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春光
【摘要】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閱讀教學還能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小學階段要做好語言的積累,使處于萌芽階段的小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興趣和大量字詞句的積累,為各科學習打下堅實的閱讀基礎。
【關鍵詞】小學;閱讀能力;教學;習慣
【中圖分類號】G623【文獻標識碼】A
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我們只有學會不斷學習才能不被社會淘汰,這就需要有良好的閱讀技能和習慣來進行終身學習,而這些技能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因此要求我們從小就要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學會“讀、查、劃、摘、想、記”的科學閱讀方法。教會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通過課外閱讀提高量的積累。下面筆者就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如何提高閱讀效果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閱讀教學面臨的問題
第一 ,課堂上語文教師講得多,結論都是由老師給出來的,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不到發揮,教師大部分課堂時間都在分析詞句和文章結構,很多教師著重講重點段落,忽略了文章的整體性,完全依照考試的形式來講課文,不考的則不講。課后作業也是重點做輔導書的閱讀題,為了做題而閱讀,學生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下,久而久之,學生會產生逆反心理。
第二,小學生缺乏主動閱讀的習慣。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學生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做題,做各種各樣的題,所有的題都是概括段落大意,歸納中心思想,學生陷入題海戰術的泥潭中,處于一種被動的學習過程中,沒有真正從內心上想去了解文章的內容。為了學習而學習。
第三,智能手機的普及,網絡覆蓋廣,隨時隨地都可上網。很多家長給學生配備了手機,或者是回到家中玩父母的手機。使得一部分學生沉迷于手機游戲或者短視頻以及一些內容不好的漫畫。這些行為占用了學生大量的課余時間,有的甚至耽誤正常的家庭作業的完成,造成成績下降,更別說課外閱讀了。新媒介傳播的不良信息,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
第四,閱讀環境惡劣?,F在很多班級的班風不好,很多學生在課余時間討論游戲、動畫片等無關學習的內容,課余時間很少有人看書。還有的家庭,學生回到家,家庭環境氣氛也不適合安靜地看書,家長在娛樂,很多學生就在旁邊看,或者是假裝在做作業或者是看書。
二、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充分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一個課時只有短短的40分鐘,因此,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能力,靈活使用各種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的興趣。
第一,以小組討論的形式來進行閱讀教學,如四年級上《幸福是什么》這一課時,幸福是人們時常探討的話題,到底什么是幸福,每個人的定義不一樣,可以讓學生來講講自己認為的幸福是什么。讀完課文后,課文中的作者認為的幸福是什么,來比較一下。然后指出一些同學對享樂主義和拜金主義的不對之處,明白幸福是要靠自己的雙手得來的勞動成果才能使自己幸福,并且還要盡自己的社會責任,必要的時候要幫助他人,做對社會有意義的事情才是真正的幸福觀。學生們在討論和學習中能夠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第二,運用多媒體的視聽效果來提升興趣。多媒體可以展示文字、圖片、音頻、視頻。如四年級下《桂林山水》,教材由于篇幅限制,僅展示了兩幅關于桂林山水的圖片,然而這兩幅圖片不足以完全展示桂林山水的全貌,我們開始可以用《桂林山水歌》這首歌導入新課。學生在優美的歌聲中隨著歌詞去想象桂林山水的美,文章采用的是總分總的形式,教師在播放圖片的時候與課文相對應,其中還可以播放一兩個2分鐘的展示桂林山水的小視頻來結合課堂,視頻里的景是動態的,更能體現出碧波蕩漾的水。教材的第三段還講到了泰山和香山,教師也可以展示幾張泰山和香山的圖片給學生看看,比較一下桂林的山和泰山香山的不同,在視覺的沖擊下,學生更有興趣來學習課文。
第三,場景模擬教學法,小學生從小就喜歡扮演各種角色,在課堂上可以讓學生扮演文章的角色來還原當時的場景,與課文角色融為一體,提高閱讀效果和閱讀興趣。比如《草船借箭》這一課時,就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來還原這個歷史成語故事,四個學生組成一個小組,分別扮演諸葛亮、周瑜、魯肅、軍士。學生通過短短的幾分鐘就能將這個著名的歷史故事重新演繹一次,這個故事將周瑜、諸葛亮、曹操的人物性格表現出來。讓學生分析一下,諸葛亮能夠成功借到10萬多支箭的原因有哪些,再討論如果曹操當時派個偵察小分隊去偵察一下對面的情況,結局又會怎么樣。
