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芳
【內容摘要】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學校應響應國家萬眾創新的號召,積極調整教學策略,促進教師創新授課手段,從而培養出一批能夠適應和融入新經濟時代的創新型學生。知識經濟對初中生物教學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應明確教學理念,把創新思維能力和方法教授給學生,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創新。
【關鍵詞】創新思維能力 培養措施 初中生物
引言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味追求教學目標的實現,固守傳統的知識由教師到學生的機械化授課模式,忽視對于學生創新思維的訓練與培養,使學生缺乏創新精神,難以適應新型社會對創新型人才的需求。初中教師應革新授課理念,轉換授課方式,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熱情,從而促進學生的長遠發展。
一、轉換學生觀念,開創創新氛圍
學生缺乏創新精神,首先是創新環境的缺失。一方面說起創新,學生馬上想到的往往是著名科學家改寫歷史的偉大發明,容易在心里產生自我貶低和畏難心理,教師應當經常給予學生鼓勵和暗示,每個人都有無限的創新潛能,發明創造不僅存在于科學院或者研究室,也不是哪一個科學家的專利。創新存在于生活之中。另一方面,對于創新創造,家長無形之中給孩子灌輸了錯誤的理念。成績成了家長衡量學生優劣的唯一尺度,學生對其他領域產生興趣就會被認為是不務正業,學生的創新積極性因此被挫傷。所以,想要從根本上轉變學生對于創新的認識,首先需要家長消除偏見,拒絕一味追求紙面上的數字,更多的關注學生精神層面的成長和發展。
二、創新課堂教學模式,激發學生思維熱情
在初中生物的傳統教學模式中,學生對課本上的插畫和文字難以產生興趣,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短暫,容易對教師填壓式的教學產生抵觸情緒,影響教師的教學效率和進度[1]。教師可以抓住初中生對于新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特性,開創新型課堂模式,通過一段有趣又有價值的教學視頻,將學生的興趣巧妙的引導到單元學習中來。以八年級下冊生物課本第七單元《動物的生殖和發育》中的鳥類生殖發育為例,機械化的講解內容枯燥無趣,但如果教師能在課前放映一段幼鳥破殼而出,發育長大的短視頻,就能抓住學生的興趣點,激發學生對于本章的熱情,從而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和探究鳥卵的結構特點,引起學生學習的思維浪潮。
三、教學具體情境代入,開拓學生思維維度
新課程的實施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察提出了新的標準,傳統的課堂教學的弊端也已經顯露,因此在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把課堂的話語權還給學生,鼓勵學生對于課本方法提出自己不同的觀點,學生新奇可行的想法要予以鼓勵表揚,不可行的想法也要給學生講解清楚其中的道理,對其質疑和創新精神予以肯定。遇到學生難以理解的生物概念,教師可引導學生發散思維,聯系生活實際幫助理解[2]。如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在學習生態系統的各組成成分之間的聯系時,面對三個相似的抽象概念,“生產者”,“分解者”,“消費者”分別對應植物,微生物和動物的關系,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教師就可以代入身邊的角色,如書店,買書的顧客,和收購過期期刊的書販,也可以找三位學生上臺表演,加深學生對于這三個概念的理解和運用[2]。再比如說,學生在學習自然界中的四種生物關系時,如何直觀簡明的向學生闡明共生,寄生,競爭,捕食之間的聯系呢?教師不妨用身邊常見的角色代入,但不要把簡單的概念復雜化,例如共生,可以代入常見的寄居蟹和海螺,捕食就用貓和老鼠幫助學生理解,最后還可以設置一個具體的情景,如動物園或大草原上的動物,通過詢問學生各種動物之間的關系,考察學生對各個概念的理解。
四、多媒體實驗教學,激發學生思維熱情
現代科技的迅猛發展極大的便利了教師的課堂教學,這也意味著傳統的單純依靠板書和教師口述課堂模式的終結,多媒體教學設備的普及為課堂多樣化教學和高效化學習提供了便利。依托現代教學媒體,教師可以用更加多元化的方式激發學生的思維創新熱情。一段動聽的音樂或有趣的視頻,或者是更加精細直觀的生物結構圖,也可以是讓學生親自動手觀察的一場小實驗。就以顯微鏡的使用步驟和洋蔥表皮細胞結構為例,學生在動手觀察洋蔥表皮細胞的過程中,理解并學會了顯微鏡的使用方法也知道了植物細胞的組成結構。更重要的是,學生在自主實驗觀察中體會到了生物學習的樂趣,從而激發出學習興趣,在了解課本知識的基礎上探求更多生物奧妙,對于他們將來的學習和成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結束語
總之,初中生物教師應當結合當代社會發展的潮流,順應教學變革趨勢,積極調整教學策略,改變“啞巴課堂”的傳統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創新心態,積極營造創新氛圍,讓學生敢想敢說敢做,不僅有創新性的點子,還有付諸實踐的勇氣,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特性,促進學生的全方位多層次發展。不僅讓學生擁有創新的頭腦,順利完成學業,更要讓教導出的每一個學生走向社會時都能承擔起社會所需要的角色,迎接挫折和考驗,聰明靈活的應對生活和工作的挑戰。
【參考文獻】
[1]陳雪梅.初中生物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探析[J].教育,2016(9):00232.
[2]齊元鎮.淺析初中生物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7(13):49.
(作者單位:蘇州市吳江區實驗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