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紅杰 繆春瓊 張況

【摘 要】本文論述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思政教學改革,課程思政是探索“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相結合”的有效路徑,通過對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開展思政教育教學改革,將“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等思政教育內容與專業知識、技能教育內容結合起來,形成新的課程標準,明確課程思政教學過程的基本要求、呈現載體和效果評價等內容。
【關鍵詞】高職院校? 計算機應用基礎? 課程思政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05C-0081-03
高校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立德樹人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本質需求,立德是指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教育思想為指導,以德育為先,通過正面教育來引導、感化、激勵人。課程思政指以構建全員、全程、全課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將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的一種綜合教育理念。德育是一個整體不可分割的過程,是實現知識傳授和價值引領的有效結合,從而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抓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陣地建設,關鍵是要抓住課程這個主陣地,用好教學這個主渠道。以專業技能知識為載體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遠比純粹的思政課更有說服力和感染力,可以最大限度發揮課題主渠道功能,扭轉專業課程重教學、輕育人的情況。根據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公共基礎課程屬性,研究如何挖掘該課程中的思政元素、如何使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思政素養與技能培養相融合、如何使該課程的思政素養教育與其它課程思政素養教育相統一,真正做到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融會貫通,成為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改革與探索的問題。
一、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簡介
計算機應用基礎是目前高職各專業的一門必修的公共基礎課程,其教學的質量直接關系到學生的信息化應用能力。基于高職高專培養應用型、技能型人才的特點,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重點培養學生計算機基本操作能力與實際應用能力,通過學習該課程,學生掌握計算機的基本知識和技能,能夠將計算機基本操作和有關應用軟件熟練應用于工作和生活中,并為進一步深入學習其他專業課程打下良好基礎。
根據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培養目標,通過行業專家對專業崗位職業能力的分析,確定課程的內容包括:計算機基礎知識、使用WINDOWS操作系統、使用WORD制作文檔、使用EXCEL制作電子表格、使用POWERPOINT制作演示文稿、局域網和Internet應用等六個模塊。
二、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中的思政教育改革探索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是一門公共基礎課程,課程涉及的內容具有點多、面廣、概念繁雜、知識分散、實踐性強等特點。課程中蘊含著豐富多彩的思政教育題材與資源,為了規范課程的課程思政教育,使本課程的課程思政教育與其它課程的思政教育、思政課程的思政教育形成同心同向的思政教育體系,根據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特征與目標,明確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思政教育內容與專業技能培養的切入融合點,從而形成思政教育與技能教育相統一、德育目標與能力目標相融合、知識體系與素養體系相融通的三位一體的課程體系。
(一)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思政的基本要求
由于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開設專業和班級多,所需授課教師人數多,為了使授課中價值塑造、能力培養、知識傳授目標一致,又能突顯各授課教師特長和專長,經行業專家討論,確定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職業素質目標是培養學生具有“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基本職業道德準則,課程確定“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為本門課程思政的基本內容,圍繞課程中涉及“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知識技能點挖掘出思政元素,達到“價值引領”和“立德樹人”效果,做到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融會貫通。表1為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中的思政教育資源,是授課教師在課程教學中可以挖掘出的思政內容。
(二)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思政呈現載體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可以根據授課班級所在專業和學情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授課方法,目前高職院校常采用的課堂組織方式有理實一體法、任務驅動法、項目導向法等,在課堂教授過程中不僅傳授專業知識技能,而且必須適時將課程思政中要求的價值導向巧妙貫穿其中,形成授業、傳道、解惑的全過程。教師在講授課程中,如何將“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價值觀傳授給學生,成為本課程思政實施效果的關鍵,根據課程專業知識技能授業特點,將知識技能授業過程中可挖掘出具有“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內容的特點歸納如下:
