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禎
摘 要 政治學科的學習是高中階段學生的一項重要任務,既承擔教授學生理論知識的重任,又引導學生的價值觀念向著積極的方向發展。隨著新課改的推進,高中政治中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也越來越受重視。所謂政治學科素養,主要表現在學生的政治認同感、理性精神、法治意識和公共參與意識四個方面。對于這四點的培養,教師不能像以往教授知識那樣以教師講解為主,而是更應該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對癥下藥。本文就如何在高中階段政治學科中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 高中政治;學科素養;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23-0172-01
在高中階段的教學中,政治教學一直是一個難點。一方面,政治的知識點較為抽象,對學生的理解能力有著很高的要求,在客觀上存在教學難度;另一方面,在以往的教學中,對學生學科素養的培養不夠重視,很多教師將背誦記憶作為政治教學的不二法門,導致學生對知識領悟程度不夠,在實際運用時總是會出現問題。因此,教師應該順應新課改的要求,將對學生政治學科素養的培養放到第一位,并針對不同的教學目標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使課堂教學的趣味程度和教學效率都得到提高,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政治知識學習水平。
一、結合數據分析,培養政治認同感
想要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教師首先要培養的就是學生的政治認同感。政治認同感是學生政治學習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只有具有了高度的政治認同感,學生才能對學到的政治知識有深刻的理解,也才能正確地看待個人的政治生活,同時對國家的政策有比較深刻的認同感。由于國家的政策多是從較高的角度出發的,從大多數人的利益出發,因此,學生可能很難在實際生活中對政策所造成的效果好壞有比較切身的體會。對于這種情況,教師就可以采用數據分析的方式來教學,通過對大數據的分析,讓學生清晰地看到政策的必要性,從而產生政治認同感。
比如,在“我國公民的政治參與”一節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通過對數據的分析來培養學生的政治認同感。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展示相關的數據,如我國目前各級人大代表的人數達到了280多萬人,并且我國目前公民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行使率大概在百分之九十左右。這充分說明了人大代表是人民選出來的代表,代表了人民群眾的想法。通過這樣的講解,學生對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就會有更深的認同感。
二、組織話題討論,培養理性精神
想要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教師還要培養學生的理性精神。所謂理性精神,就是指學生能夠站在客觀的角度看待事物和問題,對萬事萬物形成自己看法的精神,對于學生一生的成長和發展都有著相當意義上的積極作用。而對于事物看法的形成和糾正最好的方法莫過于群體討論了。因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就某一問題進行討論,讓學生們在說出自己看法的同時傾聽和分析別人的看法,從而能夠對某一問題形成客觀理性的認識。
比如,在“財政與稅收”一節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就“該不該納稅”這一問題展開討論。有的學生認為自己辛辛苦苦工作得來的收入不應該就這樣白白交出去;而有的學生則認為稅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我們和諧的社會環境是要靠稅收來支撐的;還有一部分學生認為,稅收可以收,但也要考慮到個人的情況,進行適當適量收取,不能過于繁多。通過這樣的討論,學生們互相吸收借鑒了他人思考問題的角度,從而對問題也就有了一個客觀理性的認識,理性精神也就培養起來了。
三、構建法庭情景,培養法治意識
想要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教師還需要對學生的法治意識進行培養。法治意識簡單來說就是對法律本身的認可和用法律解決問題的意識。教師可以通過在課堂上模擬法庭的方式,讓學生們代入到法官、辯護人等角色中去,就某一事件進行判決。這樣既讓學生了解了法律程序,知道了更多的法律知識,也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了法律解決問題的意識。比如,在“勞動就業與守法經營”一節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就“簽署了錯誤合同怎么辦”這一問題形成一個小的法庭案例進行討論。學生通過對相關法律的了解和辯護,既加深了對法律的理解,也認識到了法律的重要性,法治意識也就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了。
四、參加公共活動,培養公共參與意識
想要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教師還需要對學生的公共參與意識進行培養。而想要培養公共參與意識,最好的辦法莫過于教師帶領學生親身參與一些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切身的經歷來培養學生對于社會的責任感,從而培養學生的公共參與意識。
比如,在“對環境的倫理關懷”一節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做一次環保志愿者,對公園、河流等周圍環境進行清理,撿起其中的垃圾并向路人宣傳環保意識。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就會認識到一個良好的環境來之不易,需要每一個人努力,從而培養起公共參與意識。
綜上所述,教師想要在高中政治中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首先要通過數據分析的方式增強學生的政治認同感;其次通過話題討論的方式培養學生的理性精神;再次通過法庭模擬的方式培養學生的法治意識;最后還應該通過參與社會實踐的方式培養學生的公共參與意識。
參考文獻:
[1]石琥.高中政治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科素養[J].甘肅教育,2018(01):91.
[2]羅華蓮.高中政治學科核心素養初探[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5(07):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