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紅娟
摘 要:高中化學內容繁雜,需要記憶的知識點很多,且高中是學生讀書生涯中最為重要的階段,高中化學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教學模式,為的是讓學生更加輕松與高效地學習化學知識,提升學科素養。文章對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模式創新與實踐進行分析,旨在為提高高中化學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提供幫助和借鑒。
關鍵詞:高中化學;模式;創新;實踐;教學效率;教學質量;學科素養
中圖分類號:G633.8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26-0062-02
高中化學具有知識零散,需要記憶的知識點多,有些方程式的書寫具有一定難度等特點。很多學生學習高中化學時,會產生一些困擾和畏難情緒。傳統的化學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因此,需要創新教育教學模式,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本文分析傳統高中化學教學模式的弊端,對高中化學教學模式的創新與實踐進行探討。
傳統的高中化學教學模式存在很多弊端,嚴重降低了教學質量與學生學習效率,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課堂教學死板,欠缺豐富性
教師在課堂授課時,通常過于死板,課堂互動較少,師生間缺乏有效的溝通和交流,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相脫離。例如,教師在講解實驗時,通常會只用多媒體向學生們展示實驗過程,而沒有讓學生們自己動手實驗,不具有真實性。教學內容與現實生活脫節,使學生們無法完全理解生硬的化學知識,只能靠死記硬背,教學效果差,學生學習起來也很吃力。
2.缺乏創造力
當下的教育模式一般以“雙基”教學為主,有些化學教師刻意模仿他人的教學模式,缺乏教學思維的創新。一些新的有成效的教學模式得不到普及,舊的教學模式無法及時被廢止,讓很多學生失去化學學習興趣,陷入對化學的抵觸中。
3.忽略學生的主體性
教學質量與學生考試分數不能畫等號,在新課改的背景下,不能讓學生的考試成績代替全部,而應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但是傳統的高中化學教學并未把學生的全面發展放在重要位置,而是一味地強調學生考試成績,缺乏教育教學的有效性,忽略學生的主體性,不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1.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是當前教育教學中的重要任務,教師應著重研究這一重要課題。教育部不斷要求創新教育模式,深化教育體制改革,教師應積極配合,不僅要重視學生文化知識的學習,更要重視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教師應努力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創新高中化學教學模式,提升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在教學中要最大化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這樣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課堂上,教師應創造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多與學生們溝通交流,形成呼應式教學,以避免教師一言堂、學生昏昏欲睡的情況發生。教師講課還應注意說話方式,可以運用網絡流行語言,用幽默風趣的語言拉近與學生們的距離,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教師要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探究欲望。鼓勵學生發現問題能夠激發學生學習動機,促進學生主動探索化學知識。在教學中,教師應始終把學生放在核心位置,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參與欲望強烈,才能樂于探索化學世界的奧秘,才能激發自己的創新思維。
2.創造輕松的課堂氛圍,讓學習變得民主
教師要創設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這樣才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才能高質量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教師如果一股腦地灌輸知識,或過于嚴肅,就會影響課堂教學質量。在民主的課堂環境里,教師與學生輕松互動,有利于學生全身心投入到對知識的學習中,能夠讓學生大膽地說出自己的看法。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一方面,能夠增加與其他同學溝通和交流的機會,學會理解、尊重他人,促使自己向著高素質的方向邁進;另一方面,能夠彌補自己的短板,學習他人思考問題的方法,提高自己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高中化學學習,互動交流是必不可少的,而平等的互動交流才能讓課堂教學達到最佳狀態。傳統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通常缺乏溝通,有時教師表現得過于嚴厲,導致學生害怕說錯話而不敢發表自己的觀點,這將極大地影響學生學習興趣與探索的積極性。因此,教師要營造輕松的課堂環境,鼓勵學生大膽發言,大膽質疑,多發現問題,多提出問題。教師應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尊重學生的自由表達,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不可過分約束學生,不要用自己的思維左右學生的思維,照著模板培養學生。教師應是學生化學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和合作者,應與學生始終處在平等的地位,真正實現教學相長。當學生提出問題時,教師應及時給予指導,并鼓勵學生自己解決,當學生自己無法解決時,教師再給出解答。尤其是學生出現錯誤時,教師要采取正確的教育方法,鼓勵學生敢于正視錯誤,勇于改正錯誤,不可一味地批評指責,以免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帶領學生動手實驗,增加學習趣味性
化學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科目,需要一定的動手能力。教師帶領學生進行豐富多彩的化學實驗,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還能幫助學生理解化學原理、記憶化學概念。化學實驗是化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要積極開展好實驗教學,帶領學生走進化學的世界,讓學生們感受化學的魅力。例如,在教學“氫氧化亞鐵沉淀”這一內容時,教師可帶領學生制備氫氧化亞鐵,讓學生們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這一知識,同時了解做化學實驗需要注意的細節,培養學生嚴謹認真的精神。再比如,在教學“原電池”這一內容時,教師也可帶領學生們進行實驗,要求學生一邊實驗一邊思考“指針為什么會偏轉”等一系列問題。學生們要根據所學知識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思考和分析,有能力的學生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自己設計實驗。在實驗過程中,學生會進行反復思考,能夠掌握更多的化學知識,形成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有利于拓寬自己的化學思維,提高創新能力。再者,動手實驗可以讓學生感受到無窮的樂趣,加深學生對化學的喜愛程度,也可以轉變學生思維方式,促進學生充分發揮創造力。
4.鼓勵學生探究,提高學習效率
當下,高中化學課堂教學大都利用多媒體,目的是使教學更加生動有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在利用多媒體教學時,應注意鼓勵學生自主探究,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例如,在教學“烴”這部分知識時,教師可提前準備豐富的PPT材料,課堂上,利用多媒體展示這部分內容,讓學生們大致了解烴的化學性質和特點。然后播放烴燃燒的相關視頻,讓學生了解烴的燃燒現象,加深記憶。教師可一邊播放視頻,一邊講解實驗現象,如播放甲烷燃燒的視頻時,教師應在一邊講解現象:甲烷燃燒產生明亮的藍色火焰,火焰上方生成水珠,帶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扣在火焰上方,澄清石灰水會變渾濁,說明生成的氣體為二氧化碳。教師講解后,讓學生與書上的實驗現象進行對照,以加深理解和記憶。播放乙烯燃燒的視頻時,教師可讓學生觀察實驗現象,比較烴燃燒和乙烯燃燒的化學現象有什么不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總之,化學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基礎課程,與日常生活聯系緊密,化學學習對學生成長具有重要意義和價值,對整體學習成績影響較大。化學教師一定要注重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創造輕松的課堂氛圍、讓學習變得民主,帶領學生動手實驗、增加學習趣味性,鼓勵學生探究、提高學習效率,促進高中化學教學質量整體提升,培養高素質的化學人才。
[1]王鴻雁.高中化學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J].華夏教師,2018(26).
[2]吳海生.高中化學教學模式創新初探[J].中學課程輔導,2018(12).
[3]陳錦成.高中化學教學模式創新的探索與實踐[J].中學課程輔導,2019(02).
[4]劉曉樂.從創新教育看高中化學教學新模式[J].江西教育,2014(27).
[5]王育林.高中化學高效課堂教學的打造[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4(10).
[6]姚冬松.如何打造高中化學高效課堂教學[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