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迅
【摘 要】本文針對當前我國高校統戰宣傳工作中宣傳途徑單一、宣傳內容陳舊、宣傳方式交互性不強、宣傳工作影響力較弱等問題,分析新媒體時代加強高校統戰宣傳工作的必要性,提出新媒體時代加強高校統戰宣傳工作的創新舉措:建立大統戰的工作格局,形成高校統戰宣傳工作的合力;加強統戰理論研究,把準高校統戰宣傳工作的方向;加強新媒體的應用,搭建高校統戰宣傳工作的新平臺;加強隊伍建設,提升高校統戰宣傳隊伍專業素質;加強溝通交流,強化高校統戰工作的同心思想。
【關鍵詞】新媒體? 高校統戰? 宣傳工作? 創新路徑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05C-0100-03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高度重視傳播手段建設和創新,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加強互聯網內容建設,建立網絡綜合治理體系,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信息的傳播更為方便快捷、交互性更強,如何適應新媒體時代帶來的變化,科學研判新媒體時代高校統戰宣傳工作所面臨的嚴峻形勢,主動轉變觀念,調整工作思路和方法,這是新時代高校統戰宣傳工作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當前我國高校統戰宣傳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長期以來,我們黨都高度重視統戰工作,但隨著新形勢的發展,統戰工作面臨的對象也越來越多樣化,統戰形勢也日趨復雜。目前來看,我國高校在統戰宣傳工作中還存在著一些與新形勢下的新要求不相匹配、急需改進的現實問題。
(一)統戰宣傳途徑單一。在新媒體時代,信息海量化、傳播快捷,方式靈活多樣。但有些高校在開展統戰宣傳工作時依舊采用開座談會、講座、發放宣傳單等傳統的方式,這些宣傳途徑效率較低且缺乏吸引力,已經無法滿足新時代受眾對信息的需求。
(二)統戰宣傳內容陳舊。新媒體時代的信息傳播方式相較傳統媒體有了巨大的改變,也給人們的工作、學習、生活帶來了很多新的變化。而有些高校的統戰宣傳依舊采用老套的、標語化的、僵硬的宣傳內容,毫無新意,無法提升對受眾的吸引力和探索欲望,也使得高校統戰宣傳工作的受關注度越來越低。
(三)統戰宣傳方式交互性不強。新媒體時代信息的傳播具有交互性強、去中心化的特點,但有些高校不能及時地轉變觀念,對新時代統戰宣傳工作的傳播模式缺乏正確的認識,簡單地采用行政化的方式開展統戰宣傳工作,沒有考慮到受眾的需求,也不能及時地接收到受眾的反饋,信息發布者與受眾之間缺乏溝通與交流,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高校統戰宣傳工作的實效性。
(四)統戰宣傳工作影響力較弱。從目前情況來看,高校統戰宣傳的引導力、傳播力、影響力還比較弱,統戰工作的公眾知曉率、認同度還不高。從社會層面上來看,公眾對統戰工作了解不多,甚至還存在種種誤解,我們的統戰宣傳工作,離建立大統戰工作格局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
二、新媒體時代加強高校統戰宣傳工作的必要性
(一)加強高校統戰宣傳工作是新時代做好統戰工作的堅實保障。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鞏固和發展愛國統一戰線。統一戰線是我們黨的事業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必須長期堅持。而統戰宣傳工作為統一戰線永葆活力、發揮積極作用提供了堅實的保障。在新媒體時代,互聯網已經成為意識形態斗爭的前沿陣地,甚至有西方媒體叫囂“要用互聯網崩塌中國的長城”。在這樣的形勢下,高校的統戰工作必須堅決與黨中央保持一致,適應新形勢下的新要求,積極探索新媒體時代高校統戰宣傳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充分利用新媒體信息傳播的海量性、及時性、開放性等特點,因勢利導,將統戰宣傳工作與新媒體技術有機地融合,不斷創新統戰宣傳工作方式方法,積極弘揚主旋律,傳遞正能量。
