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民辦高校 住宿書院制 管理模式
基金項目:鄭州西亞斯學院校級課題,主持人:張榮光,項目編號:2018-ZB-12。
作者簡介:張榮光,鄭州西亞斯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10.329
住宿書院制作為一種新型學生管理模式,顛覆傳統學院制的學生管理方式和工作思路,鄭州西亞斯學院住宿書院制管理模式,堅持人本管理理念,以學生為中心,充分挖掘學校資源,確保資源聯動,以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 以住宿總院為指導,住宿書院分院各顯特色
住宿書院制作為創新育人模式的載體,管理方式與學院制有所區別,鄭州西亞斯學院推行二級住宿書院制管理模式,由住宿書院總院統籌管理住宿分院,負責與學院進行學生管理相關事務的對接。各住宿分院配合住宿總院完成系列學生管理任務,并在總院的指導下,定位本書院的育人主題,不同的住宿書院選取不同的育人主題,供入住書院的學生自由選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確保學生能夠在大學期間挖掘自己的潛能,量體促才,實現全方位的育人理念。
(二)以社區管理為平臺,倡導學生實現自我管理
住宿書院制打破傳統班級建制的管理方式,管理對象多樣化,管理層次差異化,從輔導員管理的角度來看,管理對象由班建制模式下的單一專業班級轉變為來自不同學院、不同專業、不同層次、不同年級的學生。住宿書院制育人理念與專業化育人理念有所區別,主張融合教育,以全人教育為目標,培育學生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管理者來講,管理方式需要重新定位,住宿書院推行社區管理模式,社區內組建團支部,以團支部為單位,開展社區學生管理工作,成立社區自治委員會,開展學生自治管理相關的第二課堂講座,提升學生自我約束意識,實現學生自我管理。
(三)以雙院聯動為契機,助推學生全面成長成才
住宿住書院制改革,是對西亞斯學院學生管理工作的探索和創新,將管理對象從專業學院的單一管理模式中剝離出來,由專業學院和住宿書院共同管理,專業學院主要負責學生的專業學習,住宿書院負責培育學生的理想信念及行為養成,協同問題由專業學院和住宿書院共同完成,確保雙院聯動,做到以生為本,整合雙院的有效資源,最大限度的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便捷服務,力圖達到均衡教育目標的一種學生教育管理制度。
(一)注重住宿書院環境氛圍營造,實現環境育人
住宿書院的建設工作,是體現書院特色的外在表現,硬件建設主要從宣傳欄、社區文化墻、功能區、宿舍裝飾等方面營造氛圍,軟件建設主要從書院的主題、特色、愿景、使命、特色黨團活動室、學生社區等方面營造氛圍。健全的軟件和硬件設施,良好的書院環境,促使學生入住住宿書院后,從內心感受到書院的文化底蘊,對學生產生無形的教育,實現環境育人的目標。
(二) 注重住宿書院實踐育人活動,實現實踐育人
如果說學院制主要以學科發展為導向,那么書院制的基本導向是學生的全面發展,注重學生的思想和實踐能力。西亞斯住宿書院制,堅持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問題為導向,強化組織領導,以創新實踐育人方法途徑為基礎,以加強實踐育人基地建設為依托,積極調動整合校園、社會各方面資源,形成實踐育人合力,著力構建“滿足社會需求,突出專業特色,適應個性發展”的三位一體實踐育人模式,力促學生通過參與式體驗完成對理論知識的升華和認知。
(三) 注重住宿書院以生為本理念,實現服務育人
西亞斯住宿書院按照“以生為本、安全首位、營造氛圍、服務到位”的發展要求,開展學生的日常管理工作,突出工作重點,關注學習困難群體,心理問題群體,家庭困難群體,自我管理意識較差群體,全面的為學生提供專業的幫助與指導。縱向構建社區-團支部-宿舍,三級學生干部管理體系,橫向健全心理委員、資助專員、學習委員、生活紀檢委員等管理骨干,縱橫交錯,實現社區學生干部網格化,為全體學生提供網格化服務,定位精準,實現服務育人目標。
(四)注重住宿書院文化內涵建設,實現文化育人
顧明遠教授曾深刻指出,大學里的房子都蓋得很漂亮,硬件設施都非常好,但是總覺得大學里的氣氛缺少了一種什么東西,這就是文化氣氛。西亞斯住宿書院制注重文化內涵建設,結合各住宿書院的主題,詮釋主題教育方案,制定非形式素質教育課程,豐富書院的文化活動,著力培養學生對生活的理解和獨立生活能力,打造學生思想交流和學科交叉融合,實現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一) 缺乏歸屬感,學生產生認知偏差
住宿書院是西亞斯學院對新的學生管理方式的探索,在推行住宿書院制的過程中,部分同學難以準確定位住宿書院的具體職能,只是意識到“學院管專業學習,書院管學生生活”,甚至有些學生直接將學生管理與思想政治教育畫上等號,忽視學生管理工作的內涵,對住宿書院的認知程度較低,習慣于專業學院模式下班級建制的管理方式,對于住宿書院制下的社區管理理念缺乏認同意識,社區歸屬感遠遠低于班級歸屬,制約著學生的思考和行為模式。
(二) 信息不對稱,雙院聯動效果不佳
學生作為住宿書院的管理對象,信息傳遞的及時性和準確性尤為重要,自媒體時代學生獲取信息的方式較多,信息來源復雜,面對錯綜復雜的龐大信息系統,學生接收的有效信息與老師同步,甚至要快于老師,對于專業學院的信息,缺乏與住宿書院進行有效及時的對接,學生得知信息的速度要比老師早,造成住宿書院與專業學院信息傳遞不對稱,降低住宿書院輔導員的工作威信。住宿書院的工作安排,相對比較獨立,涉及對接的專業學院較多,往往在組織開展工作的過程中,出現遺留問題,造成管理真空,帶來一系列的管理問題。
(三) 行政事務多,育人工作難以創新
住宿書院與專業學院的組織架構存在相似支持,對于西亞斯住宿書院制來講,人員管理結構一般是院長、書記負責制,育人導師全面開展工作的管理體系,與專業學院相同的行政工作缺少專門的行政人員開展專項工作,行政工作以輔導員兼任的方式來處理,按照輔導員的工作職責,對學生進行日常事務管理和思想政治引,而行政工作占據輔導員大量的工作時間和精力,對學生工作的思路和管理方式,缺乏深入的思考與研究,難以創新型的開展工作。
(四) 內涵建設少,缺乏整體發展規劃
