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茂霞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普及和新課改的發展,目前學科素養已成為各個學科教學的重點,對學生能力和品格的培養成為了我們關注的重點。隨著科技的進步,信息技術課程也受到了我們的關注和重視,信息技術課程希望在學生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的同時能夠具備一定的信息素養。為了提高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效性,構建高中信息技術高效課堂,我們需要從核心素養的角度出發,探索出一些新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信息技術;高效課堂
新課標的提出為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帶來了一些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目標。如何在新課標背景下打造高效的信息技術課堂成了當前我們需要研究的主要問題。在核心素養背景下,教學不僅是知識和技能的傳授,同時希望能夠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形成一定的信息素養,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使得目前的高中信息技術課程存在一些問題,下面,本文就核心素養下提升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質量的策略展開探究。
一、創設問題情境,激發求知欲望
為了提高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效性,將一些科學的教學方法應用到信息技術課堂中,教師應該采用問題情境創設的方式,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烘托和諧輕松的學習氛圍,提升課堂的互動性,從而有效激發學生探索和求知的欲望。在進行問題的創設時,教師應保證問題的趣味性和生動性,能夠做到難易適度的提問,當教師提出了一些問題后,要注意觀察學生的反應,學生的反應能夠說明了他們對問題的認知情況,這對于教師開展接下來的教學也有重要的指導性。
例如,在學習粵教版高一信息技術基礎這部分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借助談話的方式引入:“在初中,同學們都已經接觸過信息技術這門課程,那么在我們的生活中,哪些屬于信息呢?”于是學生展開了思考和表述,有的學生覺得校園上下課的鈴聲告訴了我們上課下課的信息,平時查閱資料從網絡中獲得了信息,讀報紙時從報紙上得到了信息。通過這樣一個問題情境的引入,使大部分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話題的討論中,有效激發了他們探索求知的欲望,這對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和思考能力有重要意義。
二、聯系生活,加強實踐
信息技術這門課程有較強的實用性,另外這門課程兼具實踐性和理論性,由于理論教學相對枯燥,有時容易讓學生產生厭倦。為了打造高效的信息技術課堂,我們需要培養學生的興趣,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將教學內容和現實生活進行一定的聯系。通過與生活化內容的融合,消除學生和信息技術課程之間的距離感,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比如,在學習粵教版高一信息加工相關的內容時,如果沒有將這部分內容同學生的生活進行聯系,只是單純地將信息獲取的過程、信息加工的過程還有信息編程的過程等內容灌輸給學生,那么學生面對如此多的理論只能是不愿意接受和學習。為此,我們應該聯系生活,如讓學生制作板報,制作板報時需要采集信息,對信息進行篩選,然后制作在黑板上繪畫,這樣同信息的獲取、加工、編程過程進行了聯系。學生會更愿意接受這部分知識,積極性能夠得到提升,有助于學習效果的提升,高效的信息技術課堂也就成功構建了。
三、小組合作在高中信息技術課堂中的應用
目前,在很多學科的教學課堂中我們都開始應用小組合作這種模式展開教學。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符合核心素養關于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要求,能夠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通過小組之間的交流和互動,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學生在合作中也能認識到集體的重要性,可提升他們的合作能力。在核心素養背景下開展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打造高效的信息技術課堂離不開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
例如,在學習粵教版高一信息技術中關于信息技術和社會相關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將學生通過一定的原則進行分組,然后根據教材內容設定一定的合作任務,讓學生通過合作,借助網絡手段搜索教師提出的相關問題,然后讓學生在小組中討論,然后得出一致的答案和意見。學生在彼此的交流和討論中,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會更加深刻,教師也要善于在中間進行必要的引導,進行客觀的總結,通過合作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合作能力,促進高效信息技術課堂的構建。
結束語
總之,信息技術課程隨著科技和信息技術的發展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為了完善信息技術課程,提高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我們需要采取一些新的教學手段。本文從合作學習、問題情境創設和生活與教材的結合三個方面闡釋了構建高效信息技術課堂的策略,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和綜合能力,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示。
【參考文獻】
[1]江山,房德芳.信息技術與高職解剖生理課程整合的探討[J].現代醫藥衛生,2014(4)
[2]韓國惠.淺議實現信息技術高效課堂的策略[J].新課程·中旬,2013(12)
[3]賈聰娟.信息技術高效課堂的構建與實施[J].數字化用戶,2014(24)
(遵義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