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正豪
摘 要:學生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國家的教育方針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在學校教育中,教師都希望能把每一位學生培養成才。然而總會有些學生因為各種原因,學習成績上不去,成為后進生。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對他們的成長成才至關重要。文章結合教學實踐,對激發后進生學習興趣提高數學教學質量進行探討。
關鍵詞:學習興趣;后進生;教學質量;小學數學;全面發展;成長成才
中圖分類號:G621;G62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9)26-0092-02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是祖國的未來,祖國的興旺發達,繁榮富強,都系于少年。所以必須使每一個少年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得到全面發展,為其成長成才打下堅實基礎。學生的智力有高低,學習習慣有好差,學習能力參差不齊,這是客觀存在。教師的任務就是讓他們的學習成績在原有的基礎上都能得到提高,把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變成現實發展區。對學習成績差的學生,教師切不可以討厭他們,而要耐心地輔導他們,多多地關心他們,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幫助他們樹立人生理想,立志成才。要告訴他們后進是暫時的,是在一定的主客觀條件下形成的,只要改變學習的主客觀因素,就能提高學習成績,迎頭趕上。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只有提高后進生學習成績,才能提升班級的整體學習成績。著名的“水桶效應”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決定水桶盛水多少的不是水桶邊緣的那幾塊長板,而是水桶最短的那一塊木板,要提高水桶的盛水能力,最好的辦法就是補齊那塊短板。同樣的道理,要提高班級數學整體學習成績,激發后進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成績是唯一的途徑。
例如,筆者對后進生進行了耐心的輔導,幫助他們分析學習成績落后的原因,教給他們學習方法,后進生的數學成績有了顯著提高,并以優秀的成績考入了中學。教學實踐證明,在后進生轉化的工作中,學科教師要和班主任密切配合,了解后進生的詳細情況及表現,分析他們成績差的原因,尋找解決途徑,只有這樣,才能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
經過大量的調查研究,有一類后進生是因為家庭不和諧所導致的。這些學生或是父母離異,或是父母長期不和,他們在家庭中得不到溫暖;或父母常年外出打工,他們成為留守兒童,沒有安定的學習環境,缺少必要的家庭教育。此外,在社會或學校他們往往還會遭到人們的議論或歧視,因此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總是籠罩著一層陰影,缺乏堅強的意志、積極向上的情感和進取心,有的還沾染上社會上的不良習氣。
對這類學生要加強教育工作,取得家庭和社會的支持,使社會、家庭、學校教育同步,以抵制社會不良風氣的侵蝕,提高他們的思想認識。教師要經常進行家訪,要對他們“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給予關懷,給予鼓勵。通過家訪,教師要耐心地對家長講解家庭裂變和不和諧對孩子心理上的影響,要讓他們知道心理異常,會造成孩子對學習的冷漠和厭煩,個性孤僻。家長對孩子的態度,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情緒、心理和學習狀態,因此,家庭環境非常重要,家庭教育非常重要。實踐證明,多數家長能聽取老師的意見。例如,D同學因父母不和而思想情緒低落,學習成績急劇下滑。教師了解到這種情況后,與其父母多次交談,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其父母也認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改變了各自的態度,和諧相處。教師的親切關懷、引導,以及家庭環境的改變,為學生情感、意志的自我培養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從而激發了學生學習積極性,最后他以95分(數學)的成績考入中學,為此家長十分感謝老師。但也有個別家長,不聽教師的勸告。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在班上號召學生伸出友誼之手,積極主動地幫助這些后進生,使他們感到溫暖,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他們在較短的時間由后進生轉變為中等生或優等生。
在班級的后進生中,還有一類生性好動,想象力豐富,自制力極差,不但自己不安心學習,還影響別的同學學習。這類學生不是智力的原因,主要是學習習慣的問題。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對癥下藥”,著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例如,在教學“分數的認識”這一小節內容時,教師用直觀圖形讓學生認識“單位1”,結果發現這類學生比有些優等生接受得還快,可見他們的智力并不低。針對這類學生的特點,教師可從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入手,經常在課余時間找他們看一些趣味數學書,讓他們動手動腦,以開發他們的智力,提高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如在引導學生觀察一個正方形有四個角,當去掉一個角后,還剩下幾個角時,教師可讓學生自己在實際操作中得到感性認識,并用數學語言概括出來,逐漸形成理性認識。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和練習,他們能比較認真地學習,綜合素質也得到較大提高。但這類學生的反復性較大,情緒不穩定,因此,教師要堅持不懈地觀察他們的日常活動,對不正當的活動和游戲要及時制止,把他們的注意力引導到學習上來,引導到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上來。
在后進生中,還有一類是智力發展較慢的學生。每個人的智力發展水平是不一樣的,有的學生是“早慧”,有的學生則是“大器晚成”。一些智力發展較慢的學生,雖然規規矩矩上課,但成績不理想。因此,他們有很強的自卑感,對學習信心不足。對這樣的學生,教師可采用“滴水成河”的方法引導他們。例如,一道應用題有多種解法,對優等生來說,只需舉一則可反三,而對這些學生則要分步引導。如在教學按比例分配的應用題時,有這樣一道應用題:一個長方形水池周長320米,長和寬的比是5:3,這個水池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求水池的長和寬有幾種解法,教師先引導他們分析長、寬與周長之間的關系,然后讓他們按照例題的解法求出長和寬。

這樣,就能逐步打開這些學生的思路,使他們的解題能力逐步得到提高。教師只要堅持不懈地加以引導,這類學生成為中等生是沒有問題的。此外,教師可專門為基礎差的學生補習低年級的數學知識,以夯實他們的數學基礎。教師還可采取家庭、同學、老師合作的方式,營造數學學習氛圍,提高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使他們由厭學,轉變為主動、熱心地學。教師只要做到因材施教,就能不斷提高教學成績。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后進生的存在是難免的,這是因為學生的智力有高低,學習習慣有好差,學習能力參差不齊。此外,還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原因。教師的任務就是讓他們的學習成績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提高,把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變成現實發展區。教師要耐心地輔導后進生,多多地關心他們,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幫助他們樹立人生理想,讓他們立志成才;要構建和諧家庭環境、提高學生數學成績,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因材施教、不斷提高學生教學成績,為學生成長成才打下堅實基礎。
[1]袁瑤.興味盎然,打造小學數學活力課堂[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19).
[2]孫路弘.兒童智力發展系列:爸爸教的數學[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7.
[3]趙小吉.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后進生的轉化[J].甘肅教育,2017(22).
[4]蔣愛華.農村初中數學后進生轉化的個案研究[J].數學之友,2016(03).
[5]王長城.再談數學教學中后進生的轉化[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4(16).
[6]劉影,艾紅妹.數學后進生轉化的措施探究[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14(02).
[7]馬麗嬌.淺談農村小學留守兒童數學學習后進生的轉化[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3(20).
[8]陳大貴.淺談小學數學后進生轉化的幾點措施[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