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嵐
[關鍵詞]職業能力;大學英語;教學方法
隨著我國綜合實力的不斷提升,在國際上的地位也隨之提高,英語作為世界性的外交語言是我國在對外交流中必要的語言工具。大學生作為未來社會發展的高端人才,不僅要掌握英語的語法結構,還要熟練的應用,尤其是以英語為基礎的工作中。我國教育部在教學改革中強調高校需要大力開展就業指導以及職業發展教育,將就業指導作為教學內容融入課堂中,建立大學生職業發展及就業指導體系,縮短大學生和社會現狀的距離,加強學生對職業情況的了解,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因此,以職業能力為導向的英語教學模式逐漸展開。
一、常見問題
(一)英語學時減少,但社會對英語能力的要求提高
隨著高校體制改革的深入,大學英語教學模式也發生了很大轉變。傳統模式中英語教學以基礎知識為主要內容,基礎知識主要鍛煉的是學生對語法及詞匯的運用能力,是聽、說、讀、寫等方面的基礎,但是由于欠缺英語實踐應用的培養,因此整體的英語教學效果和社會需求之間存在一定距離。為加強對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很多院校縮短了基礎知識的課時,增加了英語實踐的課時,這樣學生對于英語基礎知識的掌握就容易出現薄弱的現象;甚至,部分學校將整體英語課時縮減了一半,而社會對于學生的英語實踐能力的要求卻是越來越高的。因此,學校需要改進教學方式來應對教學體系的變化。
(二)教學理念落后,忽視能力培養
大學英語教育常常過于重視知識體系的完整,但是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比較忽視,認為掌握了知識體系就是具有了實踐能力,導致多數學生雖然可以提筆在試卷中答題,但是用英語交流的能力很差,而且很多學生對用英語表達存在膽怯的現象,無法順暢的交際。此外,學生對英語學習缺乏主動性,總是被動地跟隨教師講的內容,大多數知識是從課本獲得的,主要是利用課上的時間對知識點死記硬背,無法對其靈活運用,當處于真實的語言環境中,容易慌亂,應變能力差。
(三)教學方法傳統,社會應用性較低
英語教學中常常以教師的講授作為學習的主要推動力,而教師的講解內容是重視語法、詞匯等知識點的積累,教學方式比較古板,目的是達到考試分數要求,忽視了對英語的實際運用能力,使學生參加工作后并不能通過英語來體現工作能力,無法滿足社會的需求。因此并沒有將英語作為一種交流的工具使用,這種方式下的英語學習并不能適應社會的需求,沒有實際運用的價值。即便學生的英語考試成績是滿分,但是缺乏職業能力的實踐性培養,英語的社會應用性就較低。
二、以職業能力的培養為導向的英語教學策略
(一)轉換教學角色,加強學生主動性
傳統教學中教師是教學中的主體,學生只是被動地跟隨教師學習,在學校效果和教學效果上難以達到理想的狀態。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教學模式需要轉換傳統教學中的角色,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態、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需要加強學習的方面以及采取對自己有效的學習方式,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思考和發現,并進行耐心的指導。職業能力的培養必須使學生的英語實踐能力加強,教師需要采取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如案例分析、設定情景、目標人物等,營造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環境。
(二)豐富教學內容,與職業能力的培養結合
教學內容是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渠道,可以說,知識、技能及職業能力的培養都是以教學內容為基礎的。傳統英語教學的內容是分散的基礎知識點,和社會應用嚴重脫離。為加強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教師在選擇內容時需要綜合多個方面考慮,如學生的專業、未來的工作領域等,將教學內容和職業導向相結合,設計有針對性的內容讓學生模擬,鍛煉他們適應社會的能力、實際運用英語的能力以及就業的能力。教學內容的選擇渠道有很多,如和課本上的內容有關的網絡視頻、圖片等,而且教師們還可以定期召開研討會等共同分析教材中的不足以及彌補的措施,豐富教學內容,讓學生體會知識在實踐中靈活運用,增強就業能力。
(三)完善考核方式,提高綜合能力
大學英語的考核標準是教學的方向,更是學生學習的重要目標。想要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就需要改變傳統的以試卷形式為主的考核模式,設定科學的考核體系,對學生的綜合能力做出合理的評價。傳統英語考核往往就是一張試卷定輸贏,為了增強考核的公平性和科學性,可以建立多種形式的考核。比如,設置聽、說、讀、寫、譯等模塊,針對每一個模塊的特點考核,可以設置英語情景讓學生交流,考核學生的說、譯等能力,這些模塊得分的平均分占總成績的百分之五十;學生的日常出勤情況、課堂活躍度、作業完成情況等也納入考核中,成績占總成績的百分之五十。同時鼓勵學生在校期間多考取與英語有關的證書,增強未來從業的競爭力。
結 語
為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標準,大學英語教學需要將內容和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結合起來,增加就業指導及實踐能力的培養,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改變傳統的考核模式,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能同時了解未來的就業方向以及在未來從事的工作中如何運用學習的知識,增加學生就業能力,提高知識的社會應用性。
參考文獻:
[1]姜玲玲. 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高職大學英語課程評價體系構建[J]. 教育教學論壇, 2017(31):215-216.
[2]孫麗偉. 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農業院校大學英語課程改革的必要性[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 2017(2):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