(二)加強高校統戰宣傳工作是新時代做好統戰工作的時代要求。做好高校的統戰宣傳工作,能夠團結人心、凝聚人力、提升人氣,促進高校的穩定和諧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對統戰工作提出了新思路、新要求、新舉措、新任務和新目標,這些都需要統戰工作者加大宣傳、深入學習、理解并貫徹落實,許多新的實踐成果和工作經驗也需要學習和宣傳推廣。高校的統戰工作者只有充分發揮新媒體技術的優勢,才能便捷、快速、有效的傳播新時代黨的最新統戰理論和實踐成果,加強統戰對象的政治認同感;才能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畫出最大的同心圓。
(三)加強高校統戰宣傳工作是新時代提高統戰工作影響力的迫切要求。在新媒體時代,手機、平板等智能終端已經深深地融入了人們的生活,微信、QQ、微博等新媒體工具也成為人們了解世界、接受信息、傳播信息的主流手段,新媒體平臺也成為意識形態工作的主流陣地。在這樣的新形勢下,高校統戰宣傳工作要緊隨時代的步伐,及時轉變觀念,充分運用新媒體的優勢,打造高校統戰宣傳工作的新陣地,擴大統戰工作的影響力。
三、新媒體給高校統戰宣傳工作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一)新媒體給高校統戰宣傳工作帶來的機遇。具體如下:
1.增強了高校統戰宣傳工作的吸引力。一方面,新媒體信息傳播具有“交互性強”的特點,信息的傳播者和受眾之間可以快速便捷地進行交流,加大了統戰工作者和統戰對象之間溝通的力度,增強了統戰宣傳工作的實際效果。另一方面,新媒體信息載體形式多樣,新穎、生動有趣,統戰工作者可以利用新媒體平臺向統戰對象傳遞各種直觀、形象、生動的信息,用輕松、愉快的方式,激發統戰對象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增強統戰宣傳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2.拓寬了高校統戰宣傳工作的空間。一方面,新媒體信息傳播不受時間與空間上的限制,利用新媒體,統戰宣傳工作突破了固定時間、固定地點的約束,可以利用一些“碎片化”的時間隨時隨地開展統戰宣傳工作。另一方面,新媒體信息的傳播更為自由,有利于相互溝通。在虛擬的網絡空間里,統戰工作者與統戰對象雙方沒有面對面交流所產生的尷尬,在一個相對自由的空間里發表見解,更加隨意自然,也有利于雙方心理隔閡的消除和安全感的建立,從而提高了統戰對象的參與度與積極性,拓寬了高校統戰宣傳工作的空間。
3.擴大了高校統戰宣傳工作的覆蓋面。一方面,新媒體信息傳播快速便捷,傳播面廣,交互性強,加強了統戰工作者和統戰對象之間的交流,擴大了統戰宣傳工作的受眾面。另一方面,在新媒體中活躍的各種群體組織,它們的區域性和覆蓋面往往比一般的傳統組織更大、更廣,組織成本低、效率高、影響面大,通過加強與新媒體平臺中的這些群體組織的溝通聯系,能夠擴大統戰宣傳工作的覆蓋面,更為有效地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增強統戰工作的同心力和滲透力。
(二)新媒體給高校統戰宣傳工作帶來的挑戰。具體如下:
1.對高校統戰宣傳工作的主導作用提出挑戰。一方面,隨著高校各種國際交流項目的大力推進,高校教師到國外進行留學、訪學、進修的機會也越來越多,高校中留學歸國人員的數量也迅速地增長,這些人員通常也會呈現出價值多元化、思想復雜化的特點。另一方面,由于新媒體信息傳播快速便捷、自由開放的特點,高校教師與西方各種文化思潮的交流愈發的頻繁,一些西方的文化思想、價值取向很容易在高校中形成擴散,也容易引發中西文化和意識形態方面的交匯與沖突,對高校統戰宣傳工作的主導作用形成了挑戰。
