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宏
摘要: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說過,好文章是改出來的。但是,在當前的初中寫作教學實施過程中,大部分教師忽視作文的修改,導致學生難以把握自身的寫作情況,也難以寫出理想的文章,限制了寫作水平的提高。為了解決此問題,筆者在實施初中寫作教學的時候,嘗試應用一引三改法,引導學生們反復修改作文,提升寫作質量。
關鍵詞: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以引三改;教學策略
好文章是修改出來的。修改在寫作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不僅可以使作者發現自身的寫作不足,及時彌補,提升寫作質量,還可以使作者理清寫作思路,掌握寫作技巧,提升寫作能力。基于修改的重要性,越來越多的語文教師在實施寫作教學的時候,引導學生們反復修改作文。但是,當前初中語文寫作的修改效果是不盡如人意的,往往以教師評價為主。為了解決此問題,筆者嘗試應用一引三改法。
1 一引三改法的界定
所謂的一引三改法,從字面上可以看出,是由一引和三改組成的。其中,一引是指在寫作之前,教師對學生給予引導,圍繞寫作任務,驅動學生審題,選材、立意,并就學生們自主探究的結果給予評價,保證學生們把握寫作方向,避免在寫作過程中,出現偏題的問題。三改則是針對寫作后,教師改、同伴改和自己改。借助教師和同伴的評價,學生可以發現自身的寫作不足,及時彌補。借助自身的修改,可以提高文章質量,同時繼續鍛煉寫作能力。
2 一引三改法的應用
立足一引三改法的內涵,下面,筆者立足三改,就如何實施教學進行具體闡述:
2.1 教師改
教師是語文寫作教學活動的組織者,也是教學的評價者。在組織寫作教學的時候,教師不但要為學生們布置寫作任務,引導學生們使用適宜的方式寫作,還要對學生的文章進行評價,幫助學生發現寫作不足,同時也把握學生們的寫作情況,及時地調動寫作教學,更好地滿足學生們的寫作需求,促進寫作教學質量的提高。
筆者在組織寫作教學的時候,一般會圍繞立意、選材以及結構、寫作方法等對學生們的文章進行評價。在評價的過程中,筆者會重點地標注出學生們出現的問題,采用批注的方式,提出修改意見,以供學生參考。因為初中生本就寫作信心不足,所以,在評價他們文章的時候,筆者還應用賞識法,發現他們的寫作優勢,也將其標注出來,在文章中就此給予肯定。如此評價,可以使學生們切實地發現自身的寫作情況,便于揚長補短,不斷地提升寫作水平。
2.2 同伴改
學生是語文寫作教學活動的參與主體,生生互動是寫作教學活動得以有效實施的保障。同伴互改文章,表面上看是學生之間相互改正文章,其實是學生們互相借鑒他人的文章,在修改中學習寫作,提高寫作質量。因為初中生寫作能力不強,在互相修改文章的時候,會摸不到頭腦,不知道怎樣修改,不知道從何處修改,影響了修改效果。對此,筆者在實施寫作教學的時候,會教給學生們修改方法:
首先,筆者要求學生們在互相修改的時候,先閱讀文章,找出基礎性錯誤,如錯別字,語用錯誤等,將修改意見批注在旁。
其次,結合自身對寫作任務的理解,判斷寫作立意是否正確,圍繞文本標題,走進文章,分析是否有跑題現象。
再次,深入文章細節,梳理文章結構,文章具體內容,分析結構是否清晰、完整,內容是否充實,將出現的問題記錄下旁,并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見。
如此修改,不僅可以使學生們扮演小老師角色,對他人的文章進行細致的分析,通過找出他人文章的不足,自我反思,警惕出現此類問題。還可以使學生們掌握文章修改文章,為今后自主地修改文章,提高文章質量打下堅實基礎。
2.3 自我修改
經過了教師修改和同伴修改之后,大部分學生可以切實地發現自身的寫作不足,接下來,就需要充分地發揮主觀能動性,聯系自身的寫作經驗,和他人指出的錯誤,提出的修改意見.再次地閱讀、分析文章,發現寫作問題。在自我修改的過程中,學生不但要對他人提出的修改意見進行思考,判斷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要如何修改;如果合理,要如何修改,從而明確修改方向。還要自主地發現新問題,借鑒他人的寫作經驗,修改文章,實現文章質量的提高。在一次次修改之后,學生們需要將最后的文章交改給老師,由老師繼續修改。
修改文章是寫作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不僅可以使學生通過反復修改,提高寫作水平,還可以積累豐富的寫作經驗,提升寫作能力。因此,在實施初中寫作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應用一引三改法引導學生反復修改文章。
參考文獻
[1]羅鳳英.初中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寫作能力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34): 93-94.
[2]楊俊華,小議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寫作能力[N].貴州民族報,2018-04-25(B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