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巍
摘 ?要:外語類專業智能語音作為一個新興領域,在5G時代必然蓬勃發展,高職院校作為人才培養的搖籃,應該提前啟動相關人才的培養工作。但是,作為新興領域,單靠學校的力量是不足以把握未來發展的需要的,必須要與企業進行深入的產教融合,才能將該專業的人才培養體系進行合理的構建,使其成為符合未來需要、時代發展的科學體系。產教融合簡而言之,就是學校與企業形成的產業與教學的深度合作。對于職業院校而言,產教融合是提升人才質量的重要手段,對企業而言,產教融合是提高企業科研能力、培養后備人才的重要途徑。在發展過程中,一直備受關注。
關鍵詞:產教融合 ?高職 ?外語類專業智能語音領域 ?人才培養體系
中圖分類號:G715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8(c)-0169-02
1 ?背景分析
1.1 產教融合
產教融合簡而言之,就是學校與企業形成的產業與教學的深度合作。對于職業院校而言,產教融合是提升人才質量的重要手段,對企業而言,產教融合是提高企業科研能力、培養后備人才的重要途徑。可以說,產教融合是學校與企業雙贏的一種合作模式。在發展過程中,一直備受關注。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17〕95號),對于產教融合進行了進一步的指志與規劃。其中提出了推進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改革問題。通過產教融合的深化改革,將產教融合做到實處,讓雙方企業、學校、學生三方受益是產教融合的根本目標。只有產教融合做得實、做得深才能夠讓學校了解企業真實需求、在人才培養方面更符合企業需求,學生才能夠在讀書期間掌握企業所需專業技能,才能促進就業對口率的提升,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同時,產教融合對于區域經濟發展、產業轉型等也有著重大意義。
1.2 外語類專業智能語音領域
近些年基于智能手機的移動APP應用較多,其中外語類專業智能語音領域應用也較多。智能語音是未來智慧生活所必須的。可以說,未來智能語音將是人們日常生活與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智能語音將融入智慧生活的方方面面。將其按接收方式可分為主動式語音與被動式語音。主動式語音是主動收回式,被動語音是被動接納反應式。外語類專業智能語音的應用,可以在主動式與被動式模式下都可以運用不同的語言進行與智能設備的交互。當前,智能語音已經起步并逐漸發展,但整體上來說還處于發展初期,未來還會有更大的空間需要提升,相信外語類專業智能語音領域很快就會成為人們社會生活的一部分。隨著即將到來的5G時代,智能語音與人工智能技術的結合,必然會進一步改變世界。未來智能語音相關的專業人才也將呈現供不應求的趨勢。
2 ?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過程
2.1 深入合作企業開展調研,共同確定人才培養目標
人才培養體系構建初期的企業調研是至關重要的環節。基于產教融合下的高職外語類專業智能語音領域人才培養體系構建,首先要切實將產教融合落到實處,讓企業為高職院校的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提供最真實的需求。建議先深入幾家具有一定規模的合作企業,了解企業中相關的工作崗位,以及各工作的主要工作內容、崗位職責、崗位所需能力、未來發展情況、薪金待遇等各方面需求,從而在企業參與的情況下確定人才培養目標。
2.2 召開校企論證會,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與課程體系
召開高職外語類專業智能語音領域人才培養專項工作會議,邀請企業、行業專家,共同論證并確定人才培養方案,尤其是課程體系。外語類專業智能語音領域是新興產業,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時切忌閉門造車,一定要廣泛聽取企業意見,充分考慮未來發展的需要。專業課程的設置,包括教學的主要內容、課程設置的先后順序,以及具體學時安排等。在校企雙方共同參與的條件下,共同確定人才培養方案。如果是企業定制班,則建議在第三學期開始設置企業定制課程。
2.3 校企合作,共同打造實踐教學環境
實踐教學環境包括課內實踐、實訓、實習各環節教學環境的建設。既包括硬件環境的建設也包括軟環境的建設。產教融合背景下的實踐教學環境,應該是由雙方共同打造。一方面,學校要建設符合企業真實需求的模擬實踐、實訓教學環境,引入企業真實項目。另一方面,合作企業要參與到校內外實訓基地的建設中來,在校內實訓基地建設中提供資金、設備、技術、項目、企業文化軟環境的輸入。同時,企業也應該積極進行外語類專業智能語音領域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為學生就業前的準備提供真實實習環境。
2.4 產教融合,共同開發教學資源
高職院校之所以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其更加貼近企業真實需求,能夠將企業一線所需的專業技能及時轉化為教學內容。因此,在進行外語類專業智能語音領域的教學資源開發過程中,就需要深入的產教融合。
職業院校的專業教師深入合作企業,參與到外語類專業智能語音項目中,積累工作經驗與真實項目。再吸收企業行業專業專家將企業真實項目轉化為教學項目,形成教學所需的任務書、案例、教材等一系列教學資源。
2.5 專兼結合,共同完善師資隊伍建設
培養外語類專業智能語音領域人才培養創新人才,需要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教師隊伍是關鍵因素。我們應該避免填鴨式的教育模式,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以往外語類專業教師隊伍大多處于應試教育狀態,教師具有專業知識水平但是不具備實際工作經驗,其軌跡為學校(學生)—學校(深造)—學校(專研)—學校(教師),只能做到傳道授業。高職院校外語類專業智能語音領域人才的培養需要在新時代專業智能語音方向從事過相關工作的有經驗的專業教師的融入。在產教融合背景下,可以聘請外語類智能語音方向的企業專業人才參與到教學與資源開發中。學校以專專兼融合的形式,更多的融入企業人才。同時,校內教師也要積極地走進企業參與企業科研實踐,從而提升專業技能。
3 ?問題探索
在基于產教融合下的高職外語類專業智能語音領域人才培養體系構建過程當中,還有些仍需探討的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一是定制班人才培養問題,由于是定制培養,課程設置與教學中會將定制企業的需求放大,并融入到教學當中,學生在畢業時,若能夠對口就業到定制企業當中,則如魚得水,事業迅速發展。但,若學生畢業時,因各方面原因,沒有進入到定制企業工作,則所學的知識面過于狹窄,不利于其重新選擇就業單位。二是師資合作方面,由于高職院校規章制度的制約,企業師資力量的引入過程當中,往往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在待遇等各方面不能達到高水平人才的需要,從而造才人才引入中的困難。同時,高職院校的教師在深入企業進行生產實踐研究過程當中,也因為學校事務的影響,不能全身心地參與到項目的全過程當中,從而影響專業水平的提升。
4 ?結語
外語類專業智能語音作為一個新興領域,在5G時代必然蓬勃發展,高職院校作為人才培養的搖籃,應該提前啟動相關人才的培養工作。但是,作為新興領域,單靠學校的力量是不足以把握未來發展的需要,必須要與企業進行深入的產教融合,才能將該專業的人才培養體系進行合理的構建,使其成為符合未來需要、時代發展的科學體系。
參考文獻
[1] 中國華人民共合國中央人民政府網.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17〕95號)[EB/OL].(2017-12-19).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12/19/content_5248564.htm).
[2] 劉九如.迎接智能語音時代到來[N].中國出版傳媒商報,2019-05-13.
[3] 魯娉,張光富.英語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研究[J].科技視界,2018(28):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