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是高考中一門重要的科目,數學教學的效果與學生的高考成績有著直接的關系。而當前學生在數學學習當中還存在不少問題,影響到其學習成績的提高。這既有學生自身的原因,同時與教師教學也有著密切的關系。在改進高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運用反思性教學,通過從教師本身與引導學生兩個方面進行深入的反思,可以有效改善教學的效果,為高中數學教學的改革提供一個有效的途徑。
關鍵詞:新課改;反思性教學;高中數學;應用
在高中各學科中,數學是一門學習難度比較大的科目,許多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遇到了不少的困難,學習成績不夠理想。如何提高高中數學教學的效果,幫助學生更加有效地進行數學學習,使學生的學習成績得到顯著的提升,是每一位高中數學教師都需要思考的重要問題。通過反思性教學,教師可以不斷思考教學過程,從而對于高中數學教學的改善提供有益的幫助。
一、 反思性教學的概述
關于反思性教學的內涵,學術界還沒有形成統一的看法。關于反思性教學本文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對其內涵進行概括:一是以探究和解決教學問題為目標。反思教學中的反思并非簡單回顧教學的過程,而是需要對于教學中的主體、目的、工具等存在的具體問題進行研究,從而在理解與掌握的前提下正確地處理教學中暴露出來的問題,使得教學的過程得到優化,提升教學的效果。二是以提高教學實踐合理性為動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不斷反思推動教學的改進,使得教學實踐朝著合理的方向邁進。并且通過反思來發現教學中存在的新問題,通過改進將教學實踐推到一個新的高度上。三是以促進教師的全面發展為目的。反思性教學是學生“學會學習”與教師“學會教學”的有機統一,其不僅需要促進學生的發展,同時也要推動教師的全面發展。在教學行為的反思中,教師需要從教學目的、主體、工具等方面入手,需要通過教學的前、中、后各個環節的反思獲得體驗。從而及時進行教學方式的改變,通過全面的反思來促使教師自身變得更加成熟。
與傳統的程序性教學相比,反思性教學擁有著獨特的特性,體現出反饋性、實踐性、可行性、循環性、有效性以及個體性與社會性相統一的特征。反饋性指的是在教學當中,教師通過反思性教學來得到在教學實踐中各因素變化的信息,從而對教學實踐的效果進行持續不斷的檢查與反省。實踐性指的是教師通過教學實踐,不斷獲得新的方法、知識與經驗,并且通過教學實踐來進行檢驗。因而,反思性教學是實踐中反思與反思性實踐的有機統一。可行性是指只要教師在教學中存在通過反思來提升教學素質的想法,就可以隨時隨地展開教學反思,而且還不需要有額外的財力物力的投入。循環性則表明反思性教學可以一直循環進行下去,前一次教學反思可以為下一次教學活動奠定良好的基礎,教師通過不斷的反思,使得教學效果得到持續的改善。有效性指教師在教學中通過反思,從而采用更加有效的教學措施,推動教學過程合理性的提高,從而使得教學實踐中各因素得到更好地協調,使其發揮出最佳的效果,實現最理想的教學目的。個體性與社會性相統一指的是教師不僅可以進行自我反思,同時也可以通過同事間的合作實現協作反思。
二、 高中數學反思性教學應用的主要內容分析
通過前面的分析可知,反思性教學不僅是要使學生學會學習,同時也是要使教師學會教學。因此,在高中數學中,反思性教學的應用也應該從這兩個方面入手。
(一) 反思性教學中教師的反思
在高中數學反思性教學中,教師應該針對教學中各個方面的內容進行深入的反思,從而找到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不斷提高教學實踐的科學性與合理性。
一是要反思教學目標。教學目標對于數學教學的開展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通過對于教學目標進行反思可以有效地避免在教學中出現目標不清晰的問題,在合理的教學目標的引導下,教師的教學步驟安排、方法的使用才能更加合理。在教學目標的反思中,教師應該重點關注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發展,思考在教學結束后要教會學生什么,使學生掌握什么,而不是將應付教學任務作為教學的目標,應該以學生為出發點。
例如,在“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與直觀圖”的教學中,教學目標的反思應該關注于學生對于各類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與直觀圖的理解,從而反思在當前的教學中,教學方法的使用能夠幫助學生更加直觀地理解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是否可以通過在教學中使用三維設計軟件來進行輔助教學,從而讓學生可以通過操作軟件來掌握快速畫出三視圖的方法。從而達到使學生正確理解空間幾何體的相關知識的目的。
二是對教材內容的反思。教材是教師教學的指南,教師只有正確掌握教學的內容,才能在教學實踐中將知識傳遞給學生。因此,在反思性教學中,教師應該從教材出發,對教學的內容進行深入的研究與分析,將教材的內容變成教師自身知識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從而采用正確的方法將其傳授給學生。教師應該反思自己對教材結構的掌握程度,正確理解教材各部分內容之間的聯系。深刻理解數學教材中的基本原理、概念、方法、思想,形成自己的理解,從而在教學的過程中避免出現照本宣科、照搬教材的做法。以更加形象,同時又不會背離教材的語言將具體的數學原理和概念表述出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并且能夠正確提取出教學的重點內容和難點內容,從而在課堂教學中做到詳略得當,重點突出,提高課堂時間利用的最大化。