愛國:課程教授過程中以發展狀況、取得成就、具有獨特性的行業規范和要求等內容為載體,可引申出愛國情懷、四個自信、民族自豪感等愛國教育。
敬業:課程教授過程中以崗位技能要求、崗位工作環境、崗位工作風險、崗位安全要求等內容為載體,可引申出忠于職守的事業精神、熱愛本職工作、敬畏崗位等敬業教育。
誠信:課程教授過程中以套用標準規范、計量計價、數據處理、參數計算等內容為載體,可引申出對待任何事都必須尊重事實、實事求是、不弄虛作假、不說大話空話假話、一諾千金、講信用等誠信教育。
友善:課程教授過程中以工序協調、團結合作等內容為載體,可引申出與他人和諧相處,做到“能幫就幫”的友善教育。
(三)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思政實施效果評價
為了檢驗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實施效果是否達到設計的教學目標、是否達到入腦入心的效果、是否能夠影響學生日常言行舉止等,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思政教學改革中,將評價與課程思政相融合,評價既是課程思政教學效果的表現,也是課程思政教學的組成部分。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根據本課程教學采用項目成果導向教學方法,設計了課程思政教學效果評價方法,具體如下:
誠信承諾書。課程采用項目成果導向教學,學生學習以項目為導向,開展“識別→認知→分析→理解→掌握→創新”專業知識技能學習,學習的考核分為短視頻制作作品、筆試、機試考核等內容,在學生參與各種考核過程中要求學生自己撰寫和簽名誠信承諾書,如在筆試試卷頭要簽署誠信考生承諾書、上交短視頻作品要求在片頭出現誠信承諾聲明、在實訓室考核前要學生自己簽訂誠信承諾書。通過學生自己撰寫和簽名誠信承諾書與考核過程中出現的非誠信情況比例來評價課程思政中的誠信教育情況。
作品成果。作品成果主要指短視頻作品。作品成果涉及整個課程的全部內容,在制作過程可以體現學生“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素質水平,短視頻作品如能與國家成就相結合,并在視頻中體現一種濃濃情懷,說明作品制作團隊或個人已具有強烈的愛國情操,課程思政的愛國教育效果顯著;短視頻作品制作的質量可以體現作品制作團隊的敬業和友善情況。
考核過程和態度。通過在筆試、機試等考核過程中設計考查點來評價課程思政教學中“敬業、誠信、友善”教學效果,同時也可以從考核過程中學生的認真度、團隊合作情況、答題效果來反映課程思政教學中“敬業、誠信、友善”教學效果。
三、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思政實施案例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涉及的專業知識技能點多,知識技能繁雜,課程內容中蘊藏著思政教育資源,課程思政教學廣度、深度、厚度極為豐富,如能較好地將專業知識技能與課程思政素質融合,課堂授課將變得活躍。為了示范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中蘊藏著豐富的思政教育題材資源,現在提取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中的“局域網與Internet”小節內容來分析示范專業知識技能點中可挖掘出的思政元素。
“計算機網絡”本節主要專業知識技能點是網絡結構設計三要素,課堂采用項目成果導向法。課堂開始先利用視頻直接接入校內網絡布置教學工程中典型局域網形式,詢問學生局域網組成類別,學生認真觀看,分組回答,引出局域網設計的局域網拓樸結構、接入方式、組成介質三要素等知識點。接著安排學生看某企業提供的某商場網絡設計圖紙中的主干網、工作區子網、管理間子網設計要求,講授主干網設計時就引入可以通過路由器接入INTERNET設計要求,由于通過主干網的信息量大,所以需要很大的信息承載力和較大的帶寬,光纜帶寬大,通過的信息量大,因此需要采用最優線纜,這里可以要求學生在今后設計中,不要違反設計要求,并舉例說明(展現圖片)某公司違反設計要求,設計的單位網絡在運行中發生主干網無法訪問的事故,導致該單位行政辦公全面癱瘓。從上述事件中引申出誠信教育,要求同學們今后要實事求是、按規辦事,杜絕工作中的違規操作,同時也要說明誠信是實事求是、不弄虛作假、不說大話空話假話、不違反規范標準等。
講授工作區子網時先讓學生討論回答工作區使用的連接器(交換機)如何選擇,哪種接口能接收所有(下轉第117頁)(上接第82頁)低頻信號以及高速數據網絡信息和數碼聲頻信號。基于經濟方面的考慮和現實情況的影響,選擇水平系統采用的線纜、配線架及信息插座等,如果不按實際情況選擇連接器和線纜,會增加設備的負擔,容易引發設備崩潰網絡中斷的情況。從該案例中引申出日常工作和生活必須要實事求是、不弄虛作假等誠信教育元素。講授垂直干線子系統時,引用案例傳授線纜、材質等知識,從網絡安全和信息化,討論網絡強國戰略思想,從而引申出“網信事業代表著新的生產力、新的發展方向”,“信息化為中華民族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的網絡新的發展觀,告知學生信息革命及其引起的產業變革與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形成歷史性交匯,網絡強國思想的形成,為推進網絡強國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行動指南。互聯網深刻改變著全球經濟格局、利益格局、安全格局,推進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變革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通過專業知識技能分析,不僅引申出“網絡強國戰略思想”,而且也潛移默化地引入“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教育,從而有效完成了課程專業知識技能和思政教育的目標。
通過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思政教學的改革探索,挖掘課程專業知識技能中蘊藏的思政內容和課程教授過程中課程思政呈現的載體,從而實現課程專業知識技能目標與課程思政目標相融、相通的課程育人過程,最終推進高職院校三全育人工作。
【參考文獻】
[1]孟慶,楠鄭君.基于“課程思政”的高校課程轉化:價值、目標與路徑[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3)
[2]唐銀青,覃峰.“教學工場”在職業教育專業人才培養中的應用[J].廣西教育,2018(3)
【基金項目】2015年度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立項項目“高職《辦公軟件應用》微課學習資源的設計開發與應用研究”(GXGZJG2015B217);2015年度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立項項目“高職公選課混合學習模式下的教學管理研究與實踐”(GXGZJG2015A042)
【作者簡介】賈紅杰(1979— ),女,河南許昌人,碩士,廣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信息管理,教學管理。
(責編 丁 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