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志峰
摘 要:女性是國家和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加強女性教育培訓,不斷提升女性綜合素質和能力是時代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本文旨在通過分析互聯網時代下女性教育培訓工作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探討如何開創女性教育培訓工作的新局面。
關鍵詞:互聯網;女性;教育培訓
2015年,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自“互聯網+”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以來,互聯網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女性占人口的半數左右,在社會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發揮著獨特作用,是推進社會發展和進步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新時代,如何更好地運用互聯網技術、互聯網思維與互聯網精神,提升女性的整體素質和能力,創造性地開展女性教育培訓工作至關重要。
一、順勢而為,正確認識互聯網視域下女性教育培訓工作的機遇和挑戰
(一)女性教育培訓工作前所未有的新機遇
根據2019年2月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最新發布的第4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18年12月,全國的網民數量已達8.29億。同時,報告顯示,網民的性別結構與人口性別結構不斷趨于接近,女性網民數量接近4億左右?!盎ヂ摼W+女性教育培訓”不是二者簡單的相加,而是充分利用各種信息技術,發揮互聯網平臺的優勢,與婦女教育培訓工作進行深度地融合,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創造出新的富有時代特點的多元、開放、互動的生動高效的發展業態。
(二)女性教育培訓工作面臨的新挑戰
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傳播媒介的多元化和互聯網思維的日漸深入人心,女性群體的學習習慣與學習期待在悄然發生著變化,女性教育培訓工作如何運用新媒體新技術,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不斷滿足學習主體的多元化需求,是亟待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二、乘勢而上,開創互聯網視域下女性教育培訓工作的新局面
(一)培育互聯網精神,樹立全新的培訓目標
1、突出“互”,做到互融互促。在女性教育培訓中,充分發揮互聯網的便捷性、共享性,為廣大女性提供政策解讀、技能提升、答疑解惑、在線交流等多板塊的教育內容,以豐富的鏈接和互動讓女性足不出戶實現最大程度的資源共享。
2、突出“聯”,做到引領為先。思想引領和價值引領是教育培訓的首要任務?;ヂ摼W絕不是“法外之地”,女性占人口的半數左右,要依托互聯網廣覆蓋的特點,不斷提高女性的思想政治素質,做好女性的思想引領工作,打造健康的女性網上精神家園。
3、突出“網”,做到服務為重。運用互聯網技術和手段,更好地發揮女性教育培訓的服務作用,提升女性的綜合素質和社會參與能力,更好地建功新時代。同時,借助互聯網這一媒體,擴大先進性別文化的宣傳,切實為女性發展營造平等和諧的社會氛圍。
(二)借用互聯網技術,打造豐富平臺和載體
1、豐富學習“云”平臺。一是微課、慕課。短平快的微課、慕課具有開放性、快捷性的特點,同時能夠做到針對性、有效性的學習,既為女性提供了碎片化學習的機會,又能滿足不同類型女性受眾職業能力提升、技能學習、婚姻家庭、身心調適等多元化的需求。二是各類學習APP。這類平臺具有海量性、專業性的特點。通過便捷的搜索功能、清晰的模塊分割,做到分類與系統的有機整合,實現“菜單式”選學與結構化培訓的有效融合。三是遠程教育等。遠程教育除了不受傳統培訓時空限制外,還具有雙向實時互動的特點,讓女性在教育培訓過程中做到信息雙向化,提升學習的實效。
2、打造有效“群”載體。在群團改革的大背景下,各級婦聯組織充分發揮黨聯系婦女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注重強化引領、聯系和服務的職能,通過深入實施婦聯上網工程,不斷延伸婦聯工作手臂,做到線上線下同頻共振。如“一呼百萬微信群”是一個非常好的推進組織聯絡上網、思想引領上網、精準服務上網的平臺,婦聯執委每個人都聯系一定數量的婦女群眾,做到在網上有旗幟、有工作、有活動、有服務、有群眾,做大婦聯的“朋友圈”。將婦女教育培訓有機融合這樣的“群”載體,可以起到很好的輻射作用,大大提升女性教育培訓的覆蓋面。
(三)運用互聯網思維,助力培訓提質增效
1、創新女性教育培訓機制。要強化新媒體意識和互聯網思維,摒棄對新媒體不重視或對新媒體“敬而遠之”的觀念,通過大數據及各種調查手段了解女性群體的新需求,不斷加強網絡平臺建設和隊伍建設,建立健全線上培訓工作機制,構筑網上網下培訓“同心圓”,形成線上線下立體化的培訓格局。
2、創新女性教育培訓內容和形式。在互聯網時代下,女性對教育培訓的需求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而傳統的教育培訓受時間、場地、師資及各種主客觀條件的制約和限制,很難滿足女性教育培訓多元化的需求。因此,在女性教育培訓過程中要充分把握其特點和規律,不斷創新培訓內容和形式,運用互聯網思維、整合互聯網技術,打造“互聯網+”學習模式,有效地提供多渠道的學習途徑。在實施培訓的過程中,應貼近時代需求,善于找準女性群體的關注點和興趣點,針對不同載體和女性受眾突出性別特色,合理安排培訓內容,運用大眾化、簡約化、精準化的話語體系達到入腦入心、學思踐悟的效果。同時,運用音頻視頻、數字化、多維動畫等生動活潑的形式實現立體化、及時化、互動化的培訓,做到聽得懂、學得進,增強培訓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4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2019
[2] 張吉先.基于網絡環境的教育培訓模式的實踐與探索[J].遠程教育雜志.2008(3)
[3]黃研.用互聯網思維創新干部教育培訓模式[J].中國財經.2014(9)
(作者單位:福建省婦女干部學校,福建 福州 35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