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蘭
摘 要 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是社會保障體系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內容與環節,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最根本的部分。在構建基本醫療保障制度過程中,各級醫療衛生機構將會面臨功能定位的重新調整,分工更加細化和明確。現有的醫療體系格局的變化會對醫院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挑戰與機遇并存。我們務必要對醫療保障制度進行深化改革,并采取強有力的對策,積極構建醫療保障制度。本文首先對醫療保障制度對醫院產生的影響進行介紹,然后剖析了當前時期下醫療保障制度的發展現狀,最后提出了具體的對策,目的在于為醫院更好地適應醫療保障制度、取得長遠發展提供切實可行的參考依據。
關鍵詞 醫療保障制度 醫院 現狀 對策
一、引言
隨著醫療保障制度的逐漸建立以及廣泛應用,醫療衛生機構發生了十分顯著的定位性改變。所以,務必要相應地調整醫療衛生機構,促使醫療保障制度能夠取得良性發展及進步,提高醫院技術與服務水平。根據目前發展現狀可以得知,我國當前的醫療體系格局已經發生了十分顯著的變化,且醫療機構發生了非常顯著的轉變。目前,很多醫院均開始全面減負,且積極調整,將醫院人才進行合理化應用,充分發揮資源優勢,提高醫療服務水平。高質量、高效率地改革醫療保障制度,從而更好地提升了我國醫療保障的整體水平。本文在充分分析醫療保障制度對醫院發展的影響前提下,分析了當前時期我國醫療保障制度的發展現狀,最后提出了醫院如何在當前醫療保障制度改革背景下進行發展,從而為醫院可持續發展提供切實可行的依據以及參考。
二、醫療保障制度對醫院產生的影響分析
醫療保障制度改革之后,對醫院產生的影響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醫療保障制度對醫院產生了很多不利影響,如過分強調患者選擇醫院的權利,從而使得患者大量涌入大醫院或者三甲以上的醫院。第二,改革醫療保障制度之后,在醫療市場的競爭環境之中,基層中小醫院面臨著很多大中型醫院的競爭,不管是醫療技術水平方面,還是服務水平方面,都處于弱勢。第三,很多醫院尤其是基層醫院隸屬于不同的部門,體制改革不夠深入,直接導致其無法與市場經濟的發展需求相符。第四,目前,很多小型醫院內部缺乏一定的工作權限,未構建規范化的機制,很難將醫院工作人員進行有效組合與優化,對業務工作的順利開展與實施產生了巨大的阻礙作用。
三、當前時期我國醫療保障制度的發展現狀分析
(一)醫療衛生資源地區差異性較大
雖然我國的醫療保障制度已經趨于完善,但是目前我國仍然存在著地區之間醫療保障制度具有較大差異方面的問題,突出體現在農村地區與城市地區之間存在的巨大差異。由于城市地區經濟比農村地區要發達很多,基礎設施建設也更加完善,城市醫療資源更加豐富。相關統計數字顯示,我國城市醫療資源占全國總醫療資源的80%以上,城市地區的醫療機構總數量占全國總數量的70%以上。由以上統計數字可以看出,農村地區醫療資源與城市地區之間存在著非常大的差異性。在農村地區,一個鄉鎮只設立一個衛生院。由此可以看出,我國農村地區醫療資源十分有限,基礎設施建設狀況非常差。
(二)無法對醫藥行業開展深入的監督管理
雖然當前時期我國的醫療保障制度不斷深化改革,但是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往往存在“看病難”“看病貴”等方面的現象。筆者認為,究其根源,主要在于我國未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對醫藥行業進行監督管理,從而使得醫藥品價格與醫院治療費用顯著增加。如:目前很多制藥企業均存在虛報、瞞報藥物價格方面的問題,缺乏監管,導致我國藥品行業出現價格混亂的現象。
(三)醫療保障制度財政投入較小
當前時期,我國政府對醫療保障制度投入了大量的財政支持,然而目前,各級政府對醫療保障制度的支持則顯得非常有限。目前,我國政府的財政支持投入主要在于:對醫療環境進行優化與改善、對醫療水平進行提高、將醫療基礎設施建設加以完善。當前時期下,我國財政在醫療衛生方面的支持力度還處于較低水平,同西方發達國家之間存在著非常大的差異。
四、醫療保障制度深化改革背景下醫院如何發展
隨著醫療保障制度的深化改革,醫院的發展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擺在每家醫院面前的一個突出性問題就是如何發展。具體對策如下:
