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語文學科學習的目的在于提高學生接受信息和理解信息的能力,初中階段學生外界約束小,思維活躍,是創造性思維培養的黃金時段。語文知識的應用性和基礎性是創造性思維培養的必要條件,在初中階段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并一步步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奠定基礎。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初中語文教師在日常的教學活動和教學計劃中就要采取多種方法策略,充當好引導者的角色。
【關鍵詞】初中 語文教學 培養 創新性思維 教學活動 方法策略
一、教學活動中注重學習氛圍的營造
良好的教學氛圍是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的沃土。教師在教學中要秉持創新與創造的原則,改變傳統教學的死板僵化形式。在語文教學的課堂上,積極教學謀劃,想辦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課堂上主動思考,提升思維的活躍性,為創造性思維的打開創造良好的外在條件。比如在學習沈從文先生的《云南的歌會》這篇課文時,教師如果只是單純地讓學生自己以閱讀課文的形式去感受自己看過、聽過的歌會,即使學生憑借想象能夠從文字中想到現實中的云南和歌會,可是這兩個獨立的場景放到一起的氛圍和意境是學生的想象無法企及的。僅憑這樣的想象,學生自己的理解只能是無法相融合的一個天堂云南和一個喧鬧的歌會,無法使這兩個概念相容在一起,更無法切身體會到其中的氛圍。鑒于此,教師可以結合具體的課文內容,同時借助各種媒體技術,從網上找一些云南歌會的圖像影音資料,將這種氛圍和意境多感官地呈現給學生。通過營造這樣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為了進一步烘托學習的氣氛,教師還需要結合作者寫作的背景,對影像資料進行符合時代背景的處理,使學生親歷課本中的情境,進而也就能深入思考,感受到作者在《云南的歌會》里的真情實感。《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這篇課文的教學則更加離不開背景氛圍的營造。因為初中生的歷史知識并不是十分充足,因此在學習這篇課文時,如果沒有時代背景的氛圍鋪墊,學生從這篇文章中很難感受到文章所要表達的偉大情感和英雄氣概,更無法深入地理解文中字里行間所傳遞出來的喜悅和自豪。為了達到教學目的,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教師在課前導入時可以給學生講一講那段歷史,把橫渡長江這一雄偉壯舉嵌進新中國是如何成立的這一段歷史的前因后果中,讓學生對課文事件的發生有著比較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礎上教師再次對課文的講解勢必會打開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讓學生在學習中體會到文章所表達的氣勢和傳遞的信念。
二、教學活動中注重自主能力和思辨能力的培養
最有效的教學方式便是學生的自主學習,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思維狀態最為活躍,自主思考并產生不同于課堂上的思維火花,創造性思維得到最大化的展現和運用。讓學生自主學習《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課文時,學生自己在閱讀了課文之后,讀到魯迅的童年里那些好玩的游戲:冬天捕鳥,捉斑蝥,摘覆盆子,就會聯想到自己童年時候在玩的各種小游戲:擲元寶、扔彈珠、跳皮筋等。在此時學生會不自覺地把這些游戲帶給自己的快樂轉化為童年魯迅的快樂,也就自然而然地理解了魯迅離開百草園,被家里人送去三味書屋讀書時的心里的不快。由此和童年魯迅產生了情感上的共鳴,進而更加深入地領會文章地主旨。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自主思考使創造性思維得到展現。但對于相同的問題,不同學生給出的答案必不相同,因為他們思考的方式、角度、背景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對于答案的尋求也使得我們在要求學生在自主學習時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思考。最直接有效的教學方式便是小組討論式教學,讓幾個學生在一個小組內自主學習,之后對某一個問題進行思考,小組內先交流討論問題的解決方法,之后再進行組間討論,課堂總評估。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他們的思想相互碰撞,最后一定會得到一些答案。而教師只作為他們的引路人,引導他們進入正確的思考方向,提供合理有效的思考方法,對他們創造性思維下的各種答案給予鼓勵與肯定。這樣的實踐性課堂教育活動充分的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在無形中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另外,基于語文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參加一些課外實踐活動,比如,演講比賽、辯論賽、情景劇等這類實踐活動,就可以讓學生更深入地應用所學知識,在生活中提升創造性思維。
結語
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是學生創造性思維發展的重要陣地。作為教師要充分認識到語文教學的內在導向價值,及時抓住學生創造性思維培養的黃金時期。在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捕捉初中生的學習特點,以學生為本,因材施教。在把控整個教學過程的同時,教師要適時營造出契合的學習氛圍,讓學生這個主體在課堂中能夠自主學習和深入思考,鼓勵學生多思多想多質疑,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辨能力。同時,我們每個人要相信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是一個互利的過程,這關乎社會對未來人才的導向需求。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和教師都會收益,教師在這樣的教學活動中提升自己的認識水平,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一定會使學生在今后獲得更大的進步,對社會的發展和變革產生更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祁長翠.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J].課程教育研究,2017,(14):162-163.
[2] 金時珍.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J].考試周刊,2017,(78):46.
[3] 王永紅.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J].速讀(上旬),2018,(9):167.
[4] 梁文亮.初中語文教學中創造思維的培養[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8,(25):165.
作者簡介:曹亞娟(1977.03-),女,漢族,籍貫安徽,文學士學位,中教一級,研究方向:現代文閱讀教學.
(作者單位:合肥一六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