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強

【摘 要】目的:研究B超引導下臂叢神經阻滯復合喉罩淺全麻在肱骨近端骨折內固定術中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6年11月~2018年3月間收治的50例行肱骨近端骨折內固定手術的成年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行單純臂叢神經阻滯麻醉,觀察組行臂叢神經阻滯復合喉罩淺全麻。觀察患者切皮前10 min和切皮時心率(HR)、平均動脈壓(MAP)變化,評估患者麻醉效果,監測患者術前與術畢的血糖變化。結果:觀察組切皮時HR、MAP較切皮前10 min無明顯變化,對照組切皮時HR、MAP較切皮前10 min明顯升高;觀察組患者的麻醉效果均為Ⅰ級(即麻醉效果完善),對照組患者麻醉效果不完善發生率為28%;觀察組術畢血糖較術前血糖無明顯變化,對照組術畢血糖較術前血糖明顯升高。結論:與單純臂叢神經阻滯麻醉比較,臂叢神經阻滯復合喉罩淺全麻應用于肱骨近端骨折內固定手術的麻醉效果更完善,術中管理更安全,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關鍵詞】肱骨近端骨折;喉罩;淺全麻;臂叢神經
【中圖分類號】R61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1-0110-02
傳統上肢手術的麻醉常選用臂叢神經阻滯,該方法操作相對簡單,但存在阻滯不完善的風險。近年來,B超的應用明顯提升了神經阻滯的成功率[1]。但在肱骨近端骨折手術中,單純行臂叢神經阻滯的麻醉效果不完善的情況仍時有發生,并經常需要額外追加靜脈麻醉藥,甚至被迫改用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增加了圍術期麻醉管理的風險[2]。喉罩淺全麻是一種隨著喉罩技術被廣泛應用誕生的麻醉方法,臨床研究表明該方法可有效彌補臂叢神經阻滯麻醉法的缺陷,增加手術安全性[3]。為研究臂叢神經阻滯復合喉罩淺全麻在肱骨近端骨折內固定手術中的應用效果,本研究將選取我院2016年11月~2018年3月間收治的50例行肱骨近端骨折內固定手術成年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開展實驗。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11月~2018年3月間收治的50例美國麻醉醫師協會(ASA)評級Ⅰ~Ⅱ級、擬行擇期肱骨近端骨折內固定手術成年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25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基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1)
1.2方法
兩組患者常規術前禁食8h、禁飲4h,并在入室前30min肌注0.1g魯米那和0.5mg阿托品,入室后為患者開放靜脈通道,監測血壓(MAP)、心率(HR)、血氧飽和度(SPO2)及心電圖,并測指尖血糖[4]。
對照組患者行單純臂叢神經阻滯麻醉,保持仰臥位,頭部偏向術側對側,手臂緊貼身體兩側,選用22號穿刺針,在B超(B-K Ultrasound Scanner 1202)引導下行肌間溝臂叢神經阻滯,注射0.33%羅哌卡因30ml,每次注射前均緩慢回抽針頭,防止局麻藥誤入血管中或引起氣胸等并發癥。
觀察組患者行臂叢神經阻滯復合喉罩淺全麻,臂叢神經阻滯麻醉方法與對照組相同,完成后對患者行麻醉誘導,給予0.05mg/kg的咪達唑侖,1~2mg/kg的丙泊酚,2μg/kg的芬太尼,藥物起效完全后置入喉罩,行機械通氣,通氣模式為同步間歇指令通氣(SIMV)。術中持續泵入患者泵入丙泊酚、瑞芬太尼維持麻醉。
1.3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切皮時心率(HR)、平均動脈壓(MAP)變化;評估患者麻醉效果(根據麻醉效果評級標準);監測患者術前與術畢的血糖變化。
1.4統計學分析
選SPSS 20.0軟件統計分析數據,計數資料用(n/%)表示;計量資料用(±s)表示;P<0.05提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切皮前后HR與MAP變化(見表2)
觀察組切皮時HR、MAP較切皮前10 min無明顯變化,對照組切皮時HR、MAP較切皮前10 min均明顯升高,差別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麻醉效果(見表3)
觀察組患者的麻醉效果均為Ⅰ級(即麻醉效果完善);對照組患者有5例麻醉效果為Ⅱ級,2例麻醉效果麻醉效果為Ⅲ級,麻醉效果不完善總發生率為28%。
2.3 兩組患者圍術期血糖變化(見表4)
觀察組術畢血糖較術前血糖無明顯變化,對照組術畢血糖較術前血糖明顯升高,差別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肱骨近端骨折是臨床常見的骨折類型,手術是治療該類骨折患者的重要手段。在手術期間,加強麻醉管理,盡可能減小或者消除患者圍手術期的不良應激反應,對于促進患者快速康復具有重要意義。而血糖水平作為體內應激反應的結果之一,可間接反映出應激反應的強烈程度[4] ,故成為臨床上評估應激反應的常用指標。
本研究發現,在肱骨近端骨折內固定手術患者中,單純采用臂叢神經阻滯在切皮時HR及MAP有所升高,術畢血糖水平也較術前水平明顯升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麻醉效果不完善的發生率較高。而復合喉罩淺全麻的方法后,患者整個圍術期生命體征及血糖水平保持平穩,麻醉效果均較為完善。表明臂叢神經阻滯復合喉罩淺全麻在肱骨近端骨折內固定手術中的麻醉效果好,患者應激反應小,對于提高患者長期療效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與單純臂叢神經阻滯麻醉比較,臂叢神經阻滯復合喉罩淺全麻應用于肱骨近端骨折內固定手術的麻醉效果更完善,術中管理更安全,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Chan VWS, Perlas A, McCartneyCJL, et al. Ultrasound guidance improves success rate of axillary brachial plexus block. CANADIAN JOURNAL OF ANAESTHESIA2007, 54(3):176- 182.
[2]劉涌,彭頁.雙腔喉罩聯合臂叢神經阻滯在老年肱骨外科頸骨折手術中的應用[J].中國臨床研究, 2016,29(6):764-767
[3]莊心良,曾因明,陳伯鑾.現代麻醉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1453.
[4] 戴啟明. 丙泊酚減輕頸叢麻醉甲狀腺手術中應激反應效果觀察[J]. 中國醫藥導,2012,14(10):1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