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世鵬 鄭海珊
摘 要:“雙師型”教師建設是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目標和迫切要求,提升教師實踐能力是“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措施。本論文主要從國貿專業雙師型教師實踐能力不足的體現、國貿專業雙師型教師實踐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國貿專業雙師型教師實踐能力提升路徑探索進行闡述產教融合背景下國貿專業雙師型教師實踐能力提升研究,希望為研究國貿專業雙師型教師實踐能力的專家和學者提供理論參考依據。
關鍵詞:產教融合;國貿專業;雙師型教師;實踐能力提升
職業教育以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為目標。而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培養任務,須依托于高水平高素質的“雙師型”教師?!半p師型”教師的培養,對于提高職業教學質量、完善高職業教育體系及推動職業教育的整體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深入研究“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培養問題,在職業教育加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具有重要的實踐價值。國貿專業基于產教融合的模式下提升教師的實踐能力,對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為現代企業培養應用型高級技術人才起到保障作用。
1.國貿專業雙師型教師實踐能力不足的體現
1.1實踐能力不足
現在很多國貿教師學歷較高,但沒有實踐技能,很多都是畢業后直接進入高校教學,沒有實踐經驗,缺乏實際鍛煉,不能嚴格是雙師型教師,有的職業技能證書在考試的過程中對應試人員的職業技能考核不嚴,基本都是理論考核,導致國貿專業雙師型教師實踐能力不足,沒有起到示范引領作用。
1.2沒有行業創業經驗
現在國貿專業需要具有創業能力的教師,但教師中很少有創業經驗,現在大思政,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這是國貿專業發展趨勢,國際貿易專業改革的關鍵因素是教師,必須改變教師理念,改變教師的實踐能力是專業假象改革基礎,必須全面提升國貿專業教師的創新創業能力。
2.國貿專業雙師型教師實踐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2.1教師來源途徑單一,雙師結構不夠優化
目前高校在教師招聘過程中存在盲目追求學歷現象,人才引進主要以碩士和博士等高層次人才為主,這類教師的經歷大多數都是從“學校”到“學?!保狈ζ髽I實踐工作經歷,表現為專業理論知識豐富,實踐能力薄弱,無法真正發揮其在人才培養和企業科技服務中的作用。同時由于現有機制和體制的原因,行業企業中的優秀技術技能人員和能工巧匠雖然實踐操作能力豐富,但由于其學歷和職稱等原因,無法引進到高職院校工作。師資來源途徑的單一性,制約了“雙師型”教師隊伍的結構優化。
2.2教師隊伍規模不足,科技服務能力不強
隨著高等教育規模的不斷擴大,學?,F有師資無法滿足正常的教學需要,導致教師的教學工作量普遍增加,教師疲于課堂教學,無暇顧及“雙師”能力提升。 即使有些院校組織教師下企業頂崗實踐或掛職鍛煉,也由于實踐時間較短,加之教師科研能力和科技服務水平有限,導致教師無法為企業解決生產過程中的技術難題,無法滿足企業科技服務和職工教育培訓需求,更無法適應服務中小微企業技術研發和產品升級的需要。 此外,缺乏行業領軍人才和教學名師是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面臨的重要挑戰。
2.3“雙師型”教師隊伍培養培訓體系不完善
當前高校招聘的教師主要來自高校的碩士和博士畢業生,這部分教師欠缺的是專業實踐能力,而現有的“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體系仍然以知名本科院校或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為主體,缺乏行業企業的參與,培訓內容多以理論教學為主,實踐技能教學為輔,理論教學與企業實踐脫鉤;同時高校缺少穩定的“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產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是提升高職院校教師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但由于校企雙方利益訴求不同,行業企業參與“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夠,無法或不愿意提供足夠的崗位來接納教師實踐,抑制了“雙師型”教師隊伍專業實踐能力的整體提升。
3.國貿專業雙師型教師實踐能力提升路徑探索
3.1拓展引才渠道,改善雙師隊伍結構
高校在教師招聘過程中,在注重學歷和職稱要求的同時,應將企業工作經歷作為教師引進的必備條件,在面試過程中既要考察應聘者的教育教學能力,也要考核其專業實踐能力,確保新進教師的教育教學素養和專業實踐能力。 在剛性引進的同時,高校要發揮產教融合的優勢,著重面向區域經濟主導產業人才需求,遵循“不求所有,但為所用”的原則,利用掛職鍛煉、項目合作、科技研發等人才柔性引進方式,引進企業的優秀技術骨干來校工作,實現人才的跨體制流動,達到校企共享人才資源,共同開發產品與課程,協同合作育人的目標。
3.2深化校企合作,擴充雙師隊伍規模
隨著高校生源規模的擴張,現有教師隊伍已經無法滿足日常教學工作需要,而兼職教師作為“雙師型” 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師隊伍的有效補充。深化產教融合與校企合作,大力引進行業企業的高級技術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擔任兼職教師,并將兼職教師納入專業教學團隊,充實和完善現有教師隊伍, 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專業實踐動手能力,提升高校人才培養質量、也有利于本校專任教師提高雙師素質。兼職教師承擔了部分專業課和專業實踐課,這樣本校專任教師就可以從繁重的課堂教學中解放出來,深入行業企業一線進行頂崗實踐或掛職鍛煉,與企業工程技術人員開展科技攻關與項目合作,為企業解決生產過程中的技術難題,專任教師科技服務能力和專業實踐水平的提升又進一步促進了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質量。
3.3完善“雙師型”教師隊伍培養培訓體系
產教融合是新形勢下“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必由之路,校企合作是“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的著落點,構建完善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培養培訓系離不開行業企業的深度參與。 校企共享資源,搭建“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為教師企業實踐和掛職鍛煉提供崗位和平臺,有利于教師掌握和了解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促進教師專業實踐能力提升,為高校人才培養提供質量保證。同時,高校要完善“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制度。根據專業建設需要和教師隊伍現狀,每年提供一定比例的崗位,用于教師開展企業實踐或掛職鍛煉。依托“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每 3 年給予專業教師 3-6個月的時間進行實踐鍛煉,實踐鍛煉要有具體目標和任務,落實具體的實踐崗位,使教師能夠真正融入企業的生產過程,了解和掌握專業前沿知識和技能。
參考文獻:
[1]高職院?!半p師型”教師培養路徑研究[J]. 焦美蓮.? 職業. 2018(09).
[2]高職學生職業核心素養的培養路徑——以白銀礦冶職業技術學院“175職業核心素養”為例[J]. 孫翠迪,張燕朋.? 西部素質教育. 2019(12).
[3]高職學生實踐能力的內涵與培養路徑研究[J]. 盧永全.? 山西建筑. 2019(15).
[4]高職涉外旅游人才培養中的職業能力培養路徑探討[J]. 周博.? 西部素質教育. 2017(03).
[5]高職學生核心素養培養路徑研究[J]. 趙菁,張磊.? 祖國. 2018(06).
[6]淺談新形勢下的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路徑[J]. 葉淑芳,祖秀霞.? 知識文庫. 2016(19).
[7]高職學生基于職業性向的崗位分層培養路徑研究——以嘉興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 劉永泉,曾虹,黃錦春.? 現代職業教育. 2016(25).
[8]跨境電商人才的培養路徑[J]. 方蘭蘭.? 今日財富(中國知識產權). 2017(01).
課題名稱:產教融合背景下國貿專業雙師型教師實踐能力提升路徑探索
課題編號:GJD1318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