(一)強化醫院形象建設
對于醫院而言,今后的發展勢必需要具備良好的社會形象,因為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醫院良好的社會形象會對醫院的未來發展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在構建醫療保障制度之后,患者對醫院的選擇權得到進一步鞏固,所以醫院為了自身的發展,必須要不斷提高自身的醫療技術與服務水平,保障醫院的自身社會形象建設;從而逐漸獲得廣大人民群眾的一致認可與好評,在醫院今后的發展過程中,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對于不同的醫院而言,自身的形象就是保證醫院在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取得良好的發展,同時這也是醫院在宏觀環境中得到快速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所以說,醫院務必要在對自身狀況加以明確的條件下,牢固樹立社會形象,不斷提高醫院自身的業務水平。
(二)促使醫療資源的配置率顯著提升
在構建醫療保障制度之后,醫療資源的配置方式也發生了十分顯著的變化。醫院需將自身的規模逐漸加以調整,從外延發展逐漸轉化成為內涵發展,對自身的運行模式開展深入的分析,從而促使綜合經濟效益顯著提高。與醫療保險制度相結合,醫療成本方式不斷轉變,不斷優化調整臨床科室以及醫技科室,不斷提高醫療后勤保障水平,從而將醫院各個部門的資源優勢充分發揮出來。與多科室的實際狀況相結合,對人力投資與資本投資開展綜合性的調整,對醫院工作人員進行綜合性調配。
(三)基于現代化技術,不斷提升醫院工作效率
在對醫療保障制度進行優化調整之后,我國的醫院運行模式發生了從慣性狀態到開放靈活狀態的迅速轉變,醫院以及醫療服務對象與競爭對手之間的交流不斷增加。務必要對環境信息進行深入的了解,并對其廣泛應用,從而提高醫院工作效率,不斷將管理方式加以優化調整,從而將方法的重要作用發揮出來。一般可與實際狀況相結合,逐步將現代化技術應用于實際過程當中,從而保證醫院管理運行效率的顯著提升,不斷調整自身的發展方向。
(四)實現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
若要使城鄉地區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差異過大方面的問題得以有效解決,那么就應該利用好醫療保障制度,促使醫療公共衛生服務的均等化。農村地區應該積極推行合作醫療制度,同時,各級政府還應該積極鼓勵農村地區加大醫療基礎設施建設,在鎮、村兩級衛生院引進先進的醫療設備,引進專業素養高的醫療工作人員,從而提高鎮、村兩級醫院服務水平,這樣才能夠為廣大人民提供良好的衛生服務。
(五)強化監管力度
當前時期,我國醫療行業仍然存在著政府監管薄弱方面的問題,從而使得市場上存在藥價不夠合理和規范的情況。為了能夠更好地確保我國醫療行業的穩定發展,各級政府應該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出臺相應的醫療監督制度與政策。
五、結語
綜上所述可以得知,在當前時期,我國醫療保障制度對醫院產生了很多方面的影響,針對當前我國醫院存在的醫療衛生資源地區差異性較大、無法對醫藥行業開展深入的監督管理、醫療保障制度財政投入較小等方面的問題,我國醫院應該以深化改革醫療保障制度為契機,著實解決好上述各種問題,從而提高醫院技術與服務水平,為廣大人民提供更加優質的醫療服務。
(作者單位為諸城市醫保局)
參考文獻
[1] 熊忠東,賈春水.我國城市社區醫療服務現狀分析與思考[J].醫學與法學,2016(05).
[2] 陳智仲.社區醫療服務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衛生產業,2015(04).
[3] 季東明.在社區醫療服務中中醫藥的作用和展望[J].人人健康,2017(22).
[4] 宋登敏,杜蓉,陳雪蓮.農村社區醫療服務淺析[J].安徽農業科學,2013(35).
[5] 黎友隆,林少東,羅雅霞.社區醫療服務的發展策略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3(08).
[6] 姚云英,姚建英.開展社區醫療服務的必要性及注意事項[J].基層醫學論壇,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