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靜 張藝蓮
摘要:自2019年1月起,氣象部門開始實施政府會計制度,并按月報送國有資產報告。在會計制度與資產管理要求均發生變革的新形勢下,如何做好氣象部門固定資產的核算和管理成為重要課題。本文分析了新形勢下氣象部門固定資產核算與管理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性的提出對策。
關鍵詞:固定資產;新形勢;問題;對策
一、新時期氣象部門固定資產核算與管理面臨的新形勢
(一)政府會計制度對固定資產核算和管理提出新要求
2019年1月1日,政府會計制度正式在各級政府及行政事業單位中施行。政府會計制度對固定資產的確認、折舊和披露進行了較大變革:如資本化的改擴建需通過“在建工程”科目進行核算,明確規定必須計提折舊并計入當期費用,財務報表附注需詳細披露固定資產的取得方式、折舊方式、接受捐贈等內容。這些都要求我們在日常工作中對固定資產的信息進行準確計量和核算,真實反映固定資產的使用狀況和運行成本,對核算和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在原會計制度下,氣象部門從未對固定資產計提過折舊,核算不準確、不完整。
(二)全面編制國有資產報告對固定資產管理質量提出新要求
為全面、準確掌握國有資產的占有、使用及變動情況,財政部于2017年下發了《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年度報告管理辦法》,規定行政事業單位應于年度終了時編制報送資產報表、填報說明和分析報告。2018年12月,財政部進一步下發文件規定按月報送國有資產報告,以便及時發現并有針對性的解決國有資產管理問題。作為國有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固定資產的管理水平和信息質量直接影響國有資產報告的報送。在國家越來越重視資產管理的大背景下,氣象部門應加強國有資產特別是固定資產的管理,夯實資產管理基礎,提高資產管理水平。
二、新形勢下氣象部門固定資產核算與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管理意識不強,管理基礎薄弱
長期以來,氣象部門只重視預算收支管理,對資產管理的重視程度不夠。管理意識的薄弱直接體現為在固定資產的預算采購、使用配置、處置報廢等方面缺乏規劃性與合理性,僅靠領導拍腦袋決定,導致重復采購、隨意采購,已報廢資產長期掛在賬上,固定資產的閑置與短缺并存等問題。管理意識的薄弱還體現為資產管理人員缺乏責任心,固定資產登記隨意性大,造成重復入賬、虛增資產價值和數量、分類錯誤,賬實不符等問題。固定資產管理的基礎薄弱,制度不夠完善,缺乏固定資產移交制度和問責機制,導致人員調動則物隨人走的現象時有發生。
(二)管理手段粗放,制度流于形式
雖然近年來氣象部門對固定資產的管理力度在逐步加強,但是管理手段仍然過于簡單、粗放,通常以制度規定和報表填報作為主要管理方式,忽略了跟蹤檢查和績效考核,導致管理制度流于形式。例如《氣象部門國有資產使用管理暫行辦法》規定,各單位應定期組織固定資產清查。但實際工作中很少有單位真正做到據實清查,固定資產清查淪為報表填列,固定資產核對變為會計與資產管理人員之間簡單的數字核對。
(三)人員素質不高,核算、管理不規范
目前,氣象部門的固定資產管理職責主要由辦公室人員或業務人員兼任,這就導致了資產管理隊伍的較大流動性和專業知識缺乏,資產的日常管理不夠規范:未定期盤點和清理固定資產,未能及時對固定資產的使用狀況和使用壽命進行監督檢查,進而降低了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率和實際價值。財務核算未嚴格符合政府會計制度的要求,如將固定資產資本化的改擴建計入當期費用、基建項目的轉固入賬時將與房屋可以分割的空調、桌椅等一并轉入房屋價值等,核算和計量不準確。
(四)存在“信息孤島”,賬實價值不符,折舊核對繁瑣
國有資產年報、月報編制的前提是準確、及時地記錄單位資產的使用狀況和財務信息。氣象部門通過資產管理系統記錄固定資產的取得日期、存放地點等使用信息,通過財務核算系統記錄固定資產的價值金額,并通過人工核對實現固定資產對賬和兩系統的銜接。資產管理系統和財務核算系統分屬不同的信息系統,它們缺乏有效銜接,未能實現信息共享,存在“信息孤島”問題。例如固定資產的賬賬相符分別依賴于資產管理系統和財務核算系統的準確記錄與核對,如果資產管理人員與會計之間溝通不暢或對固定資產分類的理解不同,那么就會出現賬賬、賬實不符。此外,按照政府會計制度的要求,氣象部門需按月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通過內置折舊功能,資產管理系統能夠實現一鍵計提折舊,然而財務核算系統的折舊則需要通過手工計算得到,兩系統的折舊核對工作量大且易出錯。
三、新時期改進氣象部門固定資產管理與核算的對策
(一)改進理念,提高認識,夯實固定資產管理基礎
固定資產是能帶來潛在經濟利益或服務潛能的經濟資源,是維持和促進氣象事業發展的必備物質基礎。因此氣象部門應該增強意識,將固定資產管理擺在單位管理的重要位置,提高管理的前瞻性和規劃性,加強固定資產的統籌和調配,重視預算管理與資產管理的結合,降低固定資產購置的盲目性和配置的隨意性。建立規范的固定資產臺賬制度,全程記錄資產從采購、登記、保管、領用、交還到調出、報廢過程及結果,確保固定資產安全完整且流程可查,實現固定資產的動態管理。建立固定資產移交制度和問責機制,強化相關人員責任。
(二)加強管理,強化監督,建立資產管理考核機制
加強日常管理,在政府會計制度規定的分類基礎上細化固定資產分類標準,保證資產登記的規范性、合理性與一致性。完善管理手段,通過定期清查、不定期抽查等方式來提高固定資產監督檢查力度。建立固定資產管理考核評價機制,結合預算和購置目的,設立管理績效考核指標體系,將資產配置、使用效益、保管等作為重要的績效指標,強化相關人員的責任,避免固定資產管理淪為“紙上談兵”的報表填列和數字核對。
(三)加大培訓,規范核算,提高人員素質和專業水平
加大固定資產管理知識培訓,通過舉行知識講座、交流學習、制定管理手冊等方式來提高資產管理人員的業務水平。政府會計制度下,固定資產的核算與以前相比有較大差異,折舊、固定資產改擴建、基建項目轉固等都要求會計人員按照政府制度的新要求進行核算。因此會計人員需加強學習,增強對政府會計制度的理解,提高專業水平和職業判斷能力,規范核算,加強會計在固定資產管理中的作用。
(四)完善系統,建立銜接,構建財務與資產管理相通的全過程信息系統
進一步完善氣象部門資產管理系統,充實固定資產基礎信息,理順固定資產的價值管理與實物管理、明細價值和總體價值的關系,通過在財務核算系統中內置資產管理模塊來建立聯系,構建固定資產全過程信息管理系統,實現固定資產折舊的一鍵計提和財務憑證的自動生成,徹底杜絕固定資產賬賬不符的問題。
四、結束語
作為氣象事業維持和發展的重要物質條件,固定資產是氣象部門財務核算和管理的重點。氣象部門應以政府會計制度和國有資產月報為契機,規范核算,完善制度,優化信息系統,提高固定資產信息質量和管理水平,為氣象事業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政府會計準則第3號——固定資產
[2]王玲.政府會計制度下高校固定資產核算管理的探討[J].財會學習,2019 (4):124-125
[3]李燕.氣象部門固定資產管理探討[J].財經界(學術版),2014 (10):55-57
[4]閆秋艷.加強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的思考[J].中國集體經濟,2019 (5):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