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曉媛
【摘 要】本文針對通信原理課程教學中存在的教學模式陳舊、教學資源不足、師資力量有待提升的問題,闡述“互聯網+”環境下通信原理課程教學改革的方向,并提出“互聯網+”環境下通信原理課程教學改革應“線下”“線上”相結合采取教育手段:“線下”根據課程內容完善教育體系,完善通信原理課程教學過程,完善教學評估系統,開展校企的聯合;“線上”注重線上課程的推廣以及線上學習目標和線上考核方式的設置。
【關鍵詞】“互聯網+”? 教學改革? 通信原理課程教學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05C-0059-02
通信原理課程是通信、電子、信息等專業的主修課程之一,它較為系統地闡述了通信系統網絡的基礎概念、原理、框架以及分析方法,將為后續學習的課程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整個通信專業的學習過程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但是該課程實踐性和理論性非常強,且所包含的內容豐富,知識點新概念較多,模型抽象、原理較為復雜不易掌握,而且對于數學的基礎及應用要求較高。這更加加大了學生學習這門課程的困難程度,使其在學習過程中感到枯燥難懂、抓不住重點、難理解、學習吃力等,從而容易對課程學習失去興趣,產生畏難心理。本文試分析通信原理課程教學現狀,提出“互聯網+”環境下課程教學改革措施,以激發學生對通信原理課程的學習興趣,增強課程教學的實效性。
一、通信原理課程教學現狀
(一)通信原理課程教學模式陳舊。當前很多高職院校通信原理課程教學仍采用傳統教學模式,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沒有得到充分尊重,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也不能夠得到充分發揮。在教學方式上,很多教師仍舊采用“填鴨式”教學,這不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反而容易導致通信原理課程教學效率低下,無法保證課程教學質量和水平。
(二)通信原理課程教學資源不足。很多高職院校對通信原理課程不夠重視,對通信原理課程的資金投入也不足,導致通信原理課程的教學工具相對陳舊。由于實驗器材的更換方面不能做到及時更新,更受到實驗的條件限制,例如高頻率電路、信號系統、高等數學、概率論等一些先導課程的支持不足,許多學生前期學習的基本功不夠扎實。這很大程度上會影響該門課程的學習與教學,導致學生無法了解與掌握這門課程的重點。
(三)通信原理課程的師資力量有待提升。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通信原理課程師資力量并沒有得到很大程度提高,這就導致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教學效率低下。在通信原理課程教學模式沒有得到改革的情況下,教師教學水平也一直停滯不前,這導致學生對通信原理課程逐漸喪失學習的興趣。很多通信原理教師教學思想跟不上時代發展的需要,不能及時獲取通信原理課程的新知識,導致學生學習的內容相對落后、枯燥,這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通信原理課程教學質量和水平的提升。
二、“互聯網+”環境下通信原理課程教學改革的方向
“互聯網+”環境下,在教育部門進行改革教育工程的同時,我國的教育工作者對于教學模式的創新與研究實踐也正在付諸行動,現階段創新性教育模式不斷涌起,例如慕課的翻轉課堂、CDIO的教學模式等一些教學模式深受追捧。慕課的教學資源共享平臺,能夠幫助偏遠地區解決教學資源問題。通過慕課平臺,一些較為偏遠的地區依然可以享受到優質的教學資源,從而極大地促進教學資源的公平性,解決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問題。目前我國運行的在線慕課平臺有很多,譬如網易云與愛課程聯合合作的中國大學MOOC的教學平臺、清華大學的學堂在線、北京慕課科技中心慕課網等一系列在線課程,包含小學、中學、大學甚至研究生等各個階層的課程。慕課平臺學習是一個在線的自主學習過程,學生通過在線的自主討論與習題的練習來鞏固和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成為整個學習過程中的核心人物。CDIO教學模式是適合工科教學的一種創新性教學模式,包含構思、設計、實施、運行的四部曲。這一教學模式通過安排布置具體的任務流程,加強學生的操作實踐能力,尤其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深入掌握理論知識,繼而又能再將它應用到實際生活中。這樣往往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自主能動性與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學習熱情,加強團隊主義精神。
當然,值得注意的是,在諸多的學習模式中,單憑“線上”的教育還是有所缺陷,效率更高的往往是“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線上”“線下”的結合,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頗有奇效”,還能進行高質量的教學評估,幫助教師找到并修正教學中的“盲點”。
三、“互聯網+”環境下通信原理課程教學改革措施
針對通信原理課程教學現狀,“互聯網+”環境下進行教學改革,可“線下”“線上”兩方面相結合采取教育手段。
(一)線下教育手段。具體如下:
1.根據課程內容完善教育體系。應根據通信原理課程需求組織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實現教、學、做三者的有機結合,實現“教中學”“學中做”“做中學”,有效凸顯課程教學各模塊之間的獨立性與相關性。以通信系統的連貫性為根本要素,精選通信的知識模塊,尤其在授課過程中,以信號作為主導線,找出通信系統中的典型模塊,再開展相應的知識分析與方法解析,讓學生通過模塊學習掌握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同時,應重視組織學生去相關企業參觀學習,發揮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作用,使其在企業文化學習過程中盡快找準定位,明確學習目標,繼而能夠圍繞學習目標進行針對性學習。
2.完善通信原理課程教學過程。在學習通信原理課程的整個過程中,需要加強教師對通信原理課程的引導和監督,確保通信原理課程的教學效率。通信原理課程教學的第一步,需要教師對數學公式進行基本的講解,然后對數學公式的學習目的、應用情況進行相關介紹,在學習數學公式的過程中還需要借助物理實驗對公式進行詳細的解說,幫助學生初步了解數學公式的物理意義,有利于在課程初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通信原理課程的教學效率。在掌握了基本的數學公式和原理之后,需要構建系統性的框架,構建完整的數學模型,推動學生對通信原理教學內容的理解。在通信原理課程的教學過程中,不能忽視課后總結環節,在最后的總結過程中需要教師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進行總結和糾正,然后總結學習經驗,避免學生走彎路,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要在通信原理課程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做出系統性的總結,讓學生自行總結出本次模塊學習過程中的收獲與過程操作中的不足,再加以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