三是教學方法的反思。教學方法的運用對于教學效果具有顯著的影響,合理地運用各種教學方法才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的內容。反思性教學要求教師對于自己在課堂教學中方法的運用的合理性、效果等進行反思。根據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學生學習效果的測試結果等作為反思的依據。從而反思當前的教學方法是否契合于數學內容的教學,是否有更加有效的教學方法能夠起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怎樣運用才能實現教學方法作用的最大化。通過對于教學方法的反思,教師不僅可以找到當前教學方法中存在的缺陷。同時,也能通過反思與探索,學習到新的,更加適合于當前教學內容的新方法,并能夠在數學教學實踐中進行合理的應用。
例如,在“圓錐曲線與方程”的教學中,為了使學生更好地理解這部分內容。教師可以反思是否可以通過情境教學的方式來開展教學實踐,讓學生在一個具體的數學情境之中進行探索,從而提高教學的效果。教師可以將圓錐曲線方程與人造衛星環繞地球運行結合起來,讓學生站在地球衛星發射計劃工程師的角度,運用圓錐曲線與方程的知識來規劃地球衛星的軌道。從而將數學知識的學習與科學探索的情境結合起來,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四是對于教學設計環節進行反思。課前的教學設計是形成課堂教學藍圖的重要步驟,教學設計環節科學與否直接關系到課堂教學實踐的效果。因此,在反思性教學中,教師應該對數學教學設計環節進行全面的反思。在反思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關注講課速度的安排是否合理,是否因為隨意性大而學生在課堂教學中難以適應,影響學習的效果。課堂時間結構的設置是否科學,數學教學是否兼顧到舊知識的復習、新知識的傳授等各個方面,有沒有存在講到哪里算哪里的情況。在教學設計中是否考慮到課堂偶發事件,如果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思維中偶然閃現智慧,是否有激發學生在課堂上進行進一步的探索的準備等。
(二) 反思性教學中引導學生反思
在反思性教學中,還需要讓學生通過反思學會更加高效地進行數學學習,為此引導學生進行反思也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高中數學不僅知識點多,內容的量大,而且學習的難度也比較大。學生只有真正吃透各個知識點,才能進行正確地解題,這就需要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地思考。通過反思性教學,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反思,可以給學生提供更好的思考,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高中的數學知識。
首先,引導學生反思解題思想。解題思想是數學解題思路的重要體現,只有采取正確的解題思想,學生才能提高解題的效率和準確性。在面對具體的數學問題的時候才能夠找到解決問題的思路,具備自主解題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在高中階段,數形結合、函數與方程、轉化與化歸以及分類討論是四種重要的解題思想。為了使學生能夠正確地運用這四種解題思想進行解題,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反思。通過反思使學生掌握這四種解題思想的應用范圍與場景,運用這些解題思想的關鍵環節等,從而使學生加深對這四種解題思想的理解,在面對數學問題的時候能夠做到舉一反三,靈活運用。
其次,引導學生反思知識結構。在高中數學中,許多知識模塊之間都存在著緊密的聯系,數學知識之間體現出很強的綜合性與聯系性。如果某個部分的知識掌握不牢固,很可能會對另一部分的知識的學習帶來不利的影響。為此,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對于自己現有的數學知識結構進行反思。看其在學習的過程中是否注意到了知識與知識之間的相互聯系,是否在不同的知識點與知識模塊之間構建起了合理的結構框架,在面對一個數學知識點的時候能否在最短的時間內聯想到與其相關的知識點。引導學生反思其知識框架中是否存在缺失,有沒有出現薄弱的環節。通過引導學生對于自身的知識結構進行反思,學生在學習中才能更好地找到自己知識框架上的缺陷,從而針對缺失的部分知識進行進一步的學習。最終不斷完善數學知識結構,具備靈活運用各部分知識的能力。
最后,引導學生反思解題結果。在高中數學學習中,部分學生會存在當出現解題錯誤的時候只是將正確的答案抄寫下來就沒有再進行進一步的思考的情況。這對于學生糾正學習中的錯誤是沒有太大的幫助的。因此,教師在反思性教學中應該引導學生對于結果進行反思。引導學生從結果出發,回溯自己整個解題的過程,從而明確自己為什么會出現錯誤,出錯的原因是因為粗心大意,還是因為對于知識的理解存在問題,是在審題的過程還是解題的過程出現錯誤。通過這樣的反思,使學生能夠從錯誤中吸取經驗和教訓,在今后的學習中避免再次出錯。
三、 結語
總之,在新課改的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師應該解放思想,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法運用于數學教學的可能性。從而實現教學理念與教學手段的更新,為教學效果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胡群武.“反思性教學”在中學數學新課改中的應用初探[J].教師,2009(13):83-86.
[2]郭建能.關于高中數學反思性教學的理解[J].理科考試研究,2015,22(15):41.
[3]侯琰.高中數學反思性教學現狀初探[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3(12):7.
作者簡介:陸志霞,浙江省湖州市,浙江省德清縣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