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時代的變遷,物流業已成為我國重要的產業鏈條,物流人才資源的稀缺也成為物流業的發展阻礙。為了培養具有高素質的復合型物流人才,基于校企合作的專業教學改革勢在必行。本文將就此進行深入研究,并分析校企合作模式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有效的改革策略,希望能夠促進物流專業人才資源的發展。
關鍵詞:校企合作;物流專業;改革策略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物流產業面臨著全新挑戰,不僅需要滿足市場的剛性需求,還必須滿足現代社會的各種需要。高校物流專業人才的培養可以幫助物流產業更高效地完成任務,迎接新時代的挑戰,因此,基于校企合作的物流專業教學改革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校企合作教學模式存在問題
(一)缺乏完善的政策引導
現階段的校企合作大多建立在學校與企業的自發結合基礎上,沒有完善的政策引導和規則制定,這種情況下的校企合作渠道通常比較單一,能服務的學生人數也比較少,在進行校企合作模式的過程中,學校和企業都不會因為校企合作這一模式得到具體效益,甚至還會由于經費的問題限制雙方的項目合作。
(二)教學資源分配不合理
目前校企合作的主要實踐資源來自于學校和企業的合作基地,但是由于學校的資金有限,企業提供的資源又比較少,使得校企合作模式中的實踐資源的分布不夠合理。學生也由于資源限制因素通常無法真正投入校企合作項目,使得最終整個項目無法達到預期目的。
(三)企業的重視程度不夠
基于校企合作的物流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是由企業和學校共同決定的,但是在實際情況中,高校希望學生可以從實踐合作中培養素質和能力,企業卻更多地希望學生可以投入物流產業鏈中,從而提高合作項目的經濟效益。這種情況是不可避免的,企業如果得不到良好的效益,也就會降低其重視程度,從而導致校企合作模式最終破產。
(四)高校教師實踐經驗不足
目前各高校都希望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和實踐能力,但是高校可能會因此忽略教師團隊方面出現的問題。現階段高校教師大多沒有親身的實踐經驗,他們往往只能靠充足的理論知識來進行教學。這種情況帶來的后果就是學生得不到有效的教學指導,最終還可能給高校和企業造成資源流失。
二、校企合作教學模式改革策略
(一)強化校企合作紐帶
由于缺乏完善的政策引導,高校要成功地完成“校企合作”任務就必須加強與企業的合作,強化與企業之間的紐帶,發揮高校自身的教育職能,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為企業提供人才資源。同時,針對物流企業中出現的理論問題,高校也可以組織專家和學生共同研究產業項目,提供解決方案,為校企合作提供動力,真正做到“校企合作”。
(二)合理配置實踐資源
基于校企模式的物流專業教學改革非常需要充足的資源配置,因此,校企雙方應該提高資源分配的重視程度,注重利用現有資源,加大資金投入,以共同合作形式建立實訓基地,讓學生可以更快適應合作模式,提高綜合素質能力。同時,學校還應該積極進行教學改革,利用“校企合作”模式提供建設動力,加快校企協作步伐。除此之外,學校和企業還可以組織學生真正進入企業進行實訓,這樣既可以減少投入壓力,又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除此之外,學校和企業還必須合理配置資源和信息,不能避重就輕或沒有重點,必須要讓“校企合作”模式真正發揮作用,提高教學質量。
(三)企業提高重視程度
企業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基礎,只有企業提高重視程度,加大各方面的投入,校企合作模式才能發展得更好,更優秀的物流專業人才才能被發掘和引導。因此,企業首先應該規范校企合作的項目條例,樹立合作理念,一方面要為公司人才資源提供動力,另一方面還要給在職人員提供機會,讓企業的員工也可以收到激勵。例如,企業可以選擇一些經驗豐富、專業能力強且有上進心的員工來加入校企合作模式當中,讓這些員工來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術和能力,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更快適應合作模式,從而提高“校企合作”模式的質量和效率。
(四)提高教師綜合能力
學校在實行“校企合作”模式時,應該同時關注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和教師的能力培訓,必須要打造復合實踐型教師團隊。在實際措施中,高校應該鼓勵教師利用各種實踐機會和交流機會來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和技術能力,同時定期給教師開展實踐培訓,要求教師定期完成實踐任務,提高素質能力,為“校企合作”教學改革貢獻力量。
(五)嘗試企業實訓考核
要做好基于校企合作下的物流專業教學改革工作,高校就必須重視企業實訓結果以及學生個人的素質能力。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出真實企業案例,要求學生給出解決方案,同時還可以讓企業方面參與考量,共同協作完成實訓考核。這種方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應變能力和專業能力,還可以促進“校企合作”模式的發展。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物理管理專業的教學實踐中實行“校企合作”的教學改革策略是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高素質人才發展的需要。現階段,為了更好地做好“校企合作”改革工作,學校、教師、企業和學生應該共同協作,努力提高“校企合作”的效率,全面促進物流人才資源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呂玉芬.雙創背景下高職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模式改革探索——以廣東工商職業技術大學筑美物流訂單班實踐教學為例[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9,41(08):174-175+173.
[2]張開利.談校企合作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推動創新人才的培養[J].才智,2019,(22):17.
[3]徐嵐清,施新平.淺議基于校企合作的物流專業教學改革模式[J].現代經濟信息,2018,(20):385+387.
作者簡介:
張學炎(1985-),男,廣西湛江市人,湛江幼兒師范專科學校,助教,物流管理專業教師。研究方向:物流管理,物流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