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雄文
【摘要】新課改下,情境教學法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激發學習興趣,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教師要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凸顯情境,情境再現還原情境,幫助學生理解教師在課堂上的授課內容,燃起學生對閱讀這門課程的熱情,促使學生不斷更新已有的知識儲備,推動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
【關鍵詞】語文;情境教學法;閱讀教學;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情境式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創設情境,通過多媒體或表演藝術,能夠達到與學生心靈上的共鳴的有效方法。實踐表明,情境教學法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的興趣,能夠讓學生身臨其境地完成教學任務,同時寓教于樂、潛移默化地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鑒賞能力。
一、利用情境教學法開展語文教學的意義
(一)激發學生的興趣,強化了對語文的理解能力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一味講授,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學生感覺枯燥無味,這樣極大地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趣味性。情境教學與傳統教學行成了鮮明的差異,教師根據學生的情境,恰到好處地創設情境,把學生的興趣調動起來,讓學生帶著情感去聽課,感受文本中的人物的悲歡離合,對于開發創造性思維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創設“情境教學”法,一般說來,可以通過“感知——理解——深化”三個教學階段來進行。利用情境教學,感知文本內容,理解文本內涵,深化文本蘊意,生成教學效果,它能加強學生的理解能力和閱讀能力,對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起重要的作用。
(二)能夠提高學生的集體合作能力
情境式教學,可以把班級人數分為幾個小組,每個小組分工明確,座位的編排,往往又是按學生的高矮次序和男女生搭配而成的。這樣分組雖然開展小組活動簡便易行。小組成員間能否建立起積極的互動關系,每個人能否明確并積極承擔在共同完成任務中個人的責任,都有賴于教師對班級學生的合理分組。在實踐操作中可以施行雙向選擇,即組長選組員,組員也可擇組長,只要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即可。在情境表演和課本劇的表演中,需要每個成員認真配合,協調工作,才能完成預期的目標,劇本和道具也是同學們自己動手做的。這些合作加深了同學之間的團結合作,全班同學形成一股合力,讓學生加入到情境劇的探究表演過程中,從而渲染了學習氣氛,加強了班級的凝聚力。
二、情境教學法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教學策略
(一)創設恰當的教學情境
創設恰當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利用多媒體或視頻,采用圖文并茂的形式展現在學生的面前,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和想象力,將課本內容生動形象地展示在學生面前,增強了學習的自主性和能動性,讓課堂充滿活力。例如在學習《西沙群島》一課時,課本上的插圖很難滿足學生對西沙群島美景的渴望,根據此學情, 我通過網絡我收集了許多關于這一課的圖片,制作成PPT,在課堂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演示,形象生動的畫面立即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同學們對神奇的島嶼有了強烈的向往,我順勢成功導入了新課,收到極好的教學效果,渲染良好的課堂氛圍,當然這和提前的認真備課密不可分。
(二)熟讀、精讀教材,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凸顯情境
文本是教學內容的重要的載體,是課堂內容的核心部分。在語文教學中,文本千萬不敢丟,否則就不是語文課了。語文課不能離開課文,文本是學生學習最重要的結構。三維目標的落實主要依靠對課文的探究,而文本的資源是教科書。在課堂教學中,通過領讀,齊讀,誦讀等形式,讓學生領略語言的韻律之美,教師通過情境式教學,讓學生體會詩歌的建筑美、繪畫美、音樂美,讓學生身臨其境體會到文學的意境美,而情境教學法充分應用語言的魅力,能夠把文學的詩情畫意表現的淋漓盡致,它比繪畫和音樂更善于傳達人的情境和思考。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精讀課文,領會文章所表達的意蘊和精髓,充分利用教學資源來凸顯情境。
(三)情境再現,還原意境
教師組織學生編寫課本劇,通過藝術表演或語言對白,讓學生把文本轉化成情境,創設語言閱讀情境,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陣地,更是師生互動、參與的舞臺。在文本表演和對話的過程中,能夠讓學生體會人物的個性,對渲染意境起到催化作用, 而教師的支持與鼓勵則是順利完成任務的前提和保障,例如我在教學《將相和》一課,該課由“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個故事組成,我通過組織學生編寫課本劇,由我擔任總指揮,把人物形象進行分工,參與的同學認真分析角色,記憶臺詞。同時指導學生表情、示范相關的動作規范,通過真實的情境再現,可以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秦王和藺相如作斗爭時的場景與尖銳的矛盾沖突,把原來冰冷的文字變得有血有肉,富有語言的靈魂,學生在表演實踐中不僅體驗了課文中的角色,還加深了內心的情感體驗,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
教師也可以安排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課下時間制作各類作品,并在課堂上進行評比,由學生投票選出制作的最棒的作品,教師還可以利用影音設施播放一些激昂的頒獎音樂,烘托比賽的熱烈氣氛,調動起學生的熱情。教師可以給予優勝小組以加分鼓勵,并給予其他小組以口頭勉勵,鼓勵學生多多參與此類活動,使學生對每一節語文課都抱有期待。教師還可以利用動畫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在講解動畫作品設計制作時,可以先播放一些新奇有趣的動漫片段,讓學生產生學習動畫制作的強烈愿望。教師通過這些教學方式,可以讓語文課堂活躍起來,高效地完成每一節課堂的任務。本文從的語文情境式教學法出發,首先分析了情境教學法運用到閱讀教學當中的兩點,并提出了三點具體的應用措施,希望同仁能夠有所受益,引導學生多參與課堂,致力于提升小學生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劉波.分析情景教學在閱讀課程中的作用及問題[J].亞太教育,2015(20) .
[2]周玉芳.新課改背景下語文情景教學的策略研究[J].才智,2016(3) .
[3]顧文海.情境教學法在語文古詩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6 (S1) .
[4]邵艷春.淺談情景表演與設計在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 2016 (S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