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永安
【摘 ?要】 初中數學總復習過程具有系統性,知識點眾多,知識面廣,復習內容總體較為抽象,同時初中數學知識又具有關聯性強、邏輯性強的特點。但是總復習時間短暫是客觀事實,因而提高復習效率是教師的首要任務,系統完善所學內容構建的知識網絡,幫助學生歸納、鞏固和消化初中數學知識,查漏補缺,進行教材的再學習,實現知識體系的再構建。教師助力學生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靈活運用。本文就全面整理初中數學知識,有效進行初中數學總復習的方法展開討論。
【關鍵詞】 有效 ?初中數學 ?總復習
在中考備考復習的階段中,需要提高學生分析并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培養解題的信心,累積解題經驗,錘煉解題思想。同時注重學生基礎知識的積累、思維模式的轉變,利用現有知識靈活解決實際問題,舉一反三,尋找解題規律。在實際復習過程中,學生對整體知識架構缺乏明顯印象,系統性訓練收不到好的成效,浪費了珍貴的復習時間,混淆了知識重點。初中數學的知識各部分關聯緊密,需要教師在復習過程中梳理脈絡,有組織性地進行分步學習,謀求更好的教學成果,使學生的總復習全面而深刻。以下是關于有效進行數學總復習的幾項做法。
一、創設思維導圖,聯系知識區塊同步復習
在正常學生的想法中,初中數學知識是零碎無序的,沒有整體的架構,學習跟隨著課本和教師的講解,教材翻頁的地方就是學生的學習進度,這一做法極大地影響了復習效果。學生在復習的過程中失去了自我的判斷力,機械性地翻頁復習,而不是有目的有根據地整理離散型知識點,不能充分利用教材。教師應該對學生積極引導,創設思維導圖,形成規律的重點知識框架。對于其他知識應予以整合,關聯性知識同步類比復習,融入整體知識架構,而不是單純分割知識區塊零散地復習。
例如,在幾何證明題中,教師可以在講解三角形全等時,類比三角形相似的證明條件,比較說明證明的相似點和差異,尋找例證。在中點類型的問題中,與三等分點、四等分點和其他多等分點形成對照,聯系中線、中位線、中垂線、角平分線的概念性質進行復述,使學生理解結合題意并對此展開相應聯想,積極思考。學生能開動腦筋迸發思維的火花,認真分析題目,用已有的解題思路引導出新的思路,在原有基礎上進行改進優化,提高復習過程中的效率。從一個小小的中點區塊聯系到整個幾何證明計算,完善思維導圖的雛形,找出知識點的內在聯系,這樣的做法對于整體復習無疑有著極為有效的外在表現。
二、設立復習計劃,節奏性規律復習
初中復習時間非常緊張,規劃復習時間顯得至關重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與學生充分交流,全班共同設立復習的計劃,一步看,三步走,把握復習節奏,實現高效復習。一開始先進行章節總概括,逐個條目依次走下,在進行下次的總概括之前對之前章節合理歸納,加深學習的印象。概括之后,第一步從課本出發,立足于重點內容,粗略帶過邊角料;第二步區分專題復習,整合相似知識,重點突擊多類型題目,攻克棘手的重難點;第三步卷面考查,這是檢驗所學知識的最好途徑,最大限度利用試卷價值,查漏補遺,抓住學生遺忘細節。
舉例說明,在函數的知識點中,據其圖形和難易程度設立復習計劃,分步復習一次函數、二次函數、反比例函數,首先從課本的角度結合圖形理解函數方程,點明函數圖像交點的理論意義與實際意義,設立專題,重點攻克方程聯立求解,類比軸對稱和圓進行取值連線。同時一題多問,層層剝開分析,遞進理解習題。多對學生進行基礎題訓練,在基礎的程度上改編,設立開放問題。教師對學生也應教導函數圖像的分解訓練,從小題目和小要求著手,最后再去解決函數問題的組合型題目。
三、訓練解題方法,克服懼怕心理
在初中數學的考試過程中,同一題往往有多種解法。在爭分奪秒的考試中,多一種解題方法就可能多一種節省時間的方式,不同解題方式花費的時間不同,這對考試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所以教師應盡力訓練學生的解題手法,改善學生的思維方式,靈活運用知識理念對題目進行全方位解讀,側重表現出數學思想,在綜合訓練中結合課本多角度觀題。另外,很多學生對數學存在畏懼心理,陷入擔心學不好——緊張學習——遺漏知識點——考試不理想——更擔心數學學習的惡性循環,心理怪圈難以走出。這也需要教師積極引導,克服心理障礙,實現教學突破。
例如,在平面直角坐標系內求圓與二次函數交點時,給出的方程式未知量較多,圖像法解題迅速而直觀,標準作圖在不尋求解題過程的情況下能直接得出答案。而聯立方程求解,耗費的時間過于漫長,如果加上計算失誤和驗證,非常大量的時間就被消磨掉,對學生考試是極為不利的。同時,學生應在平常解題過程中勇于嘗試新方法,克服自身對于學習后果的擔憂,專注于當下進行學習,對自身的總體狀況有大概的認知,積極對新方法試探,取得成效后的愉悅能極大地使人克服心理障礙??傮w而言,教師應盡心盡力幫助學生走出困境,成為學生學習的開拓者、引導者。
總結:在初中數學總復習中,教師應運用高效復習的措施,在短暫的時間里完成教學任務。重視復習過程中學生出現的各種問題,對不同層次學生進行針對性輔導。對學習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進行查缺補漏,對教材內容的再次學習。有計劃、步驟地開展總復習教學。教學思想的更新,教學內容的改革,最終都要體現落實在教學的過程中,表現在學習的成果上。總體言之,在教學效果上要取得較好成效,使教學改革的目標基本達成。在復習的表現上,教師應從知識的系統性和結構性入手,性質到方法,復習時做到有的放矢,培養學生獨立解決數學難題的基本方法和策略,結合實際理解,加快解題速度,更好地實現初中數學總復習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孫建義.淺談初中數學總復習策略[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3.
[2] 何花.淺談如何做好初中數學總復習[J].都市家教月刊,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