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國俊
關鍵詞:小學美術;寫生;問題對策
隨著小學美術重視程度日益提升,如何確保教學效果成為重要的課題,室外寫生作為重要的手段被廣泛應用于教學領域,取得較好的應用效果。
一、室外寫生課存在的問題
1.管理細節忽略,普遍存在安全隱患
通常情況下,
室外寫生分為兩種,
一種是在教學樓外組織動態、靜態物體的寫生,而寫生目標通常是選定的;另一種是野外寫生,屬于“拔高式”的,學生可以任意選擇寫生對象,但前提是符合學習標準及要求。
組織室外寫生,在挪動桌椅時,雖然不會出現大的安全問題,但易出現磕碰現象,小學生喜動,嬉戲中容易出現意外;野外寫生則需乘車,一旦出現交通事故,后果與影響嚴重,同時野外蚊蟲較多,叮咬問題嚴重。另外,室外寫生也容易出現很多不可控的問題。
2.效果未達預期,教學方法沒有創新
相關數據顯示,73.2%的室外寫生課都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大相無形”,室外寫生本身就是教學手段的創新與延伸,其教學效果往往處于隱形狀態,但從反饋情況來看,很多學生對室外寫生沒有什么感受,認為有與沒有一個樣。分析效果不突出的原因,主要與教學方法有關,很多時間好的教學策略也要有相應的教學方法作為輔助,如果僅僅從組織角度來看,那么需要改進的地方有很多。如寫生目標選擇、現場組織、引導以及講評等。
3.輔導講評較差,賞識教育需要加強
學習過程也是成長的過程,在室外寫生過程中,必須要有相應的輔導。如講明光線、顏色、筆法等運用;結尾時必須要講評,對學習過程出現的問題及好的方面進行總結,但從實際組織來看,很多時候是不存在輔導及講評環節的,教學效果不明顯。
同時,部分老師對學生贊揚少,訓斥多,缺乏對學生作品優點的欣賞,導致學生也對自己寫生作品沒信心,最終喪失興趣。
二、室外寫生課對策方法
1.打破以往模式,“教”為“不教”
小學美術寫生教學要打破“教學生如何畫”的教學模式,要引導學生學會怎樣畫,過早地講解繪畫知識,如比例、透視等,往往妨礙學生的觀察和表現。事實上,過高的技法要求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無異于“對牛彈琴”,反而會成為他們學習的枷鎖。所謂“不教”更勝于“教”,就是在教學過程中不要教具體的方法,而是讓學生憑自己的感受,從他們認為最順手的地方起筆。教師要提醒學生細心觀察事物的特征,并要求他們運筆要慢而認真,下筆之后盡量一氣呵成,畫錯了沒關系,不許涂改;要經常鼓勵學生大膽作畫,利用語言引導他們把自己看到的形象創造性地表現出來。教學語言要樸實,富有童趣,還要抓住學生感興趣的點加以引導。如畫玉米,筆者事先在黑板上畫一粒玉米粒,讓學生猜一猜,再繼續畫更多的玉米粒,漸漸地玉米粒一粒緊挨著一粒,最后形成了一個玉米。學生覺得無比新奇,也躍躍欲試,這時筆者馬上布置作業,再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玉米還長‘胡子了,它的‘胡子長在哪呢?玉米還穿‘衣服了,它的‘衣服是什么樣的呢?請同學們仔細瞧瞧你的玉米,并把它畫下來?!睂W生的繪畫積極性很強,觀察也很仔細,作業質量很高。
繪畫不需要過多的示范,也不需要在一開始就傳授過多的技法,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感受,教師不能將成人的看法強加給學生,約束學生,而要愛護他們純真的藝術思維,幫助他們總結畫中的優點,技法不教也自然會表現出來。
2.優化室外寫生環境,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結合教學計劃及重點,
選擇與室外寫生要求一致的環境及景致,確保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基本技能及思維深度;在室外寫生組織過程中,可以采取分組對抗、個體比賽、作品展評等方式,調動學生參與的熱情,使他們能夠在寫生過程中,最大限度展示自己能力及水平;注重室外及室內寫生的區別,要真正發揮出室外自由、光線、顏色等方面的意境,讓學生有更多的感受,從而能夠推動繪畫技巧全方位發展。
3.加強安全要素管理,確保學習絕對安全
在開展室外寫生時,必須對學生安全進行全程管理。課前要進行安全常識教育,學會處理遇到的各種意外情況,使他們具備獨立逃生的能力;根據實際情況,劃分活動小組,指定老師、班干部負責一定的預警功能,對于容易出現問題的學生進行盯防,確保所有學生均處于安全控制之內;強化安全措施,如有必要,可以讓校醫一同出發,及時應對各種突發情況;建立安全制度,嚴格按照計劃執行,絕對不允許出現臨時調整的情況。
總之,寫生是提升學生觀察、賞析、分解及再現的過程,通過必要的技巧培訓,讓學生的腦、手、眼及智力得到全面的開發,提升的不僅僅是美學水平,更是他們的基本價值。教師必須要本著培養德、能、勤、技、體、智全面發展的人才,以欣賞的視角對待學生的作品,讓他們有更多的興趣參與室外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