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琨
【摘要】隨著全國高校教學的改革與發展,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在當今社會環境下尤為重要和迫切。在高師音樂學專業方面對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模式下,鋼琴即興伴奏課程作為一門新的實用性較強的學科課程出現,它的重要性在學科培養計劃及課程設置中已不容忽視,足以成為音樂學科中一門必修的綜合學科,它對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在全國音樂學專業大發展的背景下,應著力應用型人才訓練,是當前音樂學專業教學改革的重要思路。然而,對于這門課程的教學模式等方面還存在諸多問題及需要改革的地方。本文對這些問題進行了簡要分析及研究,針對性地提出了解決方案及建設性意見,為提高學生綜合性素質能力及實用性人才培養水平提供幫助。
【關鍵詞】應用型人才;鋼琴即興伴奏;改革創新
【中圖分類號】G633?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一、鋼琴即興伴奏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傳統的本科院校鋼琴教學中,教師教學一般以演奏鋼琴作品為主,忽略了學生即興伴奏思維與能力的培養,從而出現“死讀書,讀死書”的普遍現象,即只會按照鋼琴譜彈奏,脫離鋼琴譜則會束手無策、無從下手。面對這些問題,高校音樂學人才培養計劃的改革應從應用型本科院校鋼琴實踐教學需要的教學方式、教學內容等多個方面進行調整,重視鋼琴彈奏能力與即興伴奏思維能力的雙重培養,使學生符合應用型本科院校音樂專業的要求:既能完成鋼琴作品演奏也能擔任鋼琴伴奏;既能彈奏正譜鋼琴伴奏也能彈奏即興鋼琴伴奏。在應用型本科人才的培養模式下,音樂學專業學生更應該具備鋼琴伴奏以及鋼琴即興伴奏的能力,這樣才能適應未來從事音樂教育領域的工作。
但據調查表明,自2001年中小學實行新課改標準以來,眾多已經畢業的音樂師范類專業學生無法快速適應新的教學改革,許多畢業生在中小學課程的教授中逐漸體會到自己在本科階段學習中,鋼琴彈奏水平不達標,伴奏能力非常薄弱,從而導致無法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針對這種情況,作為高校鋼琴教師的我們應該深刻反思,實驗和探索如何去解決這一問題成為一個非常值得思考的事情。目前,就本校學生鋼琴即興伴奏課程開展情況來看,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一)學生對于課程學習沒有正確的彈奏意識
在日常授課中反映出學生對于即興伴奏的理解出現偏差,認為即興伴奏不需要進行練習或者是只需要進行簡單的練習和理解即興的一些概念即可以完成即興伴奏。這對于手指彈奏能力不足的非鋼琴專業主修的同學來說是普遍存在的問題,大大影響到即興伴奏能力的發揮。
另外,對于鋼琴主修專業的同學來說也是需要進行刻苦練習的,他們需要解決的問題在于如何熟練地將課堂上所學的即興伴奏思維方式運用到日常彈奏的歌曲中。
(二)學生對于課程學習目標不明確
學生在校期間暫未經過實習等手段感受當未來他們成為人民教師之后哪些方面需要運用到鋼琴伴奏以及鋼琴即興伴奏,以及無法知曉自己需要達到什么彈奏和伴奏水平才可以適應未來的工作需求。
(三)鋼琴演奏與即興伴奏概念的分歧
在一部分鋼琴主修專業學生的心理概念上,即興伴奏與古典音樂作品演奏的思維及理念不統一,教師課堂上教學方法相分離,教學大綱相對獨立,教師在鋼琴課堂教學中較少涉及純伴奏角度的知識教學,從而分化了兩個學科的概念,導致部分鋼琴能力強的學生同樣出現即興伴奏能力不強的現象。
二、如何改進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當今時代的發展,教師教學手段的不斷完善和提高,教育目標和教育理念的不斷發展更新,鋼琴即興伴奏課程的教學手段也面臨著改革。如何提高學生對即興伴奏的認識與興趣,首先要改變陳舊的填鴨式上課模式。