三、實施分層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進步
學生由于天生的智商差異和后天的成長環境不一樣,造成學生的基礎不一樣,又加上每個學生對語文科目的學習興趣不一樣,因此我們要充分承認和尊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這一客觀事實,在教學中有針對性地教學,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學到有用的知識促使學習進步,才是教學公平。如果全班學生都一樣授課內容,只有中等的學生能夠學到東西,優等生沒有任何進步,學困生自然學不會,吃大鍋飯對學生來說看似公平,其實對學生的整體成績沒有任何的好處。我們在備課的時候除了整體的教學目標完成以外,還要分別考慮每個層次學生的需求。A層次的學生應該是語文功底好,對語文課有濃厚興趣的那一小部分學生;B層次的學生是學習成績一般,對語文課的興趣談不上喜歡也不能說沒有興趣,就是為了學而學的大部分學生;C層次是語文功底差,成績不好,平常課堂表現也不好的那小部分學生。
例如五年級下《把鐵路修到拉薩去》這一課,要求C層次的學生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識記生字詞。B層次的學生要能夠找出修建青藏鐵路艱難困苦的句子,建設者是如何克服這些困難的。A層次的學生需要了解課前通過網絡查找高原凍土到底對建設鐵路有哪些影響,還有高原缺氧會造成什么影響。了解西部大開發的資料,通過閱讀課文掌握青藏鐵路修建對我們國家產生了哪些重大政治、經濟、文化的影響。小學生們也有很強的自尊心,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要刻意指出學生之間的差異,使他們的自尊心受到打擊,可能造成一部分學生自暴自棄的嚴重后果,因此,要多鼓勵B、C層次的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提高他們的興趣,從而提高語文成績,進入更高的層次。對于A層次的學生要嚴格要求他們,要讓他們時刻保持謙虛的心態,防止他們產生驕傲的心態。
四、強化課外閱讀,做好量的積累
通過學習教材和輔導書的閱讀訓練來提高閱讀能力是不夠的,輔導書的閱讀題和課后有的都是節選的,并不能完整地呈現整篇文章,學生如果課外去閱讀了全文,就會對選文有更深的理解,大綱要求小學階段完成150萬字左右的課外閱讀量,特別是高年級需要完成100萬字的閱讀量,“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因此我們要求學生專門拿出一部分時間來進行專門的課外閱讀,不是只做閱讀題,古今中外的文學作品,還可以是科技、歷史哲學等方面的,促使學生涉獵廣泛,接觸更多的課外知識,現在市場上的書目魚龍混雜,而很多學生喜歡看一些游戲類的動漫書籍,針對這種現象我們要給學生開列一些必讀書目,其他書目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去閱讀,教師要定期抽查,在讀書的時候做好讀書筆記,遇到不會的生字查字典,并記住字義,時間久了識字量也增加了,摘抄一些優美的句子,看看作者是如何描寫的,采用了什么寫作手法,字、詞、句的積累多了,作文也就好寫了。
教師可以在教室后面成立一個讀書角,學生把自己看完并認為好的書放到讀書角,推薦給其他同學,這樣互通有無,也避免了學生們面對五花八門的課外書不知道如何選擇。定期舉行讀書交流會,每個學生都說說自己最近的讀書體會,是如何凈化自己的心靈的。在課外閱讀方面需要家長的大力配合,如果家長也養成讀書的好習慣,學生在家里就會很自覺地去讀書,家里電視聲音很大,或者進行一些其他的娛樂活動,給孩子產生了不好的影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自己都不去讀,而要求孩子去看書,會給孩子帶來一定的逆反心理。如果我們家長在平常也養成帶頭讀書的好習慣,給孩子樹立了榜樣,進行一些讀書交流,形成良好的家庭讀書氛圍,這樣還能抵制手機游戲和一些小視頻帶來的低俗文化的影響?,F在手機已經對小學生帶來了嚴重的影響,很多小學生已經沉迷于手機游戲和低俗的短視頻,如果家里家長和孩子一起讀書,就能避免這樣不好的影響。
五、結語
總之,閱讀能力和閱讀的量都是靠積累而提高的,不能一蹴而就,讀書這種特殊的閱讀興趣需要從小培養,不能說等需要了再去讀,小學階段屬于一個人閱讀興趣培養的最佳階段,因此需要我們家長和教師一起努力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不能把閱讀的黃金時段浪費在手機游戲和短視頻上,在書中塑造健全的人格品質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為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郭根福.小學語文新課程教材教法[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2]張必隱.閱讀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2.
[3]許海蓮.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淺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