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琴琴
摘 要:啟蒙教育時期,各項人才培養計劃的高效實施,要求教師尊重幼兒、理解幼兒、鼓勵幼兒,使他們自信面對各種困難,朝著正確的方向突破自我。提高了幼兒的自信心,使他們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學習更多文化知識,再通過趣味元素的整合,深入挖掘孩子們的內在潛能,讓他們在良好的氛圍里發現語言的魅力,養成自主探究的好習慣至關重要。本文特意分析了幼兒教育中幼兒自信心的培養策略,希望能為其他教師教學思路的轉變提供幫助。
關鍵詞:幼兒教育;自信心;培養策略;分析;思考
引言:自信心就是一種很重要的心理品質,幼兒教育教學活動中培養孩子們的自信心,需要教師們、家長們付出更多的努力。具體實踐過程中,可以選擇合適的授課方式,激發幼兒主動學習的濃厚興趣;可以組織角色扮演游戲或者師生互動,給予幼兒更多的情感體驗機會,實現思維不斷活躍,進而提高教學質量;還可以暗示幼兒大膽創新、獨立思考、小組交流等,課堂煥發了勃勃生機,最終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下面,筆者簡單闡述了幾點不同看法。
一、教師尊重熱愛幼兒,暗示引導培養自信
教師對于幼兒的教育,首先要做的第一點是要有一顆熱愛孩子的心,只有這樣才能站在幼兒的角度增強他們自信心的培養[1]。在進行課堂教學中,有的小朋友在教師說話的時候做一些小動作,根本不理會教師說什么,這個時候教師不能夠直接批評他,因為幼兒也是“要面子”的,教師可以通過暗示的方法來引導幼兒聽課,比如提問該幼兒旁邊的孩子,在提問過后提出表揚,在表揚的時候可以適當看一眼他,這樣幼兒會也想要通過教師表揚的方式而認真聽講了。隨后找機會再表揚這個幼兒,這樣效果更佳。
二、巧妙利用課堂時間,不斷提高幼兒自信
無論是成人還是幼兒,都會有可取之處和不足之處,幼兒時期天真無邪,無論是可取之處還是不足之處都比較容易被發現,教師要善于看到幼兒身上的優點,賦予幼兒一個充分展示自我平臺的機會,使幼兒能夠利用這個平臺,把自身美麗閃光的一面呈現出來,以此有效激發和培養幼兒的自信心。比如,在幼兒園的日常教學中,教師努力為幼兒提供表達自己內心想法的機會,使幼兒敢于表達,敢于說出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在幼兒抒發自己情感的時候,教師要盡可能地將時間給予幼兒,千萬不要施加壓力給幼兒,要以他們易于接受的角色主動去配合他們,并對他們的真實表現給予充分肯定和認可。幼兒喜歡歌唱,教師就為他們締造展示歌喉的場所。幼兒喜歡舞蹈,教師就為他們布置展示優美舞姿的舞臺。幼兒喜歡畫畫,教師就為幼兒描繪心中優美畫卷提供有利條件。長此以往日積月累下去,幼兒都會擁有屬于自己的一技之長,他們在展示自己一技之長的過程中,他們的自信心也會得到不斷的激發和培養。
三、創設輕松學習環境,注重加強情感教育
在幼兒教育教學中,教師為了培養幼兒的自信心,可以給幼兒創造良好的教學條件,通過營造輕松愉悅,自由開放的學習氛圍,使幼兒積極融入其中,能夠更好地感染和激勵幼兒,使幼兒敢于和樂于展示自己,并讓幼兒真正認識自我,能夠在老師和其他小朋友的幫助下完成一件具有挑戰性的事情,使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快樂,進而更有自信地做好下一階段的學習任務。另外,教師要加強對幼兒的情感教育,學會站在幼兒的角度思考問題,平等地善待每個幼兒,讓幼兒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關心和照顧,從而構建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使幼兒更愿意和喜歡親近老師,更有自信地與同學相處[2]。比如,在讓幼兒學習唱兒歌,認識和掌握其中幾個簡單的生字詞過程中,教師就要為幼兒創設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像是在《最亮最亮五顆星》的兒歌教學中,教師就要通過借助先進的多媒體設備和一些顏色鮮艷的游戲道具等,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提高幼兒的學習注意力,同時可以給幼兒發放幾張紅色卡紙,教給幼兒折五角星的方法,使幼兒可以一邊唱兒歌,一邊動手制作五角星,以此更好地發散幼兒的學習思維,使幼兒在學會唱兒歌,學會“晶、京、安、升、最”等生字,能夠自主完成折紙后,心中升起一種自豪感,進而更驕傲和自信地學習文化知識。
四、啟發積極探索意識,幫助幼兒樹立自信
在日常的幼兒教育活動中,幼兒教師不僅應該有意識為幼兒創設成功的機會,還應該啟發幼兒在一些方面主動進行探索和嘗試。這樣的教育方式有利于使幼兒在自主探索中樹立自信心。比如,教師帶領幼兒利用廢舊報紙進行一些手工制作時,教師應該鼓勵幼兒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嘗試利用廢舊報設計一些游戲,或者制作一些工藝品。通過這樣的方式使幼兒參與到教師組織的活動當中。不同的幼兒所產生的想法也存在較大的差異性,有的幼兒會利用廢舊報紙折飛機或者小動物,有的幼兒會利用廢舊報紙設計貼畫等。無論幼兒設計的物品是否符合科學規律,只要其認真參與,教師就應該對其提出表揚。利用這樣的方法使幼兒積極參與到探索和嘗試活動當中,從而逐漸建立自信心。
五、加強是非觀念教育,激勵評價優化教學
正處于幼兒時期的幼兒,是非觀的概念在他們頭腦中還是模糊的,他們根本不曉得什么是對的事和錯的事,是非觀的正確引導還是需要我們成人,靠成人的言行去獲悉某件事情的對與錯[3]。為此,幼兒家長及幼兒教師的語言選擇就凸顯其重要性了。在幼兒是非觀念教育中,我們幼兒教師應該采用易于他們理解且陽光的話語,去對某個人或者是某件事進行正確合理的評價,負面言語對于他們盡量少說或者盡量不說,這樣做下去,幼兒定會養成優異的品格。比如,幼兒給我們呈現良好的行為及習慣的時候,教師必須要及時給予他們認可,對他們要面帶微笑地說“你真棒”“好樣的”“為你點贊”這樣的話來激勵他們。通過這種做法就能夠有效增強幼兒的自信心,讓自信不足的幼兒重新獲得自信心。
結束語
總之,自信心是幼兒成長的催化劑,幼兒帶著信心可以更好的面對學習和生活,并終生受益。幼兒時期是幼兒學習知識和培養信心的關鍵時期,教師要通過靈活的策略培養幼兒建立良好的心態,最終實現健康的成長。
參考文獻:
[1]尹麗峰.分析幼兒教育中幼兒自信心的培養[J].考試周刊,2018(12)49-50.
[2]楊洋.試論幼兒教育中幼兒自信心的培養[J].時代教育,2018(02)351-352.
[3]龐曉旭.幼兒教育中幼兒自信心培養對策的研究[J].神州,2018(10)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