2.對高校統戰宣傳工作方式提出挑戰。高校傳統的統戰宣傳工作大多通過會議、文件、廣播、電視等方式來進行,信息載體比較單一,內容比較枯燥,而且信息傳播有非常明顯的單向化的特征,信息發布者和信息接受者的角色也非常分明,統戰對象對信息的接受沒有自主權。而在新媒體時代,信息的傳遞可以實現圖、文、聲、像的多重疊加,內容靈活多樣、生動有趣,給受眾帶來多重的感官刺激,有較強的吸引力,宣傳效果大大增強。同時,由于新媒體信息傳遞“去中心化”和“交互性強”的特征,每一個人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時也是信息的發布者,有些還會成為網絡上的“大咖”“大V”或者網絡意見領袖。另外,新媒體還能實現信息精準投送和及時反饋,極大增強了宣傳的效果。這些都對高校統戰工作傳統的宣傳方式提出了挑戰。
3.對高校統戰宣傳工作隊伍的素質提出挑戰。首先,部分高校對“大統戰”的內涵尚未理解透徹。學校各部門對“大統戰”的工作格局沒有形成共識,依舊存在各自為政的現象,統戰宣傳工作隊伍無法形成合力。其次,統戰宣傳工作隊伍建設亟待加強。目前很多高校并沒有建立專職的統戰宣傳隊伍,統戰宣傳工作主要由黨辦或宣傳科的人員在兼做,有些高校還從院(系)中抽調部分老師來兼任統戰宣傳工作,但由于行政人員或教師日常事務都較為繁雜,分不出較多的時間和精力來處理統戰宣傳的工作,部分人員由于專業背景和工作崗位的限制,對統戰宣傳工作的理解和執行也不到位,導致統戰宣傳工作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所以在當前統戰工作形勢日趨復雜的背景下,如何建立一支既有較高的統戰專業素質,又能熟練應用新媒體技術的統戰宣傳工作隊伍,對于提高高校統戰工作質量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四、新媒體時代加強高校統戰宣傳工作的創新舉措
(一)建立大統戰的工作格局,形成高校統戰宣傳工作的合力。高校要提升統戰宣傳工作的實效,僅靠統戰部門的幾位同志,僅靠傳統的宣傳方式和宣傳手段,影響力和宣傳效果都是遠遠不夠的。首先,要建立統戰工作聯動機制。高校的統戰工作要堅持黨委統一領導,統戰部牽頭,全員重視,各相關部門協調配合、各負其責,構建全校齊心協力、齊抓共管的大統戰工作格局。其次,要整合有效資源。高校要結合自身的特點,整合校內媒體資源,把傳統媒體和新媒體有機結合起來,實現優勢互補,形成統戰宣傳工作的整體合力。
(二)加強統戰理論研究,把準高校統戰宣傳工作的方向。推動統戰工作創新發展離不開統戰理論政策研究,加強統戰理論政策研究,既是鞏固壯大統一戰線的客觀需要,也是推動統戰建設的根本前提。高校的統戰宣傳工作,必須有清晰的理論支撐作為指導,才能明確工作的方向,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在新媒體環境下,高校統戰宣傳工作是一場意識形態斗爭的“網絡輿論戰”,高校想要取得這場戰爭的主動權,就要發揮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各自的優勢,既要對一些重要理論進行研究分析,也要對具體政策進行解讀;既要有理論的指導,也要有具體實施的對策。這樣才能明辨是非,才能為高校統戰宣傳工作把準方向。
(三)加強新媒體的應用,搭建高校統戰宣傳工作的新平臺。首先,建設和完善高校統戰宣傳工作網站。高校可以建設“統戰之窗”“統一戰線網”等統戰宣傳網站,打造堅實的網上戰斗堡壘。依托官方網站,開展統戰工作的網絡宣傳,發揮官方網站弘揚時代主旋律、實施正面輿論引導等方面的積極作用,提升高校統戰工作的使命感和緊迫感。其次,建立高校統戰宣傳工作的微信公眾號。比如高校可以建立“微語統戰”的公眾號,開設同心同行、留言板、建言獻策、心愿墻等專欄,搭建統戰工作者與統戰對象之間友好且有效的溝通渠道,對輿情動態做好正向的引導。
(四)加強隊伍建設,提升高校統戰宣傳隊伍專業素質。具體如下:
