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剛
摘要:作文一直是語文學習的重中之重,有人說作文沒有方法,有人說作文有很多技巧,有人說作文批改沒用,有人說作文一定要全批全改。量變才會引起質變。有好的過程才可能有好的結果。幾年來,我一直在嘗試,一直在思考,我覺得從以下幾方面來做,作有效的過程性指導。
關鍵詞:過程性;共讀;作文指導;興趣;考場作文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9)28-0069-01
作文一直是語文學習的重中之重,有人說作文沒有方法,有人說作文有很多技巧,有人說作文批改沒用,有人說作文一定要全批全改。量變才會引起質變。有好的過程才可能有好的結果。幾年來,我一直在嘗試,一直在思考,我覺得從以下幾方面來做,作過程性指導,效果還是的確不錯的。
1.師生共讀優秀作品
“問渠哪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寫作不是無源之水,大量的閱讀是激發寫作的根基。我們現在的學生時間往往被擠得支離破碎,被各種作業和補習擠占,幾乎沒有閱讀的時間。有時即使有時間,卻也不想讀,即使想讀,卻又找不到書來讀。為了突破這個瓶頸,我大膽在班級設置班級書架,列出諾貝爾獲獎作品和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書單,捐獻和集資購買,充實書架。我也捐款捐書。經典圖書設置好之后,還需增加流行文學作品閱讀。我們又在京東雜志鋪訂了十來種期刊。如《中華活頁文選》《意林》《讀者》《思維與智慧》《特別關注》《小小說選刊》《微型小說選刊》等。
2.學生老師每天都參與寫作
“好作文是寫出來的”某位名師說過。我深以為然。寫作是一項艱苦的腦力勞動,絕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我們都聽說過福樓拜指導莫泊桑的故事。村上春樹每天跑10公時,寫2萬字,堅持下去,一直寫到諾貝爾獎提名。沒有一個作家是一下子就寫出好作品來的,都是持續不斷地寫啊寫啊,才寫出了自己的特色,當然天才除外。我的工作是及時尋找學生有興趣的寫作素才,逼迫他們養成熱愛生活,認真觀察生活的中人和事的習慣。
作為老師,我也常年參與寫作之中,有時與學生同寫生活中的片段,比賽誰寫得好,常常是學生寫得好。
3.不定期開展作文技巧指導
作文指導肯定是有必要的,但是指導什么,學生需要什么,指導的東西能不能變為有效使用的利器,切實地推動學生寫作能力提升,這些才是關鍵。經過長期觀察和思考,我發現學生不會進行細節描寫。他們心中非常想寫得生動,卻在行文時變成了陳述和概括。學生十分苦惱,卻難以突破。我經過長期的思考發現寫得生動的第一步原來是要寫得啰嗦。
3.1?用詞指導:
好詞(形容詞)??多詞(數量多)
小詞(細節詞)??個性(特征詞)
(1)他趴在桌上看書。
(2)身穿紫紅色大棉襖的張同學,正弓腰低頭瞇著韭菜葉般的小眼,不停地輕輕搖動著籃球似的腦袋,念經般地對著一本揉得廢紙樣的英語書有氣無力地哼哼著。
我把細節描寫歸納為一句話:“好多小個子?!蔽艺f同學們寫不下去的時候就想想這句話,你就會描寫了。結果,還是挺有效的,最不會寫的同學,也能寫出幾句生動的描寫句子,讓讀者能感知到真實的場景情形。
3.2?快速構思指導。我在批作文時,常常感覺學生沒有中心思想,或者在構思作文時要想很久,有時甚至限入一種茫然無措,胡編濫造的境地。我教給他們幾步規范方法。
(1)審題簡單化。(2)詳略具體化。(3)扣題套路化。(4)聯想想像常規化。
4.多種方法激發學生寫作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此話一點也不假。我平時最想做,也一直在做的其實就是調動學生寫作興趣。常用的方法也就是如下幾種:
4.1?公開朗讀優秀作品。我每天都要看隨筆,好的我就在本子上紅筆勾畫,特別棒的寫上兩句評語。因為工作量實在是非常大,常常會讓有些學生感到失落。因為他辛苦寫的作品有時沒得到老師一句點評的話。我就發明了朗讀法。利用早讀課,正課前,晚自習時,我常會選出一些生動的有趣的文字,全班朗讀。有時精彩的用手機拍下,對著手機或投到白板上觀看朗讀。有時發到家長群里讓家長和學生點贊。每一次的當眾表揚,總能激發起新一輪的創作高潮,引領一段時間的寫作風格。就這樣,他們越發愛上自己的文字。
4.2?辦好校報選好作文。我們有自己的年級文學報紙,我自任主編。因為時間和精力限制,我們不定期地出版,在領導支持下,每印一期我們都向全校班級分發,人手一張。能被選到校報上發表也是一種很大的榮譽。有時各班級優秀作文我們在校報上及時發表。組織一些作文比賽的優秀作品也及時推送。每次有縣級或以上的作文比賽,我們都積極參加。讓學生在寫作中陶冶人生,在寫作中感悟情理,在寫作中增添自信。讓寫作成為生命中欲罷不能的快事。
“長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睂懽鹘K身事,不為名和利。我衷心希望更多的語文老師走到作文教學的實踐和探索中來,不為考試,只為人生,您的學生考試必定不會差。每天堅持閱讀,每天堅持寫作,每天堅持思索,事必成。
讓寫作成為學生生命中一件難以釋懷的快樂事吧!
參考文獻:
[1]?錢夢龍.《一個哈姆雷特還是一千個哈姆雷特》,《中學語文教學》,2004年.
[2]?余麗.《反思性學習在教師專業發展中作用的研究》,華南師范大學,2003.
[3]?朱永新.《中國著名特級教師教學思想錄》,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
[4]?丁鋼.教育經驗的理論方式[J].《教育研究》(北京),2003年第2期.
[5]?黃厚江.《從此愛上作文課》,漓江出版社,2015年.
[6]?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