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偉

【摘 要】本文論述創新創業教育下高職會計專業教育融合的“SMR”實踐教學模式,分析當前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和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相融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其產生的原因,提出以“SMR”實踐教學模式為突破口,提高會計專業學生的實操能力,提高高職教師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動力,提高會計專業教師實踐能力,開拓會計專業教師創新創業網絡平臺等對策,推動會計實踐課程改革。
【關鍵詞】創新創業? 高職院校? SMR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05C-0156-03
廣西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在推動產業優化升級上下功夫,要在提高創新能力上下功夫。高職院校要緊跟國家創新創業政策導向,通過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培養應用型人才,才能促進區域經濟快速、健康發展。通過重新審視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實踐教學環節存在的問題,以“SMR”實踐教學模式為突破口,探尋如何通過改革來適應新時期高等教育的發展,實現教育教學方法的創新,積極推動創新創業教育模式下高職會計專業產教融合來適應高等教育的發展。
一、當前高職會計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畢業生的實際應用能力不能滿足企業需求。長期以來,我國對會計專業人才的需求存在著這樣的矛盾:一方面,會計專業人才數量跟不上社會發展的需求;另一方面,許多高職院校培養的會計專業畢業生達不到用人單位的要求,而有工作經驗的會計人員卻供不應求。用人單位不愿提供會計崗位給初出茅廬、缺乏會計實操經驗的高職畢業生。這造成高職畢業生就業難,對口就業更難,對口就業率和就業質量呈現下降的趨勢。
(二)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動力不足。會計創新創業型人才的培養,離不開實踐教學環節。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相輔相成在教育界內已形成了廣泛的共識。實踐教學是培養學生專業核心能力的關鍵環節,對于會計崗位來說,會計知識更新的速度之快,實踐性之強,就更需要不斷地加強實踐能力的培養,要求會計學徒不斷學習新的崗位知識。高職院校對于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動力不足,缺乏一定的激勵機制,造成不少教師,特別是老教師不太愿意進行太多的創新變革,容易忽視實踐教學在會計專業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培養中的作用,人才培養工作缺乏關鍵的發力點。
(三)會計專業教師會計實操能力較弱。據調查,不少高職院校招聘的會計專業新教師都是研究生畢業后直接進入學校從事會計教學工作的,他們的崗位經歷基本為學校到學校的固定模式,缺乏足夠的會計實操經驗,依靠教科書的實訓資料是無法滿足會計實踐教學要求的。新教師本身的理論和實踐能力都不是很強,又缺乏企業工作經驗和會計實操經驗,在產教融合以及創新教學上缺乏經驗,對行業最新技術及人才需求方面的變化也不夠敏感。
(四)會計專業教師創新創業思路的欠缺。有些會計專業教師數十年如一日在崗位上講授專業知識,沒有及時更新教學理念,尤其是在創業意識和創業技能的培養上,不能跟上時代的需求。根據調查,60%的高職院校會計教師很少參與社會調查和到企業進行掛職鍛煉,只停留在教材的講授上,在運用創新型、探索型教學方法上還不夠多,雙創教育的思路依然欠缺,不能緊跟時代需求更新會計教學內容。
(五)會計實踐課程有待改革。會計教學計劃設置的實踐性課程教學方式方法仍比較傳統,多數只是對理論課程的補充和驗證。上課的模式仍然是教師引導,學生被動學習,沒有形成完整、具有較強目的性、創業創新能力與專業能力培養相結合的實踐教學模式。另外,還存在實訓課程的考核方式落后、產教融合不夠深入、雙創教育沒有有效嵌入等問題。這導致了實踐課程設置不能支撐專業定位,無法達到培養目標要求,無法培養出具有創新創業技能與會計專業實操技能相結合的應用型人才。
二、“SMR”實踐教學模式改革思路
(一)“SMR”實踐教學模式分析。“SMR”實踐教學模式中的“S”“M”“R”分別表示的含義為:
S(Stage):表示階段和步驟,實現雙創教育與高職會計專業教育融合主要經歷四個階段和步驟。
第一階段:加強對雙創教育和專業教育融合的經驗的學習和研究,同時結合國內外對創新創業研究的成果,吸收前人成熟的教學經驗,為創新實踐奠定基礎。
第二階段:進一步深入研究現有的高職會計專業實踐教學體系,以及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總體目標。對高職會計專業學生主要就業崗位進行分析,提出該專業所應具備的專業基礎能力、專業綜合能力、專業實踐能力、創新創業能力等。在此基礎上,根據市場需求,探索一個由基本技能向專業高級技能與創新創業能力相融合發展的雙創教育與專業教育結合的實踐教學模式。
第三階段:加強對師資隊伍的建設力度。內外聯動,內培外引。建立激勵機制,加強對專業教師的雙創教育力度,鼓勵教師創業,支持創業實踐。引進高端人才,優化師資隊伍。積極引進具有專業背景和創業背景的人員擔任兼職教師。教師們加強與會計師事務所、代理記賬公司等行業會計公司合作,實行開放的人才培養模式。選任資歷較深的會計人員,擔任實訓導師,與校內專任教師一起探索并開展雙創教育與專業教育相融合的實踐教學模式,從而形成以“專業實踐能力+創新創業能力”為核心的實踐能力培養模式,破解應用型人才培養過程中實踐教學不能支撐人才培養目標的短板。
