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代信息技術已成為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將之運用到課堂教學過程中,能及時轉變教師的傳統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及效率。為此,本文針對高中階段的課堂教學,對應用信息技術轉變課堂教學方式進行了全面性的探討,期望能促使高中教育事業得以更具可持續性的發展。
關鍵詞:高中階段;現代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方式;轉變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30-0142-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0.134
21世紀是信息時代,以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為主的信息技術,已廣泛應用到社會的各領域中。新時期的高中教育教學之中,應該大力發展信息技術教育,將之合理運用到實際教育教學過程中。
一、應用現代信息技術轉變課堂教學方式的策略
1.轉變備課方式。新時期的高中教育教學之中,學生學習內容應該是現實、有意義與富有挑戰的。但就從目前及以往的高中教育教學來看,教材一直被當作教學內容的主要來源,但教材內容常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局限,使得課堂教學缺乏時代性,會導致課堂教學缺乏生活性色彩,難以貼近生活來教學,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興趣會越來越低,難以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及效率。而將信息技術運用到實際的高中教育教學之中,不僅能改變此種教育局限,還能夠通過互聯網搜集到非常豐富的教學資源,打破教材內容束縛的同時,會使原本無趣的課堂注入活力,使學生接受更為豐富的信息。
以往的高中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備課時的教案只能用手寫,很難將之傳輸到網絡中,也無法進行優秀教學資源的共享,難以適應新時期的教學要求及需求。現在教師不僅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來設計電子教案,還能夠將教案改編為多媒體課件腳本,提高教師的課件制作能力,為課堂教學質量的完美提升奠定扎實基礎。
2.轉變教學方式。信息技術包括的教學手段非常豐富,如微課、微信、多媒體、電子書包等,當這些教學手段運用到實際教學過程中時,就可以轉變傳統的上課方式,利用形象的教學手段來演示其中難以理解的內容,或者直接利用動畫、視頻等動態展示的方式來對知識形成的過程進行演示,不僅能讓學生身臨其境的學習,還能夠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引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情感,從中獲得直接、生動、形象的感性認識。通過聽、視、評、悟等教學環節,能讓學生充分感知抽象的教學內容,不僅符合學生的從具體到抽象的認識規律,還能確保教學活動更為順利的推進。
3.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新時期的高中教育教學過程中,開始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主體教育、自主探索、合作學習、民主化教學已經開始深入人心,所以,想要將信息技術的教學優勢淋漓盡致地發揮出來,就需要徹底從填鴨式的教學模式中走出來,發揮及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比如:網絡環境下,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提出問題與具體任務,由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給予學生充分的查閱、搜集、整理資料與分組討論機會,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及素養,最后教師需要對學生不全面的地方加以概括與總結。這樣的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始終扮演著學習主人的角色,能從原來的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不斷感受成功學習帶來的喜悅,提高學習質量及效率。
二、應用信息技術轉變教學方式的反思
1.教師需具有更高的信息技術素養。信息技術教學手段對教師的信息技術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信息技術平臺上設計教案、制作教學課件及視頻等,如何搜集生動、形象的信息資料等,都考驗著教師的素養與水平。為此,作為高中學校的領導,需要加強對教師的學習培訓,其方式應為自主培訓和外出學習相結合為主。自主培訓途徑為開展校級研討與校本培訓,如課件制作培訓、信息技術軟件平臺培訓,相信通過不斷研討、講座、撰寫論文、沙龍等之后,必能全面提升教師的教學素養;外出學習途徑為積極選送優秀教師參加省市級骨干教師培訓,以此來提升全校師生的信息技術意識及素養,提高最終的教育教學效果。
2.教師需具有更好的課堂組織能力。信息技術教學手段在高中教育教學中的運用,比如那需要學生利用手機、電腦、平板等進行學習,并且學習時間會延長,會對學生的視力等造成影響。為此,教師必須要加強對組織能力的思考,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更加可持續性的提高教學質量。
3.更為恰當地引導學生。信息技術是基于網絡的學習平臺,其內容更為豐富多彩,但在紛雜的內容中如何更具選擇性與針對性地學習,幫助學生規避那些有害身心健康的內容,必須要教師對學生進行更為合理與恰當的引導。
4.處理好電子作業與書面作業的關系。應用信息技術來進行高中教育教學,其作業的布置極為重要,實際教學中教師必須要加強對書面作業與電子作業兩者關系的處理,二者是缺一不可的,只有如此,才能夠保持課堂教學質量的更好提升。
5.增添人機對話中的情感元素。信息技術教學背景下,高中生與教師之間的情感交流會逐漸淡化,所以,教師需要加強對人機對話中保持良好情感交流的思考,以此來確保教與學的有效發展。
參考文獻:
[1]姚淑杰.信息技術應用于課堂教學之我見[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0(12).
[2]雒涓.淺談現代信息技術與高中課堂教學的整合[J].甘肅教育,2018(10).
[責任編輯 萬淑蕊]
作者簡介: 馬忠學(1973.9— ),男,漢族,甘肅民勤人,高中政治高級教師,研究方向:現代信息技術在高中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