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許多新的教學理念如雨后春筍般紛紛涌現。其 中,快樂教育理念就是一種非常符合小學生心理發展特點和學習規律的、有效的教學理念。快樂教學理念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貫徹與應用,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本文首先對快樂教育理念的內涵和教育價值進行了介紹,并對快樂教育理念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策略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快樂教育理念;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快樂教學理念是在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背景下,應運而生的一種新型的教學理念,它注重的是快樂課堂氛圍的營造和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但是現階段,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快樂教育的理念并沒有被徹底地貫徹,這非常不利于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的提高,更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提高。
一、快樂教育理念的內涵
快樂教育理念是在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背景下,發展形成的一種新型的教學理念,它最精髓的教育精神就是要學生在快樂學習中進行體驗,在學習中體驗到快樂。快樂教育理念倡導教師在教學中應實施快樂教學法。快樂教學法就是指教學中,在充分體現學生主體、教師主導地位的基礎上,著眼于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實現學生在發展中求快樂、在快樂中求發展的一種教學方法。因此在快樂教學理念下的教育,就要求教師利用游戲、故事、表演等各種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手段為學生營造一種自由、寬松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在快樂中進行學習,同時通過自我價值的實現,使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到快樂,進而促使學習目標的順利完成。
二、快樂教育理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育價值
在傳統的教學理念中,學習一直都是跟“苦”聯系在一起的,“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苦學、苦練”等都說明了學習是一個艱苦的過程,但是追求快樂、逃避痛苦是人的本能,只有那些讓人感覺到快樂的事情才能使人樂此不疲。因此在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快樂教育理念就充分地體現出了它特有的教育價值。首先,快樂教育理念的實施是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發展特征和學習規律的。然后,通過快樂教學法可以有效地營造自由、寬松的課堂氛圍,消除學生厭煩、緊張的心理情緒,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后,快樂學習法還有助于和諧、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從而使學生更樂意與教師進行配合,順利完成教學任務。
三、快樂教學理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
(一)教師應言傳身教,用快樂的情緒感染學生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快樂教學首先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具有積極健康的快樂情緒,并以快樂的情緒感染學生,營造積極向上、活躍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在快樂中進行學習,從而有效地激發出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注重自身情緒的調整,盡量用快樂的語言引導學生,用快樂的行為感染學生,做到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二)創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過程的趣味性
快樂教育理念下的小學語文教學就需要教師創新教學方法,將多種教學方法靈活地綜合運用到小學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首先,教師應注重增強課堂教學導入環節的趣味性。導入環節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起始階段,也是很關鍵的一個環節。具有趣味性的課堂導入,能有效地吸引學生的 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在進行識字教學時,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通過趣味游戲的形式,將寫有漢字和寫有拼音的卡片分別貼在學生身后,進行找朋友的游戲。在學生積極的參與下,在快樂的游戲中,教學任務很順利地就完成了。
其次,通過多種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增強授課環節的趣味性。在授課環節,教師也應注重趣味性的增強,一方面教師可以通過幽默、風趣的教學語言來增強課堂的趣味性,還可以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教師還可以適當調整教材,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或感興趣的話題進行結合,以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最后,課后作業環節也應具有趣味性。課后作業環節是課堂教學中最后一個環節,是課堂教學內容的復習與鞏固的環節。在這個環節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不同的情況,布置不同的作業,還可以布置一些活動性的課后作業。這樣不僅豐富了課后作業的形式,更能使學生在活動中得到能力的鍛煉。
(三)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是進行快樂教學的基礎與前提。首先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應充分尊重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承認并尊重學生間存在的差異,對學生一視同仁、因材施教。另外,教師還應對學生實施愛的教育,對學生給予足夠的關注與愛護,尤其是針對學習或生活中存在困難的學生,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愛。總之,在良好師生關系的促使下,課堂氛圍會更加和諧、活躍,從而更加有助于快樂教學的實施。
(四)通過組織趣味性實踐活動來進行快樂教學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傳授學生基本的語文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綜合的素質能力,而組織實踐性活動就是一種培養學生素質的途徑。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組織學生參與制作教具、小組討論等活動,在活動中,學生既能學習到相應的知識,還能使自己的動手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等得到鍛煉。同時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走出課堂,接觸大自然或參加一些有益的社會活動,都能使學生體會到學習的快樂。
(五)積極的評價能使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快樂
小學階段的學生已具有強烈的自我意識,他們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認可。因此,教師在課堂中應注重使用具有激勵性質的語言,來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同時通過教師給予學生的客觀、全面的積極評價,能使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快樂,從而促使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這種在學習中體驗到的快樂正是快樂教學理念所追求的。
四、結語
綜上所述,快樂教育理念是一種新型的教學理念,它有效地改變了人們以往對學習的看法,轉變了人們對“苦學”的界定。快樂教學理念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首先要求教師言傳身教,用自身快樂的情緒為學生營造活躍、輕松的課堂氛圍,并使學生得到快樂的感染和熏陶,進行快樂學習。另外,和諧、良好的師生關系的前提下,教師積極地創新教學方法,靈活地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增強課堂教學的樂趣。最后,教師通過積極的、激勵性的教學語言能充分地滿足學生被認可的心理需求,在自我價值得到實現的過程中感受到了學習的快樂,真正實現了快樂教學。
參考文獻
[1]王梅. 探究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貫徹快樂教育理念[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5).
[2]武羊.基于快樂教育理念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22).
[3]田茂珍.基于快樂教育理念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探究[J].學周刊,2017(13).
作者簡介:任周耀,1966年生,甘肅正寧人,中專,中級,研究方向為小學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