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不斷的深化與改革,構建高效的課堂教學成為教師共同的追求,因為高效課堂不僅是教師教學水平的直接體現,更是提升學生基本素養的途徑。在多元化發展的現今社會,教師除了掌握專業的文化知識外,更要在教學方式上下功夫,讓學生因為熱愛教師的教學方式而愛上相應的學科。在本文中,從初中數學的角度,提出了構建高效課堂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方法;高效課堂
數學是初中生學習生涯中的一門重要學科,通過學習數學,學生不僅可以得到思維的啟發,還可以提升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但由于數學自身的抽象性特點,學生在數學中的總體成績存在一定的預期落差。為此,數學教師應為學生創設多樣的教學形式,讓學生在多樣的教學中感受到數學的魅力,從而帶動學生積極學習數學,提升數學的教學效果。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筆者提出了幾種提升數學教學效果的方法,希望對初中生的數學興趣提升提供一定的幫助。
1.故事導入,提升學生興趣
經過小學幾年的學習積累,初中生雖然在知識積累與生理等方面有了巨大的變化,但他們的心理變化卻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即便已經是一名初中生,他們依然對故事情有獨鐘。為此,數學教師在課堂的導入環節應為學生提供一定的故事,引發學生積極思考,為順利進行數學知識講座打下基礎,提升數學課堂的教學效果。在一些故事的應用中,筆者經常結合數學的主題進行故事的創編,在課堂教學中起到了積極的影響。
例如,在“正數和負數”教學的導入環節,筆者為學生提供了這樣的一個故事:“曉曉、晨晨、樂樂在暑假來臨之際,都做好了減肥的準備工作,她們在假期合理飲食,并注意合理安排運動,一個月的假期結束以后,曉曉的體重減少了5斤,晨晨的體重還是原來的樣子,而樂樂的體重反而增長了1斤,那么如果你是記錄員的話,你打算如何記錄她們的減肥指數呢?”經過筆者的故事導入,學生們開始“競聘”記錄員一職,他們爭先計算最后的結果。經過這樣的課堂教學,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十足,不僅讓學生順利明白了有關的內容,還為后續的課堂講解提供了幫助。
2.分層教學,尊重學生差異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教師更應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因為每個學生自身的學習基礎不同,學習思維的方式不同,他們的數學能力也有差距。這意味著教師如果采用統一的教學標準,將會導致“優秀的學生吃不飽”“落后的學生跟不上”。為了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進步,數學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為學生進行相關的層次劃分,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被尊重的氣氛里自主學習,最終構建高效的數學課堂。
例如,在學習“數軸”中,筆者實施了分層教學。筆者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成績,為學生進行了層次劃分,其中將學生分成了ABC三個層次,A層的學生負責自己出一道“數軸”相關的題,并作出具體的數軸圖;B層的學生結合實際的生活想想生活中哪些場景中會用到“數軸”方面的問題,并為大家舉例;C層的學生將教材的知識把握,并懂得“數軸”的概念和意義。通過劃分層次,每個學生都能找到自己在班級的位置,并在自己的層次上盡力完成筆者布置的任務,在完成本層次的任務之后,每個層次的學生可以挑戰高一層的問題。在分層化的教學中,每個學生的學習更加有動力,高效的數學課堂自然形成。
3.聯系生活,加深數學記憶
生活和數學的聯系是緊密的,教師在教學中應堅持“數學為生活服務”的原則,為學生創設生活化的課堂形式,激發學生積極思考和尋找生活與數學的聯系,從而提升學生的數學認知,加深學生的數學記憶,提升學生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能力。在構建生活化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盡量將課堂提供的素材與學生實際生活之間搭建一個連接點,讓學生由此及彼,快速掌握數學的規律和知識原理。
例如,在學習“直線、射線、線段”內容時,筆者將生活中工人砌墻、人們植樹、播放電影的光線等的場景講給學生聽,讓學生明白直線、射線、線段就在我們的實際生活里。在為學生講述有關內容之后,筆者讓學生回想生活中還有哪些現象是直線、射線、線段等。在筆者的啟發下,學生們盡力回想生活中的實際現象,于是,有的學生想到了公路的兩側距離是線段、公路的無限延伸距離是直線,手電筒發出的光是射線等等。經過這樣的課堂形式,學生們的學習熱情高漲,對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已經了然于胸,很好地理解了本節課的內容,鞏固了課堂的學習效果。
綜上所述,構建高效課堂是當前初中數學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基本思考問題,鑒于初中生性格多變、熱愛新奇事物等特點,數學教師應從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入手,為學生進行故事性的導入、分層化的授課、生活化的教學等,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真實樂趣,從而提升學生的數學興趣。一旦學生愛上了課堂的氣氛,認可了教師的教學方法,他們就會積極投入到數學學習中,探索數學內部的奧秘,總結數學的規律,促進學生數學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黃小金.借助創造性美術教學培養學生創新意識[J].杭州師范學院校報,2006.
[2]盛保和.淺議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J].教育教學論壇,2013(06):96-97.
作者簡介:朱娜,出生年月:1984.08.05,性別:女,籍貫:四川.廣安,所在單位: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學,職稱:中學二級教師, 研究方向:數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