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梅芳
【摘要】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該怎樣培養學生優秀的品質,一直是我思考的問題。在語文教學探索的過程中,我接觸到讀經教育,發現古老的中國智慧經典中提倡的“仁、義、禮、智、信” 就是很好的德育教育。《禮記·大學》中就一直強調“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君子慎其獨也”,就是在強調思想品質的重要性。我把經典《學庸論語》引入我語文教學中,引進我的班級管理中,激發學生人性中向上、向善的品質。
【關鍵詞】學庸論語 ;班級管理;思想品質
【中圖分類號】G633【文獻標識碼】A
一、我與經典的邂逅
(一)《論語》
2018年的6月15日至22日,我有幸參加上河書院在貴港的讀經教育師資培訓班,讓我了解了讀經教育,并認為這種讀經典的方法對我和我的學生很有幫助。
(二)《易經》和《莊子選》
幸運的是,在唐山我們把《易經》讀了60遍之后,謝業惠老師讀了《莊子選》40遍。有了這充實的35天讀經之后,我對王財貴教授提出的老師大量讀經有了更加充分的理解,也在那兒看到了很多體制內的老師在教學中引進讀經教育之后學生成長的速度之快,當然見效最快的還是小學。
我是一名語文老師,我也堅持讀經典;我是一名語文老師,我也傳播傳統文化;我是一名語文老師,我也要帶領我的學生讀經典。用經典的能量來內化我的學生,用經典的為人處世的方式來引導我的學生。
二、我的實踐
(一)我和我的學生一起讀《論語》
一開學,我就和學生聊了我是怎樣接觸讀經教育的,我是怎樣去讀經的,把我的學生拉進了讀經之中,我們9月3日買回了繁體版的《學庸論語》,一邊讀書,一邊練字。
在班級中我們堅持星期三的早讀和第一節課(7點25—8點45)與星期六早上讀《論語》,營造了讀《論語》的良好風氣,班級學生也有一種“我們班是讀《論語》的,和別人不一樣”的心態,激發了孩子向上、向善的內在動力,“讀圣賢書,立君子品”的思想也引導著他們的言行舉止。這是教師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孩子向善、向上的教育,激發了孩子內在的學習動力。
(二)班級文化《論語》特色
我們班的班風確立為“勤學好問,慎思篤行;相約論語,書香1804班;讀圣賢書,立君子品”;班主任寄語為“子曰: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班級標語為:
(1)“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中庸》
(2)“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
(3)“子曰:‘不憤不啓,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論語》
(4)“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孟子》
(三)用《論語》中的思想來指導和管理班級
以身作則。《論語·子路》中,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因材施教。《論語·先進》中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學習上啟發式教學。《論語·述而》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為人處世上賢人標準。《論語·衛靈公》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到了以上幾點,我管理的班級在班級紀律、學習和班風的形成上,效果明顯,學生經常說的話是我們是讀《論語》的班級,我們和其他班不一樣,班級形成了良好的學習氛圍。
(四)讀《論語》的魅力
愛默生說:“兩個人如果同讀過一本書,他們之間就有了一條共同的紐帶。”高一下學期重新分班后,我們原1804班去了1803班的李同學說:“現在回想起我們一起學習,一起讀《論語》的場景,讓我感到無比快樂。”1809班的黃同學在教師節的祝福中寫:“其實我挺喜歡老師你的,喜歡你制定的班級制度和規矩,也謝謝你帶我領會《論語》的魅力。”
(五)在推行經典的路上我將一如既往
在新班級1811班,我還是堅持帶我們班同學讀經典。我們讀《大學》,到現在也讀了100遍了。我希望學生也能覺得自己的班級和別人不一樣,激發他們向善、向上的積極心態。接下來,1811班將完成讀《中庸》100遍,讀《論語》100遍……我在期待學生的變化。
三、班級的收獲
(一)獲獎情況
我們班在紀律、學習和各項活動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績,開學的軍訓匯操也獲得了一等獎。在歌詠比賽中,我們班把體現我們班風的《論語》搬上學校的舞臺,在唱完校歌《紅楓頌》之后,在唱班歌《仰望星空》之前,我們引進了這樣一段話“這一年,我們有緣相聚1804班,相約《論語》,仰望星空,我們胸懷孔子之志,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在班歌之后我們一起朗讀了《論語·學而第一》的兩節,良好地展現了我們的班風班貌,拿到特等獎、最佳創意獎和范月蘭同學最佳指揮獎三個榮譽。在高一上學期學校文明班級評比中,我們班獲得了學校的文明班級,同時我自己教的語文學科也獲得了教學成績優秀獎。
(二)潛移默化中影響著我的學生
高一上學期我們班新轉來了一個同學,因為沒有好的習慣和基礎,上課不是睡覺就是看小說、玩手機。當他睡覺時,我 用《論語·公冶長第五》中的“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教育他。我跟全班同學說,我們能來到這個班就是我們前世定好的緣分,早就有約定,我們有一段師生緣,你們之間也有一段同學緣,也包括新同學,就是讓你來修行自己,完美自己的。也就是這樣,柔和了我的心也柔和了我的容顏。
我們班沒有讓老師頭痛的學生,班級的衛生、學生學習認真程度以及文明禮貌得到了任課老師的一致好評。分班后到其他班的同學也有擔任班長職務的,在班級中能起到帶頭的作用,在學習的定力上表現得也很好。其實這與一開始就用《論語》思想來引導是分不開的。
四、小結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和班主任,有許多工作要做,有許多具體的課業要抓,要培養學生的思想品質、人文關懷。其中,最基礎、最根本、最重要的一點仍是喚醒學生尊重生命的良知,激發人性中向上、向善的本質。作為一名好的教育者,我們要盡己所能支持鼓勵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也要以身作則成就最好的自己。我覺得在《學庸論語》的教學中我至少喚醒了學生“我們是讀經典的班級,我們和別人不一樣”向上、向善的積極心態,同時也成就了我自己——豐富了專業、平和了心態、充實了內心。
參考文獻
[1]王財貴.學庸論語[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11.
[2]王財貴.教育的智慧[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9.