第四階段:加強對學生開展雙創教育和專業教育融合的實證性研究,加強校企合作,利用社會和高職院校的資源,為學生提供更多接觸創新創業的機會,提供實踐機會,促進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的結合,突出職業技能培訓和創業創新能力培養,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M(Method):表示方法與途徑,達到目標所需要采用的具體方法和途徑。會計專業要從課程整合、師資整合、資源整合和雙創融合等方面進行改革。無論采取什么具體的方法,都必須嚴格以階段工作任務安排為指導,科學完成實踐改革工作,才能為實踐所用。
R(Result):表示目標和成果,要建立適合高職院校實際情況的“SMR”實踐教學模式,實現雙創教育與高職會計專業教育的高度融合。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培養目標更應該瞄準兩個方面:一是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的會計專業+雙創復合高職人才,二是通過內培外,引建立一支“以專為主、專兼結合”的會計專業技能+雙創師資隊伍。
圖1? “SMR”實踐教學模式
三、高職會計專業教育融合的改革方法
(一)以“SMR”提高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學生會計實操能力。針對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畢業生會計實操能力不足的問題,教師要把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相融合,進一步提高創新意識,在會計實操的培養上不能完全沿用傳統的教育方式,要加強創業教育的宣傳,努力轉變傳統觀念,不僅傳授好會計專業理論知識,還要深入挖掘會計專業教育中與創業有關的因素,找出教學實踐融合點,才能把會計實操能力和創新教育相結合。積極鼓勵會計專業的教師深入實際,每年至少有1個月要在創業企業一線進行業務學習,才能熟悉快速變化的市場,不斷更新會計知識,才能有效傳授給學生實用的經驗。
(二)以“SMR”提高高職教師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動力。“SMR”實踐教學模式的培養離不開教師人才培養改革動力,激發教師的改革積極性是“SMR”實踐教學模式改革成功的基礎。高職院校可以設置創新創業科研獎勵細則,對于在創新創業會計教育中取得顯著成果的會計教師,給予科研資金資助獎勵或業績獎勵,以激發教師進行人才培養改革的動力。除了物質獎勵外,還應積極推動精神獎勵激勵,樹立會計崗位創業創新標兵,設定“創新爭優先進分子”“創業改革標桿”榮譽等,讓教師們更加積極地參與人才培養的改革。
(三)努力提高會計專業教師實踐能力。創新創業職業教育離不開專業教師的企業實踐能力的提高,要積極鼓勵會計專業的教師深入企業一線,在創業企業進行學習提升,熟悉快速變化的市場,了解行業的需求,了解行業會計專業的變革。會計教師根據會計崗位的培養重點,努力提高企業實踐水平,將專業知識與創業活動聯系起來,提高教師應用技術的能力,從而傳授給學生實用的行業會計經驗。
(四)開拓會計專業教師創新創業網絡平臺。要推動創新創業教育,提升會計專業教育水平,離不開現代信息手段,要搭建網絡教育平臺,提升教育教學水平,能夠更加方便學生將兩者融合起來。例如,可以建立創新創業指導欄目、會計創新課程欄目等,對于欄目的設計,會計教師可以結合會計實踐教學的特色,不斷擴充平臺欄目信息量。為了更加吸引學生,也可以與學院的網絡中心一起設計美觀的網頁,突出創新性、特色性的資源,既可以滿足學生自主學習、師生創業互動的需要,也可以滿足會計專業人員繼續教育學習的需要。還可以聘請會計行業內的優秀專家參與創業平臺的建設,積極聽取專家合理的建設性意見。
(五)以“SMR”推動會計實踐課程改革。高職院校按照“SMR”思路,完善以就業為導向的多元化實踐教學課程改革,模擬創業型企業,構建緊貼行業實操的會計專業實訓教學課程。教師依托創業項目,構建創業實踐課程,在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的同時,讓學生將創業與會計專業實操結合到一起,在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中提高創業創新的能力,在創新創業項目中激發學生會計實操學習熱情。通過會計實踐課程的改革,提高了學生的實踐水平,為即將走出社會的學生樹立就業信心。
創新創業教育是新時期教育改革的必然選擇,推動創新創業教育與高職會計專業教育融合,是會計人才培養模式的一個變革,符合高職院校培養應用技能型人才的目標。高職院校會計專業要積極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引入“SMR”實踐教學模式,將創業教育與會計專業教育緊密融合,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培養應用型的會計人才。
【參考文獻】
[1]王又新,王中華.三十年“實踐教學體系”的研究回顧與展望[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8(1)
[2]王美霞.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J].中國大學生就業,2018(3)
[3]王瑞學,卑占宇,羅曉冰.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設計實踐教學模式研究[J].中國大學生就業,2017(17)
【基金項目】2018年度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創新創業教育與高職會計專業教育融合的‘SMR實踐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GXGZJG2018B056);2019年度廣西工商職業技術學院課題“創新創業視角下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產教融合‘SMR實踐教學模式研究”(XY2019YB19)
【作者簡介】余 偉(1982— ),男,廣西容縣人,碩士,廣西工商職業技術學院高級經濟師,審計師,研究方向:會計專業實訓教學。
(責編 丁 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