同時,更好地學會了團體配合,在潛移默化中形成了體育集體精神。
三、重視初中田徑項目的個性化培養(yǎng)
隨著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貫徹落實,體育老師應當更多地關注學生的田徑自主訓練的個性化發(fā)展水平。田徑項目是田賽、徑賽和全能比賽的統(tǒng)稱,其中包含了跑、跳躍、投擲等四十多個小項[4]。初中學生在自身的身體情況和運動意愿存在一定的差異,整齊劃一的田徑項目訓練往往無法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要。體育老師在引導學生開展自主訓練的過程中,可以將學生的個人需求作為主要的課外田徑鍛煉內容,充分利用學生的興趣作為田徑自主訓練的動力。
例如,體育老師在設計田徑項目教學過程時,可以將教學時間分為課堂訓練時間和課外訓練時間,在學生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后,老師可以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意愿自由參與其他的課外田徑項目內容。如學生完成了800米跑的訓練環(huán)節(jié)后,對于喜愛跑步的學生可以利用課外時間增加跑步訓練量;對于喜愛跳高的學生則可以利用剩外時間進行跳高訓練;喜愛投擲的學生可以利用課外時間進行臂力鍛煉或者鉛球投擲操作等。通過個性化的教學形式,使每個學生都有充分的時間和精力去自主參與課外田徑訓練,不僅提高了初中體育教學效果,還激發(fā)了學生的田徑運動潛能,顯著提高了田徑項目成績。
結束語:
初中體育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提高學生的體育素質、增強學生的體育自主意識。農村地區(qū)的體育田徑教學受到經濟因素的影響,很多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參與田徑運動。體育老師要積極思考教學實際,通過改善田徑訓練環(huán)境、創(chuàng)新田徑訓練模式以及設計個性化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積極主動在課外時間參與田徑項目訓練的熱情。
參考文獻:
[1]宮舒,初艷潔.探析體育教學中應用趣味田徑教學法的價值[J].當代體育科技,2019,9(30):99-100.
[2]張鎮(zhèn). 初中田徑教學活動中分段注意教學的運用探究[C]. .教育理論研究(第三輯).: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8:11+27.
[3]封尊榴. 淺議初中體育特長生培養(yǎng)途徑[C]. 北京中外軟信息技術研究院.第四屆世紀之星創(chuàng)新教育論壇論文集.北京中外軟信息技術研究院:北京中外軟信息技術研究院,2016:444.
[4]胡玉樹. 岳陽市農村初中體育學設施資源的配備現狀及利用研究[D].湖南科技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