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現在的教學中,高校大部分都沒有實現體育教學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機結合,并且甚至連體育教學都不是非常重視,如今的高校,大部分都存在重文化、輕體育的教學偏重,并且學生也沒有養成積極學習體育課程的習慣,他們都認為大學需要掌握的是以后走上社會后用以謀生的技能,所以他們大部分都專注于專業知識與技能的掌提,因而產生不重視體育綜合能力的提高,更不要說在體育課中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本文從大思政角度出發,研究將“課程思政”理念融入高校體育教學的途徑,從而挖掘體育課育人元素,并凸顯其價值引領功能。
關鍵詞:課程思政;拳擊;育人元素
在傳統的體育課教學方式中,教師習慣于首先進行理論知識的講解和動作要領示范,之后通過讓學生模仿來進行教學,而忽視了在課堂上對學生思想理念和體育運動情操的培養,這種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深入我國現代教學的骨髓,也給將思想政治教學和體育教育的有機融合増加了一定難度。本文通過以黑龍江大學課程思政試點課“拳擊”課為例,結合體育學專業特色將體育精神、體育人愛國奉獻、勇于拼搏、堅韌頑強的育人元素融入體育課教學中,引導學生對中國優秀傳統體育,對體育人的愛國奉獻精神、拼搏進取精神、傳承創新精神加深了解,不斷加強學生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做出體育教師應有的貢獻。
一、解讀體育精神
2016年12月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推動高校課程思政改革,通過對高校各學科的考察對比,發現體育課在高校課程思政學習中具有其獨特的顯性性,體育除具有增強體質、防病治病及調節人的心理等功能外,在思政教育方面,它還有其它學科無法比擬的獨特作用。對高校體育課程蘊含的思政元素進行挖掘,首先離不開的是對體育精神的解讀。體育是一種國際語言,人們甚至不需要翻譯、不需要解釋,就可以自由交流,它為世界和平做出了自己的貢獻。體育家精神是指一種追求公平競爭,對于隊友和對手謙和有禮,遵守道德,待人真誠,無論輸贏始終保持體面的態度。對于此,現代奧林匹克之父皮埃爾?德?顧拜旦曾說過:“最重要的……不是輸贏,而是參與”,這是對體育家精神的一個經典表述。
二、分析課程現狀
多年來黑龍江大學體育課教學是以加強學生體質、傳授學生運動技術技能為主要目的,強化加強學生的身體練習活動為主要手段。拳擊課也不例外,課程強調的是以學生實踐技術學習為主,在“運動知識傳授、運動能力提升”的同時進行學生的“價值引領”教育存在疏忽。因此,“傳授運動知識、提升運動能力、引領運動價值”三者未能同步即是體育課程思政的現狀所在。
三、挖掘課程元素
體育課教學中育人元素的挖掘更重要的應該是通過教學活動的各個環節的設計帶領學生解讀體育精神的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結合的過程。拳擊課自開設以來深受學生的喜愛,在授課的過程中首先必須要尊重課程自身的建設規律,融入“課程思政”理念同樣也不例外。拳擊運動技術的教學過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首先從基本動作技術開始教學,如攻擊技術包括左右直拳,左右上勾拳,左右平勾拳,左右擺拳,左右斜上勾拳,刺拳。技戰術包括攻擊、躲閃、移動、反擊和扭斗技術,不同階段的學習,思政元素各不相同,不能混為一談應區別對待。
四、融合路徑
精準課程設計,重建課程教學體系。將“課程思政”理念融入拳擊課教學中絕不是指在課堂教學中另外增加思想政治教育,而是通過教學素材的選擇和教學方法的調整,使課程設計做到潤物細無聲。以本學期拳擊課教學為例,通過教學使學生能夠了解拳擊發展的歷史、拳擊比賽規則與裁判方法,掌握技術動作,進行實戰對抗練習。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明白如何與人相處、如何團結協作、如何面對困難、如何遵守和敬畏規則、如何誠實守信......這是將“課程思政”理念融入拳擊課教學中的正確定位。
五、成效與反響
“課程思政”理念融入拳擊課教學所取得的成效和反響,是無法通過數字量化得到的,但是每堂課學生的課堂表現和精神面貌,教師都是能感受到的。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更高、攻克老師提出的問題或者是遇到的技術難題的韌勁更大、參與實戰對抗訓練時拼搏精神更頑強,甚至這些收獲也可以體現在他們的日常學習和生活中,這些可以通過與個別學生的交流感受到學生的變化。
六、思考與啟發
通過對體育課教學的實踐探索和反思,有以下幾點思考 :(1)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可以邀請來自馬克思主義學院的思政課專任教師一起探討體育課程的思政話題,對于全體體育教師定時進行思政輔導,提高思政修養;(2)優化教育內容,改進教育方法,提高課程育人質量 ;(3)提升專業課程教師隊伍素養和教研水平,加強內外交流。
參考文獻:
[1]“課程思政”理念融入體育課程的途徑研究[J]. 趙宇.才智. 2019(22).
[2]“課程思政”實施效果評價——基于高校體育課教學的調研[J]. 張營營. 當代體育科技. 2019(13).
[3]對體育教學質量影響因素的研究[J]. 傅森.? 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S2).
作者簡介:
黃明(1979—),男,漢族,黑龍江哈爾濱市人,北京體育大學學士,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國防體育、思想政治教育.
黑龍江大學校級教改重點項目—黑龍江大學“課程思政”建設試點課程“拳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