學生管理是高校學生工作中的重要環節,學生管理的效果如何直接關系到學校的穩定運行、未來發展以及學生的人格塑造。西亞斯住宿書院制的全面推廣,是西亞斯學院學生管理工作的創新形式,一定程度上對學校的建設和發展起著促進作用。從表面上看,住宿書院制獨具特色,標新立異,從本質上看,對于學生的管理尚未形成整體的發展思路,能夠體現書院內涵建設的第二課堂,缺乏系統化、規范化的整合,書院內涵建設尚未形成統一的發展定勢,缺乏整體發展規劃。
(一) 重宣傳,樹典型,抓實效
樹立和培養宣傳意識,注重對住宿書院發展主題、院訓、愿景的宣傳,收集住宿書院推行進程中,取得的成績,獲得的成果,逐漸衍生出品牌,打造獨具特色,優勢凸顯的住宿書院。線上宣傳和線下宣傳相結合,線上利用網站、公眾號、微博等平臺進行全面推廣,線下利用入學教育、主題班會,宣傳畫冊等強化學生對住宿書院的認知。結合住宿書院的自身特色,針對不同主題深入開展主題教育,以主題教育為載體,培育精品項目,塑造書院典型發展案例,進行全方位宣傳,擴到影響力和受眾面,要切合實際的考核書院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找出解決問題的關鍵,找出解決問題的有效對策。
(二)勤溝通,善學習,共培養
住宿書院制改革不僅僅是單一主體的調整,涉及到學校各個部門,作為學校的新生部門,要有清晰的定位與發展方向,確保各部門能夠對書院有更加全面的了解,了解住宿書院的運作模式和管理方式,以便各部門能夠通力合作,促使住宿書院建設順利推進。專業學院及相關部門要積極的探索書院制模式下如何高效的為住宿書院的發展提供參考性的意見和建議,善于探索,積極溝通,保持良好的相互學習勢頭,共同推進新的管理理念下對學生的有效管理。要明確專業學院與住宿書院不是隸屬關系,要避免出現職責不清,機構設置重疊的情況,兩者應形成良性的合作關系,共同培育優秀人才。
(三) 細分工,抓重點,求創新
住宿書院實施大學生生活導航、生涯規劃、行為養成、文明禮儀培養、綜合素質拓展、心理輔導與困難援助等一整套育人計劃,成為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素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載體,承擔起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重大職責,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書院工作的重點,也是住宿書院進行全方位育人的根本。住宿書院注重建構育人導師隊伍、朋輩導師隊伍和學業導師隊伍等三支隊伍,每支隊伍對培育學生側重點不同,依托住宿書院的平臺,開展各項工作,創新學生管理和培養方式,為學生管理模式改革提供了新思路和寶貴經驗。
(四) 定規劃,講成果,建內涵
住宿書院制模式下,學生管理思路要開拓性的進行頂層設計,本著“幫助學生快速成長,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助力學生圓夢”的工作目標,將住宿書院的學生管理工作做成品牌,深耕書院文化,植入適合書院特色,孵化學生興趣,讓學生對住宿書院產生認同感,將書院的文化建設與學生的成長成才聯系起來,將住宿書院的發展愿景與現實困難密切結合起來,以便推進住宿書院的傳承和創新。
住宿書院制的推行是西亞斯學院學生管理工作的創新探索,初衷是改善學生的居住環境,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提升學生參與學生管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將所學知識內化于心,培育優秀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探索住宿書院學生管理工作任重道遠,住宿書院的發展尚無統一的發展模式,在學生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尚需要開展積極的研究,以便整合出一套適合住宿書院發展的學生管理模式。
參考文獻:
[1]王雁冰.中國大學新型書院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4.
[2]張倩.我國內地高校書院制建設研究[D].陜西: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4.
[3]曹潔.西安交通大學書院制學生管理模式研究[D].湖北:湖北大學,2014.
[4]杜麗娟.我國高校實施書院制學生管理模式的原因與現狀[J].教育與職業,2010(17):32-34.
[5]黃厚明.書院制與住宿學院制高校學生管理模式比較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3).
[6]張治湘,馮林.我國高校書院制與美國高校住宿學院制學生管理模式的比較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13(1).
[7]和飛,曲中林.肇慶學院書院制建設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8]Beth Lewis Samuelson. A case study of youth participatory evaluation in co-curricular service learning [J].the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2013,13(3):63–81.
[9]Cliff Haynes .Benefits for Faculty and Staff Members Involved in Residential Learning Communities [D].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Leadership and Policy Studies,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200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