(一)教學理念上要改變
作為高師音樂學專業的教師,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在不斷深化改革教學理念上作出綿薄之力,不斷更新和接受新的教學理念,其培養目標建立在學生畢業后迅速適應中小學音樂教學工作及勝任課外藝術實踐活動之上,這與國內各大音樂院校及專業藝術院校所培養的更高層次人才的目標有所不同。目前,大多數從事高師音樂學教育專業的青年教師均畢業于專業音樂院校或藝術院校,導致在教授這門課程中延用其曾經受教育時的管理模式和教育方法,由于學生入學時水平的層次不齊及鋼琴彈奏基礎的培養方向所有差異,使學生在課程學習過程中產生挫敗感,極大地影響了學習積極性。
因此,在深入這個問題的探究過程中,高師教師必須正確認識自己所處的教學環境及采用的教學方法,更新和轉變教育理念,不斷更新和摸索教學方式,使知識實用化、簡易化,這樣的知識才能更好地被接納。
(二)教學內容上要創新
在以往的鋼琴伴奏課程中,教師的教學內容通常以課程用書上的內容為核心,與目前中小學音樂課堂中涉及到的曲目并無多大聯系,使部分學生無法學以致用,快速地掌握課程知識和無法適應即將到來的實習任務。應用性人才的培養目標明確,層次清晰,所以,必須在教師教學課堂內容上進行改革:以書本為輔、課后實踐為主,運用書本上所學的知識在課后練習中融入目前中小學音樂課程上的所有曲目,使學生提前得到練習,并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向教師尋求幫助,及時改正錯誤,以便更好地完成學習。
(三)課堂形式上的創新
在傳統的即興伴奏課程教學中,多以理論知識傳授為主,課后實踐為輔的教學模式,對于課堂實踐這種新的教學模式還未普及應用。課堂實踐相較于課后實踐的差別在于:課堂實踐比課后實踐對于課堂所傳授的知識吸收更加完善,課堂實踐充分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動機,遇到問題可以迅速咨詢與解決,對于理論知識的加深與鞏固有更好的效果。不足之處在于,課堂實踐時間短暫,沒有課后實踐的長時間記憶循環鞏固與加深。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課堂實踐與課后實踐兩者必須緊密結合運用。
(四)考核形式上要創新
以往的鋼琴即興伴奏能力考核形式單一,缺乏實際應用性,往往使學生對即興伴奏的理解出現偏差。在對本校的音樂學專業學生鋼琴即興伴奏課程的教學與研究中,對于教學考核方法上進行了深入分析和討論,課程考核形式上進行一對一互助模式:音樂學三年級學生一對一給一年級新生聲樂期末考試進行鋼琴即興伴奏作為鋼琴即興伴奏課程的期末考試成績,并另行組織以中小學音樂教材曲目為要求的期末考試,結合兩者成績及平時課堂回課成績才可作為本門課程的期末考試成績。
三、結語
在當今越來越重視應用型人才發展的社會背景下,鋼琴即興伴奏以它獨特的魅力在音樂領域中立足與發展。對于高校音樂學學生來說則更加重要。在今后的教學中,必須轉變思路和方法,重視即興伴奏的教學與發展,針對不同學生出現的問題進行不同方式的教學計劃與培養,因材施教,真正提高高師鋼琴即興伴奏課程的教學水平,使高師音樂學學生適應當今社會發展需求,成為真正的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張月.鋼琴即興伴奏的教學與應用[J].中國紡織出版社,2018.
[2]曹翎,薛亞軍.淺談不同聲樂作品中的鋼琴伴奏[J].鋼琴藝術,2004.
[3]李劍.鋼琴即興伴奏教學過程中現存問題的解決措施[J].黃河之聲,2017.
[4]陳琛.高師鋼琴即興伴奏課教學研究[J].黑河學院學報,2017.
[5]連凱凱.鋼琴即興伴奏教學創新研究[J].藝術教育,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