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夢媛
摘 要:隨著文化自信觀念的不斷深入人心,以及社會對中華民族傳統優秀文化的逐步重視,也引發了對于語文這門學科更大的關注,而就學校教育而言,其中小學階段是學生啟蒙的關鍵時期,在這一階段如果教師能夠提供給學生們一個氣氛活躍的課堂,那么將會極大的促進他們對于這一學科的熱愛。尤其是小學階段的學生,往往擁有比較濃重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面對這一特性,教師就可以以此為切入點,積極的大膽探索不同的教學方式,來幫助學生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而根據以往的教學經驗來看,討論式教學與語文課堂的結合仍然不失為一種較為有效的方式。
關鍵詞:討論式教學;小學語文;活躍氛圍;深化理解;表達能力
小學生好奇心比較濃重的這一特點可以成為教師教學的優勢,也可以成為一個隱患,這就要求學教師能夠盡可能的增加課堂語文課堂的趣味性,不能夠太過枯燥無味,避免引起學生的厭煩,而通過討論式的教學則可以有效地幫助教師,它可以帶動起整體學生的思維,活躍課堂的學習氛圍,并且通過觀點的表達與碰撞,能夠深化學生們對于文章的記憶和理解。更為重要的是,通過討論式的學習方式,學生們自主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能夠鍛煉他們的表達能力,而這是一個綜合性素質人才所必備的技能。本文筆者結合多年教學經驗,對討論式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應用策略進行一番探討,希望能對廣大教師與學生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一、活躍課堂學習氛圍
年紀越小的學生往往自制力越差,在此階段他們沒有形成一個屬于自己的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時如果課堂學習極為枯燥,那么會嚴重的影響學習效果。所以在這時通過討論式的教學方式,則可以現在帶動起學生們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通過觀點的表達與碰撞,能夠活躍課堂氛圍,學生們對于課堂學習會有較高的參與感。這也是以往由教師單方面教學方式無法達到的,它能夠盡可能地幫助學生最大限度的參與到課堂中來,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同時能夠帶給他們較為新鮮和有趣的體驗,從而對語文課堂的學習更加熱愛從而形成良性循環。
例如,在教授“望廬山瀑布”時,對于這類古詩文的學習,學生往往會沒有太大的積極性,因為學科自身較為枯燥的特點,可能也會導致課堂氛圍較為低沉。這時教師就可以先使學生們進行預習,然后在課堂上采用討論式的教學方式進行展開拓展,可以使學生們討論自己印象中的黃山是什么樣的,或者見過哪些有趣的瀑布,再或者與文章背景結合起來討論有關于這篇古詩的寫作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經歷相關的內容,都可以極大的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以此來活躍課堂氛圍。
二、深化文章記憶理解
對于語文大部分的知識而言,考察學生是否掌握的首要途徑,仍然是學生的記憶程度和理解程度,同時這也是應試教育下的必然要求,因此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也是教師需要努力思考和不懈奮斗的目標,而通過討論式的教學,使學生的表達出自己的觀點,再去吸收和聽取別人的意見,在思想的碰撞中,能夠給他們帶來深刻的印象,同時也能發現自己知識的漏洞,從而能夠對于難點部分的理解更加透徹,這將會大大提高他們的學習效果。
例如,在教授“冬陽·童年·駱駝隊”時,對于這篇課文的學習主要在于學生們的掌握和理解,這時教師可以先使同學們通讀文章段落,然后針對個別的內容和知識點,使同學們進行討論。例如,可以使同學們討論自己曾經所見過的駱駝,或者對文章相關段落的理解,通過學生們自己進行思維的整合和觀點的記憶,然后在全班同學面前展示出來,這樣可以極大地幫助學生們加深對于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三、鍛煉學生表達能力
對于語文學習來說,寫作能力就是其中一個較為重要的部分,它考察的是不僅僅是學生優秀的文采,同時也要有縝密的思維和輸出能力,在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之下,那個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時代早已逝去,如果學生只能一味的輸入知識,而無法輸出屬于自己獨立的觀點,那么這是毫無意義的,也不是素質化教育所追求的目標。而討論式的教學則可以有效地改變這個困境。學生們通過討論能夠有效地組織語言,整合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并且把它們表達出來,而這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就是一個極大的進步。
其實對于學生們的表達能力來說,它并不是能夠在一節課堂上就能夠得到長足的鍛煉,這是需要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就能點滴的幫助他們,來促進這個能力的發展,就是要求教師能夠把討論式的教學方式,不拘束于時間和內容的限制,能夠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幫助他們來深刻的鍛煉這種獨立的思維表達能力。這將會有利于幫助他們成為一個具有獨立人格和思維能力的優秀人才,也是現代化教育不斷發展的目標。
總之,對于小學語文的教學而言,教師要給予極大的重視。同時也要大膽的開拓創新,探索不同的教學方式,盡可能地提高學生們的學習效率,你帶給他們更好的課堂體驗。而通過討論式的教學方式,能夠積極的活躍課堂學習氛圍,不至于太過于枯燥,還可以幫助學生深化文章的記憶理解,更重要的是能夠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以此來培養出一個綜合性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馬志軍.小學語文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應用[J].學周刊,2016(31).
[2]王新芳.師生互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