1.提高高校統戰宣傳工作隊伍的媒介素養。我們身處一個信息洪流的時代,有時候過濾信息的能力比收集信息的能力更為重要。由于新媒體具有開放性、虛擬性的特征,人們每天都能通過新媒體接觸到海量的信息,其中難免會有一些不良或虛假的信息,如果不加以辨別,對所有的信息全盤接收,就很容易受到一些不良思潮的影響,引發一些負面事件。所以高校要對統戰工作隊伍進行媒介素養教育,使統戰工作者能夠主動地對繁雜的信息進行篩選和過濾,避免一些不良文化、錯誤思潮的負面影響,提高統戰宣傳工作的效果。
2.提升高校統戰宣傳工作隊伍的專業能力。高校的統戰工作面臨的形勢日趨復雜,對統戰工作者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目前多數高校的統戰宣傳工作者多為兼職人員,專業人士較為缺乏,因此,高校要加大統戰宣傳工作隊伍的建設力度。一方面要定期安排統戰宣傳工作人員參與培訓,從政治理論、方針政策、文化素養、突發事件應對等多方面為統戰工作人員提供專業的培訓,提高統戰宣傳隊伍的業務水平。另一方面,要積極引進一些專業的統戰宣傳工作人員,為統戰工作隊伍注入新的活力,轉變觀念,創新思路,改善整個統戰宣傳工作隊伍的專業結構與綜合素質。另外,特別要加強對統戰宣傳工作隊伍新媒體應用能力的培養,從新媒體的特征和優勢、具體的使用技巧以及運行管理等方面加強理論教育和實踐培訓,打造一支優秀的新媒體應用型宣傳隊伍。
(五)加強溝通交流,強化高校統戰工作的同心思想。在新媒體時代,由于新媒體信息傳遞“去中心化”的特點,統戰宣傳工作者在統戰工作中的主導地位也逐漸被弱化。統戰工作者與統戰對象之間的交互性越來越強,統戰對象獲取信息的渠道也越來越多,對統戰工作者的依賴性越來越弱。統戰對象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同時也是信息的發布者,同樣也會潛移默化地對統戰工作者產生影響。在這樣的新形勢下,高校應該建立信息反饋機制,加強與統戰對象的交流,關注統戰對象反饋的信息,了解統戰對象的需求,及時掌握統戰對象的思想動態。比如高校可以組建黨外知識分子、留學歸國教師等微信群、QQ群,定期或不定期地組織開展主題討論,針對學校發展規劃、和諧校園文化的建設、教師的職業生涯規劃等不同的主題進行商議,傾聽大家的反饋,收集大家的建議,對反饋的一些問題盡快地加以解決。這樣才能提高統戰對象對統戰工作者的信任度和政治認同感,提高統戰對象參與統戰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實現統戰工作的理想共識、道路認同、目標同向、行動同一,促進和諧社會的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溫艷華.新媒體環境下高校統戰宣傳工作探析[J].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1)
[2]錢英偉.高校統戰工作宣傳體系及運行機制建設探析[J].遼寧經濟,2017(3)
[3]王娟,李凡,李英.構建高校統戰宣傳工作新模式對策研究[J].黑龍江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7(1)
[4]周宇頌,張銘化.利用網絡加強高校統戰宣傳工作[J].辦公室業務,2017(8)
[5]任洪強.新媒體視角下的高校統戰宣傳工作[J].教育教學論壇,2017(39)
[6]王娟,李凡,李英.新媒體視域下加強高校網絡統戰宣傳工作探析[J].黑龍江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8(1)
[7]齊立石.新媒體時代高校宣傳統戰工作方式探討[J].黑河學刊,2018(3)
【基金項目】2018年廣西高校統戰理論政策研究立項課題“新媒體視域下高校統戰宣傳工作創新路徑研究”(2018GXTZ022)
【作者簡介】吳 迅(1975— ),男,廣東汕頭人,廣西國際商務職業技術學院會計系副教授,研究方向:會計教學及黨建工作研究。
(責編 盧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