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海燕
【摘要】口語交際的能力,在閱讀教學中也可以得到鍛煉。借圖片、借生活、借朗讀、借換位,不斷創設情境,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只要叩開了學生的想象之門,就可以激發他們的表達欲望,使語言越來越豐富,越來越有深度。
【關鍵詞】閱讀教學;口語交際;想象;表達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口語交際的能力,不僅可以在口語交際教學課堂中得到培養,在閱讀教學中也可以得到鍛煉。我在教學寓言故事《狐貍和葡萄》中,不斷創設情境,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激發他們表達的欲望,使口語交際的能力在不知不覺中得到逐步提升。
一、借圖片喚醒文字,豐富語言
在課文的旁邊,配有兩幅插圖,一幅是狐貍,一幅是葡萄,這些插圖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還可以讓學生在圖文對照中,展開豐富的想象,產生豐富的語言。
教學片段:
師:“葡萄架下,垂著幾串成熟的葡萄”,在插圖中你找到它們了嗎?
生:找到了。
師:看到這幾串成熟的葡萄,你想到了哪些詞語?
生:紫瑩瑩、又大又圓。
生:晶瑩剔透、誘人。
生:香味撲鼻、晶瑩透亮。
生:美味、垂涎三尺。
生:酸溜溜、甜津津……
師:誰能連起來說一說,一只狐貍經過葡萄架下,看到了幾串( ? ? ? ?)的葡萄。
生:一只狐貍經過葡萄架下,看到了幾串又大又圓、晶瑩剔透、香味撲鼻的葡萄。
生:一只狐貍經過葡萄架下,看到了幾串紫瑩瑩的、讓人垂涎三尺的葡萄。
在表達中,學生使圖片更加生動形象,把葡萄成熟的樣子表現得淋漓盡致,看到這樣的葡萄,狐貍怎能不充滿了無限的渴望。學生豐富了語言,加深了對文本的理解,也增強了口頭表達的能力。
二、借生活喚醒記憶,豐富語言
生活是想象的土壤,借助生活,來喚醒學生的記憶,豐富的想象就更加的生動有趣了,我在教學“狐貍想盡了各種辦法去夠葡萄”時是這樣教學的:
師:狐貍想到了哪些方法去夠葡萄呢?
生:狐貍使勁地跳!
師:可是……
生:怎么跳也夠不著。
生:爬!
師:可是……
生:爬了一點點高,又滑了下來。
生:用竹竿搗!
師:可是……
生:怎么找也沒有找到那么長的竹竿。
生:用石頭砸!
師:可是……
生:不小心砸到了自己的腳。
生:用手使勁地搖,還可以用腳踢……
師:累得他是……
生:滿頭大汗。
生:筋疲力盡。
師:最后的結果都是……
生:白費勁!
師:讓我們一起來想象,狐貍一會兒( ? ?),一會兒( ? ?),一會兒( ? ? ),一會兒( ? ?)……累得他是( ? ? ? ?),結果還是白費勁。
生:狐貍一會兒拼命地往上跳,可是怎么跳也不夠高;一會兒使勁地用手搖樹干,可是樹干一點也沒有被搖動;一會兒用腳踢,把腳都踢疼了,樹干只動了一點點;一會兒他又撿到了一塊石頭,想把葡萄砸下來,結果葡萄沒砸到,卻砸到了自己的腳……累得他是滿頭大汗、筋疲力盡,結果還是白費勁。
學生說到這里時,讓我想到了他們想盡辦法夠飛到樹枝上羽毛球的情景。豐富的語言來源于生活,生活又給了學生們那么多的奇思妙想,把那只絞盡腦汁的狐貍表現得活靈活現。與前面看到葡萄時激動的心情正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不管之前是多么的渴望,現在的狐貍真的感到“無望”了。學生在想象中豐滿了故事的情節,也豐富了自己語言。
三、借朗讀喚醒情感,豐富語言
朗讀是學生對文本理解的一種外在的表達方式,是架起學生內心情感與文本內容的橋梁。理解文本的角度不同,就可以擁有不同的感受,讀出不同的情感。
教學片段:
他邊走邊回過頭來( ? ?)地說:“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
師:想象一下,狐貍是怎么說?為什么?
生:狐貍會埋怨地說,因為他的心情實在是不好受。
師:那就請你用埋怨地語氣來讀一讀吧!
生:狐貍會絕望地說,因為他想盡了辦法也沒有得到葡萄。
師:真是一個可憐的狐貍,你來學著他的樣子讀一讀。
生:狐貍會憤恨地說,因為他實在太氣憤了。
師:是呀,這么好的葡萄吃不到,太氣憤了,你讀一讀。
生:狐貍會討厭地說,因為他現在看到這些葡萄就討厭,吃不到,還長在那兒誘惑人。
不同的學生居然有不同的情感體驗,尊重學生合理的想法,讀出豐富的情感,是學生對文本與眾不同的表達。在想象中,學生擁有了個性化的理解,思維也得到了充分的發展。
四、借換位喚醒感受,領悟語言
換位,就是換一個角度去思考。在這一課中,我讓學生換成一個旁觀者。
師:如果你聽到狐貍這樣說,你會對狐貍說些什么呢?
生:不是葡萄不好吃,是你吃不到吧!
生:你吃不到葡萄,還說葡萄酸,真沒用!
生:你吃不到葡萄,還說葡萄酸,真是自欺欺人。
換作了旁觀者,學生就自然而然地總結出了這則寓言的寓意,換位思考,讓學生深入地體會這個故事告訴給我們的道理,在理性的總結中領悟語言的真諦。
學生的想象力是極其豐富的,只要叩開了學生的想象之門,就可以激發他們的表達欲望。在上述的教學案例中,無論是朗讀還是練習說話,都是為了創設更多可以表達的機會。從學生已有的認知出發,引導觀察圖片,想象恰當的詞語,再連成一個描寫生動的句子。或者創設貼近生活的話題,從一個個簡短的句子,匯集成一段精彩的故事情節。學生在引導下,組織語言,靈活地運用詞語,使表達的語言越來越豐富。在情感方面,充分地利用學生豐富的想象,把自己當作文本中的角色,感性地體會角色的情感。或者跳出文本,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去理性地總結道理。學生通過自己獨特的觀點,使表達的語言越來越有深度。有了豐富的語言基礎,再加上深入的思考,學生的口語交際的能力一定會日漸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