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卓
摘要: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為培養適合于社會需求的,具有實用型計算機技術專業人才,而我們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開設的計算機專業課程,依然停留在傳統教學模式之下,所以教學改革是大勢所趨。本文通過說明當前高校計算機專業課程中所存在的問題,闡述了模塊化教學在計算機專業課程中的實施方法。
關鍵詞:計算機專業;模塊化教學;教學改革
職業教育作為教育協調發展的重要部分和促進就業的重要途徑。隨著我國高職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加強,而大多數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課程改革發展緩慢,高職計算機專業由熱轉冷已然成為一個客觀存在的事實。如何推進職業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如何培養適合于社會需求的計算機專業實用型技術人才,已經成為擺在我們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面前的一道難題。
一、高職計算機專業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從學生的生源來看,職業院校的學生在初入學時文化課成績較低,知識基礎比較薄弱,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然而計算機專業知識覆蓋面相當廣,這就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由于高職院校教育經費普遍不足,尤其是計算機專業所用實驗設備價格比較昂貴,這就導致了教學設施不夠完善,甚至有些電腦或者網絡設備早已被淘汰。學生從而對理論知識的學習更加重視,實踐操作能力反而薄弱了一些。
目前大多數院校在課程開設過程中,相同專業的每個學生所學課程幾乎一樣,老師教什么,學生學什么,學生不能夠按照自己所喜愛或者是自己所擅長的課程學習,導致畢業之后的部分學生類似于一個模子刻出來的一樣,如果會哪部分知識,大家都會;不會的那一部分知識,大家一起不會。這就造成了學生在以后的實際工作中,局限于課本之內的知識,創新能力較差。在對學生的考核時,許多計算機類課程的考核還沿用傳統的期末筆試考試來確定學生本門課程的通過與否。作為計算機專業課程的考試,應該做到無紙化考試。
二、模塊化教學的涵義
我國職教界總結出了相對適合我國國情的“寬基礎、活模塊”教育模式。所謂“寬基礎、活模塊”教育模式,就是從以人為本、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出發,根據正規全日制職業教育的培養要求,通過模塊課程間靈活合理的搭配,首先培養學生寬泛的基礎人文素質、基礎從業能力,進而培養其合格的專門職業能力。
所謂模塊化教學,即根據社會崗位群的要求,把專業課程分成若干個專業針對性強的模塊,根據學生的特點開展的個性化的教學,將教學大綱和教材整合后,開發成不同的教學模塊,從而將知識進行分解,先學習好這些分解的知識,然后再將知識整合在一起的教學方式。
三、模塊化教學的實施
(1)模塊設置。在充分理解人才培養方案之后,將課本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進行有機結合。高職教育計算機專業分為好幾個方向,如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等。每一個專業是由若干個大的模塊組成,每個大的模塊又是由若干個小的模塊組合而成,即計算機專業教學課程可以是眾多個教學模塊組合。
職業教育一直都是我國培養人才的一個重要手段,這種教育模式是很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實踐對于學習有很大的促進作用。計算機學習具有內容繁多、課程難的特點,適合的學習模式和學習方法對于計算機的學習有很重要的影響。學習是一個需要長期努力、不斷堅持才能完成的工作,將其分模塊進行學習,就相當于把其分成若干個小的部分,按照一定的方式和順序逐個完成。這樣,可以將每一個模塊的知識不斷進行復習,不斷進行總結、思考,最后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識鏈。我國職業教育相對高校教育來說更偏重于實際應用,理論學習相對少一些,相應的時間也會縮短。在有限的時間里學到大量的知識,對于接受職業教育的學生來說具有很大的困難。模塊化教學正是考慮到了這一點,通過分塊分層,將知識按其分類模式化。充分發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變得有趣。讓學生在緊張的學習當中體會樂趣,享受學到知識后的成就感。
(2)教學模式。構建一套教學一體化的創新型教學模式。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按照講授、練習、考核的步驟進行。當進行完一個模塊之后,再進行下一個模塊的教學。在計算機專業的教學過程中一般采用項目式教學,通過項目案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課程模塊的綜合能力。
學生在項目開始之前,先由教師下發項目案例,學生課前自行對案例進行學習,完成項目案例的學習之后,學生帶著問題去聽課,老師輔助學生一起解決在項目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然后根據學生的情況進行分層次的學習目標制定,直至學生完成本課程的所有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素質目標,達到模塊化教學的最終目標。
(3)考核評價。對學生的考核評價不能再延用傳統的以期末考試決定學生該課程是否合格。我們要考慮到學生是來自不同地區,不同的院校,掌握的計算機知識不同,并且學習能力參差不齊,這就導致他們在模塊化學習中會存在這差異性,那么我們教師在考評時要考慮到這些特征,針對于不同的學生,適當進行課程評價標準的調整。
在每個模塊案例學習結束以后,由老師進行評分,記錄平時成績。一門課程由若干個模塊組成,那么同一門課程學生就會有若干個平時成績,這些平時成績就可以很好反應每個學生對于每個模塊的掌握情況。平時成績、日常學習表現和期末成績一起體現學生本課程的學習情況。這樣就摒棄了以往的一考定成敗的缺點,從而全方位,多角度的體現一個學生課程學習情況。
四、結語
教學改革是大勢所趨,而素質化是它的發展方向。我們必須以學生為主題,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而我們教師也慢慢從學習的主導者變為學習的引導者。教師的作用不是減弱了,而是我們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學生的總結發現能力相對較差,在以前的學習中需要老師的引導,如今更多的要獨立自主地進行學習時就會遇到麻煩,模塊化學習就顯得更加重要了。
模塊化教學在掌握知識的同時,更注重知識的應用。在這個模塊化學習過程中,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一切教學圍繞學生開展。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提升了學生計算機專業知識能力,為學生日后踏入計算機崗位打下了夯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陳丹.應用型人才培養下的計算機專業模塊化教學改革[J].課程教育研究,2018(30):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